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開放大學 江蘇 南通 226000)
新政府會計制度在每一項質量要求中都有極為嚴格的標準,相應地,事業單位在計算工作這一方面將會面臨更大的挑戰。新政府會計制度要求事業單位的財會人員根據要求認真歸納整理,單位的財務狀況以及運轉效率都要體現在財務報表中,單位管控者要充分了解本單位的運轉狀況,這樣有利于給單位帶去真實的經濟運轉狀況以及向外界表達真實準確的財務信息,也能夠讓有關單位有更多的參考依據,賦予事業單位財務信息的可比性。由于事業單位的經濟運轉狀況受到群眾的監督,有效地規避了財務風險的產生。
我國原先的政府會計制度發展進程較慢,由于受到經濟全球化以及公共受托責任觀念的影響,政府會計制度也在逐步建立健全。政府原來的會計制度已經跟不上新經濟環境的要求,因為事業單位的經濟業務更加復雜,業務發生范圍不斷擴大,與他國的經濟業務往來更加密集。新政府會計準則的出現,使我國事業單位的經濟計算工作得到了制度的保障,明確了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范圍,根據具體的情況制定具體的措施,具有科學合理性。隨著政府會計制度的變革及創新,會計行業的財務管理體系也得到了健全,管理制度越發規范,推動了可持續發展,有利于新時代經濟體系的健全。
在新舊制度實施的轉型期,財務會計數據不嚴謹的現象時有發生。主要是由于事業單位存在工作上的計算特殊性,易受經濟和政治體制變化的影響。事業單位持續時間長,如資產計算時間跨度大,分支機構在合并與分散之間飄忽不定,增大了計算的難度。在新制度的實行過程中沒有明確具體的會計準則,同時缺乏可靠的計算根據以及引領體系,加大了事業單位財務計算的難度。從嚴格意義上來說,財務數據的計算工作要在嚴格根據各項規章制度的基礎上進行,由于沒有明確的指引,財務工作者就會在實際的計算過程中僅憑個人經驗進行判斷。由于每個人的主觀看法不盡相同,因此其選擇參照的制度也有所不同,會導致計算的依據不同,造成財務銜接過于隨意。
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之初,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平臺尚未更新。就目前階段而言,財務會計軟件還不具備在同一個財務信息平臺上完成預決算報告以及財務報告的功能,優化以及健全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平臺刻不容緩。然而,由于事業單位的特殊性,各級財務會計涉及面廣,優化以及健全信息庫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只有財務信息平臺得到了優化以及健全,事業單位財會人員的工作效率才會得以提升,也能夠為以后的數據統計工作帶去幫助。在信息化和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首要任務就是保證各級單位數據信息的完整性以及優化健全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信息平臺。
新政府會計制度具有雙重計算的性質,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始終都在運用收付實現制,在權責發生制以及運用知識方面上都有所欠缺,從企業財務會計方面上看,還未完全掌握權責發生制的有關知識。事業單位在市場經濟中沒有完善的市場競爭體系,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知識更新緩慢,缺乏市場競爭以及風險管控意識,尚未適應新制度的計算方式。除此之外,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管理意識不高,墨守成規,缺乏以管理者的角度去思考以及管理單位財務的意識,僅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記錄本單位發生的業務行為,因此得出的預決算報告以及財務報告過于片面。
事業單位的財務工作一直是國家重點關注的內容之一,正常情況下,事業單位的財務工作方法應該隨著單位的發展和國家會計相關政策和規則的變化而不斷調整優化,而一些單位在實際發展過程中,一直沿襲之前的財務工作方法,并未按照新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相關要求對其進行優化和調整,在這樣的情況下,財務工作難以滿足單位的發展要求,就會使財務工作出現更多問題。
國有資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是事業單位資產,在公共服務體系中占有很大比重,但就目前而言,我國事業單位還存在較多問題,例如,資產管控意識不高,管理效率不高,等等。因此事業單位要形成科學、有效的資產管控觀念,建立健全管理體系,制定科學的監督管理體系,規范資產管理流程,在預算方面加大約束力。在資產管理上,重點資產要重點進行管理分類,嚴格按照要求規定現金以及銀行存款的最高額度,貫徹審核制度,明確記錄資金流向明細,在無形中形成資產管理工具。在事業單位的產權登記方面做出嚴格要求,做好日常監督管理資產的工作,完善事業單位經營轉讓資產、制定預估方案、不斷監測管控資產的配套體系。
加快建立健全財務信息化平臺建設的步伐,保證新制度在信息化平臺上能夠正常運轉。要想確保信息平臺在后期得到有效的維護,就要積極地引進信息技術人才,不斷建立健全財務信息化平臺。在目前階段,首要的任務就是制定滿足新制度中“雙體系”“雙基礎”“雙報告”的政府會計計算體制。在符合基本計算工作要求的基礎上,事業單位應加大建設信息交流的平臺,以助于各級事業單位能夠進行相互的交流以及探討,還應建設跨區域財務知識信息分享平臺、財務工作經驗交流平臺以及實現跨區域配置資源的信息化平臺。基于統一信息化平臺的建設,各個單位可以根據本身的特點進行自我升級與優化,后臺數據實現整合化,區域詳細統計,提高財務工作效率,真正意義上實現財務信息化。
實施新的政府會計制度初期,培養新型綜合性財會人員刻不容緩。在信息化時代的背景下,知識更新速度不斷加快,業務全面增長。培養信息化專業財務人才是當前的重要任務,對于財會人員的要求主要是深入了解每一項管理制度,在新制度快速變化的基礎上迅速把握以及內化重點知識,具備熟練操控計算機軟件的能力,可以為優化財務信息平臺提出科學合理的措施,同時具有與信息技術人員默契配合的能力,以此幫助信息技術人員建設符合本單位自身發展特點的財務信息平臺。因此,事業單位應加大培養財務人員業務工作的能力,在新舊制度銜接時,有針對性重點培訓那些面對變化比較突出或是計算比較復雜的有關部門的財務人員,加大對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財務計算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的培養力度,推動財務制度的轉變。創新思維的養成以及建立,一方面可以展示財務人員的個人價值,另一方面也可以建立健全本單位的內部管控制度。與企業財務人員對比,事業單位財務人員參與管理的意識較為薄弱。事業單位不能讓財會人員僅做一些簡單的計算工作,應當讓他們參與整個單位的管理,在計算核對單位收支狀況的同時,確保單位內部的每一項資源都能得到有效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