丁玉蘭
摘 要:互動式教學旨在改革教師的教學方式,變革學生的學習方式。本文通過分析我院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的現狀,闡述了互動式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的優點,并通過教學實踐探討了三種高職英語的互動教學模式。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學模式;互動
引言
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承載著培養和造就數以千百萬計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承載著培養和輸送我國的制造業轉型升級中所急需的中層人才的重任。高職英語課程是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的基礎性學科。隨著國際交流和合作的日益加強,英語在各專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對英語應用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由此,我院高職英語課程的基本培養目標是既要使學生掌握實用的英語語言知識和交際能力,又要使學生能夠用英語從事簡單的涉外交際和處理相關的涉外業務,使英語成為學生謀求高待遇工作的重要手段;同時要強調培養學生一定的職業能力:即在特定的經濟社會和行業經濟活動第一線,用英語從事服務和管理工作,這就要求提高我院高職英語教學水平,變革和創新日常的英語教學模式,增強學生主動學習、持續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
一、高職英語教學的現狀
高職英語課程是非英語專業一年級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那么,學生英語學習的現狀如何呢?高職學生的英語高考入學成績大多不太理想,分數分布不均,除了個別較高,大多數都沒有達到及格分,這說明大多數同學的英語基礎特別薄弱,這也導致相當一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不夠重視、缺乏英語學習的強大動力、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因而高職英語課堂的有效教學面臨著諸多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以實現高職學生的總體培養目標,是高職英語教師面臨的課堂教學和改革的關鍵。針對高職學生英語學習困難的現狀和高職學生人才培養目標之間的差距,高職英語教師只有通過對英語教學地不斷改革、創新和反思,通過創建互動式英語教學模式,對英語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深入細致地研究,預防和改進教學中的過失和不足,創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過程,才能完成或更好地完成高職英語的課程教學目標,并最終實現高職學生人才培養目標。
二、互動式教學的內涵
教學過程應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共同起作用、師生互動、共同發展進步的過程。這也就是說,教師應該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采取多種教學手段教,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全方位互動和師生主動發展是課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標。互動式教學是指課堂教學中始終以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互相交流為主,減少教師講、學生聽的單一輸出和輸入模式,強調“教”與“學”的相互溝通和交流,強調教師要關注不同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能動地適應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互動教學模式是改變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被動聽課的有效手段之一,體現的是人本主義教學觀。
三、高職英語互動教學模式的優點
針對高職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學習熱情不高的現狀,采取互動式教學有多方面的裨益。
(一)輸出為主,提高英語學習興趣
根據輸出驅動理論,輸出學習比單純輸入對英語學習者有更大的驅動力。如果英語學習過程中沒有輸出驅動,即使有高質量的輸入過程,學習效果也是有限的。以輸出為導向的英語教學比單向技能訓練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互動式英語教學中強調學生積極參與英語學習,鼓勵學生課內課外多聽多說多讀多寫多譯,有利于改變學生課上被動聽講、課下不學不練的消極學習狀態,同時有助于學生的學習樂趣和學習主動性的培養,在應用英語的過程中提高能力。
(二)輸入為輔,優化英語學習情景
克拉申的輸入理論認為,語言習得是通過接觸大量的可理解輸入而產生的。英語學習過程中,輸入與輸出是互為補充、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缺一不可的。互動式高職英語教學中,強調以輸入為輔,強調的是以學生學為主的教學常態,除了說明教師需要給學生提供一定量的英語學習材料輔助語言輸出外,更多得是幫助調整和改變高職學生面對大量的英語材料的畏難情緒,鼓勵學生主動獲取感興趣的英語學習材料和優化英語學習情景。
(三)成就動機,拓展學生學習平臺
根據成就動機理論,個人具有成就需求,渴望完成任務后獲得成就感,愿意將事情盡量做得更為完美,追求的是在獲得成功的過程中逐步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樂趣。互動式高職英語教學模式下,學生英語學習的成就感,從課堂上可以運用英語進行師生交流、學生與學生的交流延伸到了課外。通過網絡,學生英語學習的平臺,從傳統的教室延伸到移動平臺——電腦和手機,學生可以合理利用碎片時間欣賞教師轉發的英文電影或文章等,通過教師微信公眾號聽說讀英語、寫點評交流,教師及時和學生互動,或鼓勵或幫助,根據學生的點擊和點評進行平時成績評價。而且這種英文交流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這會給學生帶來更大的學習自由度和更大的學習成就感。
(四)多元智能,培養學生綜合素養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人天生擁有多種潛能和智能,而且它們是以多種形式組合發揮作用的而不是獨立存在的。如果學生在學習階段沒有很好地開發其智能,那么不管其有多高的智力,都不可能發展其潛能并達到相應的智能水平。互動式英語教學,通過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的交流溝通,改變過去教師“一言堂”、學生玩手機的學習狀態,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導,教學生學會探索和思考、與人交流和溝通,學會學習和生活,從而有助于培養學生多元智能,讓潛能得到發展。
四、構建互動式高職英語課程教學模式
互動式教學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英語學習情景、拓展英語學習平臺和全面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那么,有哪些互動式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呢?
