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 新鄭 451100)
成本核算指的是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所有產生交易的資源耗費進行統一歸集分配,計算出產品總成本與單價的會計核算方法。企業成本核算是否正確,與企業成本預測工作與成本的管理工作效率有直接影響,還將直接決定決策,影響企業發展。
任何積極謀求發展的生產制造業均有其自身的戰略成本管理法。即企業從戰略角度出發,通過一系列生成、應用戰略相關成本管理資源與信息的過程,為企業成本控制方法、科學體系的形成奠定基礎。企業的成本核算是其產品價值鏈中非常基礎的核算環節與單元,不但能確保總成本內產品得以研發、設計和制造,還能支撐員工培訓,串聯整個銷售與售后服務工作,將各個項目環節的成本動態化的反映出來,并系統控制各個成本項目,最終拓展企業成本管理空間。由此可見,生產制造企業的成本核算工作能夠大幅度幫助企業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優化發展戰略。
生產制造企業通過生產管理環節最小核算單位的成本核算工作,記錄和分析產品在生產過程中關于物料消耗的實物流轉,還能從整個過程的非實物流轉中做好完善的記錄跟蹤工作,從而深度分析各環節成本核算數據,進一步挖掘生產潛力,輔助決策工作。眾所周知,生產制造企業的經營決策需要將成本分析作為重要基礎,而成本分析涵蓋的數據又來源于成本核算,進一步證實了企業成本分析與經營決策的聯系。
當前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在發展大環境下先進的生產企業嶄露頭角,也由外而內帶動成本核算人才的流動。很多情況下,市場發展是促成專業人才穩定發展的搖籃,尤其是一些基礎性工作崗位。但結合我國實際的市場運營現實,如成本核算崗位中連續為同一企業服務超過3年的專業型人才偏少,人員流動性大,這必然影響企業成本核算的質量,在人員流動中很多新加入成員無法在短時間內達到專業水平。
當前市場上,很多生產制造企業在開展成本核算工作過程中,工作人員受傳統工作方法與思維的影響,出現不同的操作行為。究其原因,如企業成本核算規章制度比較傳統和滯后,無法與企業生產工藝流程相適應,使生產制造環節的運行毫無標準,更多以傳統習慣方式進行。再如,管理層沒能定期對生產制造環節的相關人員開展必要的培訓,導致新入職的人員對操作流程不熟悉,或是不以規章制度辦事。這些情況均直接影響企業生產的產品質量,引發一系列問題,嚴重影響企業更好地生存與發展。
目前,我國有很多生產制造企業管理者對其成本核算方法的選擇均缺乏實用性和科學性,導致企業高層無法拿到準確的信息數據,影響有效經營決策的出臺。而長期沿用傳統成本計算法的形式得出的產品成本與作業成本計算法,又與不同生產制造企業成本計算存在較大差別。
很多生產制造企業在具體的實務執行過程中,出現生產環節質量監督檢查和數據的復核形式化嚴重的情況,而復核遺漏的情況偶爾發生,導致產品成本核算質量受到影響。常見的情況通常有三種。第一種發生在產品質量檢測環節。負責第一次質量檢查的人員未及時標注某批有質量問題的半成品,導致這些質量問題的半成品直接流入第二環節進行生產,并且往往在第二質檢員的工作中才發現,直接影響兩環節串聯過程的成本核算質量。第二種發生在數據流轉環節。比如一些產品生產過程中需要應用到混合物水劑,在車間統計過程中只對該產品出產量和使用水劑的情況進行統計,未對混合物水劑以及混合物原材料的使用量進行記錄,那么成本核算就出現不準確的情況。數據記錄的不一致直接給成本核算和企業生產制造計算造成壓力。第三種發生在數據復核環節。比如兩種產品外觀比較相似,但具備不一樣的功能,工作人員進行產品產量核算過程中沒能在車間統計層進行仔細的核對,錯將兩種產品混淆,使這些錯誤在入庫進入到庫房管理環節才被發現,就會嚴重影響成本核算的整體質量。
如今,信息化技術已深入滲透到我國的各行各業,越來越多企業為了提升效率和自身發展,引進和應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輔助生產工作。但整體來看能夠最大限度發揮信息技術功能與作用的情況不多,甚至還有一些企業依舊依靠復雜的手工處理和填制軟件的使用上,無法利用更高級的管理功能進行輔助。
企業管理者要結合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理性招聘專業的成本核算人員,確保其與工資待遇相匹配。定期對人員進行培訓,灌輸企業的文化、歷史和企業性質知識。要求在職人員進一步明確職業發展方向,也讓應聘者更深入認識工作環境,進行合理選擇,為培養更專業、更穩定的成本核算人員奠定基礎。此外,還要通過完善激勵機制的方式予以工作人員鼓勵,激發工作熱情,提高工作積極性。
企業要嚴格按照生產工藝的流程步驟和發展目標制定成本核算制度,并在實踐中不斷補充,加以完善,用以指導企業的生產并順利采集準確的成本核算數據。在監督成本核算制度的落實工作上,務必要豐富監督形式,滲透各個環節,如在人員培訓過程中積極引入專業人士進行培訓和考核,強化制度的執行力度。
不同企業產品生產工藝不同,對應的成本核算方法選擇也不同。因此,生產制造企業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核算方式。比如,針對多批、多步驟復雜產品生產工作,結合生產工藝流程,應用作業成本法,引導內部人員高度關注成本動因,解決傳統成本法在中間環節產生不必要成本的問題,提高核算科學性。
產品質量的保證是決定企業走多遠的根本,對應的成本核算也要保證準確。相關人員做好各環節成本流轉記錄與檢查核對工作,確保提供合格的產品和準確的數據記錄,過程中積極應用檢測標注、統計確認、復核校驗等方式,嚴把質量關,檢出真效益,全面提高企業產品質量。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決定了生產制造企業成本核算工作離不開計算機技術的輔助。如今,ERP系統就是一套很好的管理系統,應用中能夠將生產計劃、需求計劃、車間控制、制造標準等錄入計算機中,減少繁復的手工統計環節,提高核算質量和效率,也確保信息化在促進生產制造企業發展中發揮更大的價值作用。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的生產制造企業在成本核算工作還存在不少問題,相關管理者與工作人員要提高重視,加強監管,提升效率,確保企業在市場上更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