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科技學院 江西 南昌 330098)
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的收入來源不同,不同的勞動素質取得的勞動報酬也有所不同,這也是我國出現城鄉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我國城鄉居民在財富成果分配上具有顯著的不平等現象,這也是新時期我國城鄉矛盾的根本原因,影響我國經濟的平衡發展。城鄉收入差距的問題正在逐步加劇,這也是我國當前社會發展中,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因此,只有對城鄉收入差距進行具體的分析,才能從理論上尋求發展的有效途徑,進而在現實條件下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對社會利益的平均分配,促進我國經濟的平衡發展與建設。基于此,本文將對城鎮化水平對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進行分析研究。
傳統的農業發展體制對城鄉收入差距會產生明顯的影響,農產品低價收購就是典型的例子。另外,城市居民比農村居民要享受到更多的社會福利待遇,無論是在醫療、教育方面,還是在生活水平上。從這些問題上都可以看出社會資源分配存在不平衡的現象,而這些問題在城鎮化發展進程中,難以解決。從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對農民利益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地提升,并且實施了相關的政策。例如,惠農政策。國家對農村、農民及農業發展問題也時刻予以關注,但受一些宏觀因素的限制,始終對我國城鄉收入差距有影響。在經濟發展形勢不利的情況下,政府會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城鎮區域建設,這導致了城市與農村就業機會的明顯差距。
相比城鎮居民的收入狀況,農村居民的收入較低。在教育發展的投入問題上,國家對農村地區的教育投入要比城市地區教育投入少,使農村居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要比城市居民少很多。在當今社會發展中,具備一定的文化知識與生存技能已經成了生存的必要條件。但是受到教育水平的影響與文化知識的差異,很多農村居民所能從事的都是一些單一的體力勞動。與之相比,大部分的城市居民所從事的都是腦力勞動,由于二者之間的工作性質存在很大差異,所取得的收入也會有很大的差距。另外,大多數的農村居民由于自身水平的限制,在就業的時候面臨很大壓力。在醫療保健衛生方面,城市要比農村的條件相對較好。農村在生活條件、生活質量上都與城鎮居民具有一定的差距,這些差距對城鄉收入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
我國經濟結構二元化的方式,是城鎮發展中一項重要的特征,戶籍制度的存在對我國城鄉一體化的發展形成了阻礙,受戶籍制度的影響,政府對城鄉建設也會提出不同的政策偏向。由于城市居民比農村居民的生存條件更具優勢,能夠為子女的教育與就醫提供更好的條件,這也為城市建設吸引了更多的資金投入,使城鄉收入差距也進一步擴大。由此可見,要打破這種制度上的桎梏,推進城鄉經濟的協調發展,勢必要消除二元化的發展結構,政府要加大對農村建設的資金投入,要促進生產要素在城市與農村之間靈活流動,并且要進一步規范城鄉之間的關系結構,在衣食住行各個方面為農村提供與城市同樣的發展機會,從而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一體化的發展進程。
首先,根據我國城鄉的實際情況,城鎮化發展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城鎮化水平對城鄉收入差距存在負相關的影響,因此,為了縮小城鄉收入差距,我國要積極地推進城鎮化建設與發展。其次,我國人口基數大,是農業發展大國,但是農業技術水平有待提升,要對農業生產與農業結構調整加大重視。在工業化發展的同時,要加速農業化水平的發展進程。最后,在城鎮化高速發展的同時,不能忽視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建設,在追求城鎮化發展進程速度的同時,更要重視其對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
我國城鎮化率已經超過了一半以上,為了進一步加速城鎮化進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要對農村城鎮建設進行科學的布局與規劃,進一步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堅決杜絕低價占用農村用地的情況出現,要確保農村居民的利益與合法權利。其次,要運用法律的手段保護農民的權益,對于出現廉價使用農民勞動力、同工不同酬的現象,在法律上要予以農民有力的支持,保護農民的就業環境與生存狀況。再次,要將強對我國農村勞動力技術水平的提升,通過舉辦一些培訓與教育,提高我國農民的知識儲備量與技術能力,提升農民的就業能力。最后,要大力發展并扶持中小型企業與私有制經濟體制,為我國的廣大農民同胞,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我國在世界上是農業大國,農業問題對我國經濟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要大力發展農業經濟,提升農民在農業生產行業的積極性,通過家庭責任制,進一步實現農業增值并提升農民收入。在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時,不但要對現有的農業生產結構進行調整,改變原有的農業生產方式,從整體上提升我國農業的生產能力。還要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投入,提升我國農業機械化生產的水平,加快農業標準化的進程,逐步實現農業生產效率的提升。要根據我國的現實情況提升我國農民的社會主體地位,保護農民的土地權益。在提升農民利益收入的同時,逐漸縮小我國城鄉收入差距。
在我國城鎮化發展中,具備一定的難度與挑戰,不論是土地規范還是基礎設施的建設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單純依靠政府的支持力量是難以實現的。僅憑借財政資金是難以完成大規模農業生產建設的,并會對城鎮化的發展進程產生一定的阻礙。近年來,有些地區已經出現了由于債務問題制約城鎮化發展進程的現象。因此,從目前我國城鎮化發展的狀況分析來看,要想做好市場與政府的有效融合,政府要制定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吸引社會各界資本參與到城鎮建設中來,與政府共同推進城鎮化建設的進程。在此進程中,政府始終要保持主導的方向,堅持指導城鎮化發展建設工作。如此一來,能夠保證在社會資本投入的情況下,政府與市場二者之間能夠有效地融合,進而更好地實現城鎮化的建設,縮小我國城鄉收入差距。
綜上所述,我國當前的城鄉收入差距較為明顯,社會財富分配不平均。不論是從農村居民的生活狀況角度來看,還是從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都必須采取相關的政策,調整城鄉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城鎮化水平的高低與城鄉收入差距之間呈負相關的關系。因此,我國要通過一系列的舉措調整我國城鎮化發展的策略,為我國農村經濟發展起到有效的推進作用,為農村農業農民提供有力的發展條件,確保農民可以獲得更多的工作機會與農業發展的有利政策,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城鎮建設中,進而提升農民的經濟收入,加快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縮小我國城鄉收入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