(一)師生互動模式
為了幫助學生克服英語學習的畏難情緒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教師需要有針對性地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英語學習進行必要的指導,實時調整教學計劃和進度,這就需要多和學生交流、互動。另外,教師和學生進行英語互動的方式可以包括課上對話、討論,英語跟讀、復述,熱點問題辯論,編排英語短劇,共講專業詞匯,英語新聞播報,組織英文活動等等多種形式。這樣的教學模式下,課堂氣氛更活躍,師生關系更融洽。
(二)生生互動模式
根據目前高職學生的特點,高等職業教育提倡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學生和學生互動學習,這可以通過小組學習模式和“一幫一”“一對一”的學習模式進行。這樣的團隊學習,能較為有效地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能力、交際能力等。對于學生互相組合的學習模式,主要是教師根據學生的成績和自愿組合等方式讓學生分成一個個學習小組,鼓勵學生互相督促、互相幫助、互相學習的方式。實踐證明,同伴的鼓勵和幫助能更好地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進步,同時也促進優秀的學生更加有責任感,學業上表現更好。
(三)人機互動模式
人機互動模式,就是人與機器(電腦軟件、手機應用等)的互動模式,用在英語學習中實際上是指通過英語學習的軟件,人與計算機或手機的互動的過程。這種互動可以是問答式對話輸入互動,可以是文字填寫反饋式互動,也可以是語言互動。傳統的英語教學大多局限于教室和課堂,現在有了互聯網技術的支持和移動平臺的助力,高職英語教學完全可以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師生互動、學生和學生的互動,也從課內互動到課外的互動,不受時間和空間局限。隨著英語學習軟件和英語學習公眾號的不斷開發應用,人機互動也可以越來越頻繁,越來越高效。
我國社會和經濟的蓬勃發展,行業和產業的不斷轉型升級,人才的匱乏等,都對高等職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對我國高職英語教學的改革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語教師應通過整合英語教學資源,推出智能化的課內課外同步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搭建英語學習平臺;要以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進行互動式英語教學的嘗試,探索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課內課外的互動和線上線下互動;要通過各種英語學習平臺和學習資源,利用電腦和手機實現人機互動,對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手段和模式進行創新,提高教學質量,使每一個英語學習者都有充分的互動機會和互動主動權,以期能有效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英語語言的運用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并最終實現高職人才的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 束定芳.外語課堂教學中的問題與若干研究課題[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4(3):450-452.
[2] 劉麗平,劉麗潔,劉紅達.網絡多媒體環境下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探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11):118-120.
[3] 郭整風.由“單向”到“互動”:英語交際能力培養的關鍵[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6):22-25.
[4] 陳萍.基于移動學習終端的高職弟弟英語學習現狀研究:以武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6):102-104.
[5] 金國臣.多媒體環境下互動式教學理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探索與思考[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2):62-65.
[6] 陸文霞.互動式問答教學在大學英語教改中的嘗試[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06(3):11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