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晨晨
摘要:民族歌曲是基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土壤成長起來的音樂藝術表現形式,彰顯了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也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備受人們推崇與喜愛。但是在時代變遷和社會進步的全新背景下,流行音樂快速發展起來,還憑借貼近大眾審美的獨特優勢和超高的音樂藝術感染力,吸引了大眾的注意力,反而是民族歌曲和民族唱法逐步淡出人們的視野。這在極大程度上影響民族唱法的傳承與進步,要想扭轉這一局面,就要探究在民族唱法中融入流行歌曲演唱元素,最終實現雙贏,也能夠為民族唱法的創新進步指引方向。
關鍵詞:民族唱法 ? 流行歌曲 ? 演唱元素 ? 融入
中圖分類號:J605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22-0063-02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日益富足,對于精神層面上的追求逐步增大,而音樂就成為了人們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和滿足精神追求的重要選擇,促進了音樂事業的蓬勃發展,也促成了音樂領域多元藝術風格百花齊放的局面。促進多元音樂元素的融合是音樂創新的有效措施,也是音樂發展的必然趨勢。要促進民族唱法在新時代的創新進步,實現更大范圍的傳承和發揚就要積極引入流行歌曲演唱元素,促進民族唱法與時俱進,也因為時代元素的融入而走向創新。
一、民族唱法與流行音樂唱法的差異
民族唱法和流行唱法都擁有各自不同的特性,存在著比較明顯的區別,也正是因為二者差異的存在,還為彼此的融合發展提供了可能,最終實現互相促進和共同進步。其一,共鳴運用上存在差異。民族唱法在共鳴方面提出了非常嚴格的要求,強調演唱者必須做到口腔、胸腔與頭腔共鳴,最終獲得良好的整體共鳴效果,保證在整體共鳴的支持之下到達極高的民族唱法標準。流行音樂唱法則把更多關注點放在保持演唱者自然狀態上,會要求利用聲音與喉嚨演唱歌曲。第二,咬字吐字方面存在差異。民族唱法講究字正腔圓,保證咬字吐字清楚準確,有張有弛,具備一定的嚴謹性與規范性。流行音樂在風格上就較為自由隨意,因而在唱法方面也不拘泥于腔調圓潤,不同的流行歌曲演唱風格在咬字吐字方面也有差異化的要求。第三,氣息運用存在差異。民族唱法特別強調對氣息的合理應用與把控,只有恰當的調整和運用氣息,才能夠把民族歌曲當中的文化思想內涵表現出來。流行音樂唱法則要求在氣息運用方面保持放松狀態,形成良好呼吸氣息循環,還要要求根據演唱風格的變化進行氣息調整??v觀當前的民族唱法發展情況,現如今民族唱法的消費市場存在極大的缺口,已經不能夠滿足人們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要,甚至還無法讓更多的現代人接受專業性較強的民族唱法。民族唱法發展現狀已經非常嚴峻,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崛起,就要將流行音樂的元素融入作為突破口。
二、民族唱法中融入流行歌曲演唱元素的意義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讓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足,也讓人們產生了更高層次的精神文化需要。面對群眾文化需求多元化趨勢的增強,音樂藝術作為重要文化載體,也必然會呈現出多元發展的態勢。在當代只有堅持走多元化發展道路,善于取百家之長,才能夠適應日益發展變化的全新時代背景,才能夠最大化,避免被快節奏的社會生活與時代吞噬。要讓民族唱法始終保持獨特的民族特色,在傳播傳統文化和促進優秀傳統文明發展過程當中發揮積極作用,也要走上一條多元化的發展道路,特別是要積極融入流行歌曲演唱元素,在多元文化理念的引導之下,擴大民族唱法的受眾范圍和影響力??梢哉f不管是哪種藝術形式,要在持續發展演進過程當中獲得更為有利的生存發展契機,就要將創新改革作為必然選擇。就流行歌曲發展而言同樣如此,融入民族唱法風格和元素可以擴大流行歌曲內容,增加流行音樂的文化內涵以及歷史厚度,使其擁有永久傳唱性和巨大的文化影響力。就民族唱法而言,流行歌曲演唱元素的融入會為其注入新鮮血液,增加時尚元素,獲得良好的時代感,進而被越來越多的人接納,特別是受到年輕群體的喜愛。這樣才可以讓民族唱法迅速發展,實現后繼有人,在今后的發展歷程當中始終保持巨大的生命力和活力,重新煥發生機與綻放光芒。
三、民族唱法中融入流行歌曲演唱元素的方法
(一)演唱風格彼此融合
民族音樂和流行音樂作品在實際演唱過程當中呈現出了各自獨特的風格,促進二者演唱風格的彼此借鑒與融合,更易得到群眾的青睞,為民族唱法發展拓寬道路。近幾年以來,我國也誕生了大量將流行唱法與民族唱法有機融合的創作人和歌唱家,將大量流行歌曲演唱元素成功融合到民族歌曲、傳統歌曲等之中,并構建了中國民通唱法的獨特風格,獲得了良好效果,為二者風格的融合發展帶來了推動力,還讓越來越多的人主動接納民族唱法。
(二)創作風格密切融合
就音樂創作這一綜合性的音樂實踐而言,風格是最為主要也是最為鮮明的特點,而音樂風格需要根據排列的音階進行有效展現。民族歌曲的典型調式是五聲調式,流行音樂之中也運用了很多五聲調式,這也為兩種創作風格的融合提供了必要條件,也能夠讓更多的人從中品味民族歌曲的魅力。例如,《青花瓷》的創作就運用到了五聲調式,在旋律當中將五聲調式進行了全面展現。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在音樂作品的編配環節還是用了很多民族樂器伴奏,使得歌曲作品完美展現兩種音樂風格,彼此融合的重要成果既展現了民族唱法的魅力,又凸顯了流行歌曲演唱元素的豐富性,實現了強強聯合。
(三)與古詩詞賦相融合
我國是一個擁有數千年悠久文明發展歷史的國家,在漫長的發展歷程當中,我們需要看到祖先為后代留存了諸多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就涵蓋極大數量的詩詞歌賦。這是帶有濃郁民族文化特色的民族瑰寶,也是值得進行傳承發揚的獨特民族文化。在民族唱法當中融入流行歌曲演唱元素就可以提倡在流行音樂發展當中引入古詩詞賦,并在民族歌唱作品當中加入流行音樂元素,以便將人們帶入到全新的音樂境界,讓祖先遺留下來的文化遺產得到傳承與發揚。
(四)音樂演唱技藝融合
我國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國家,不同的民族在長時間發展過程當中形成了凸顯各自民族特色的音樂藝術形式。不同民族的歌曲創作給流行音樂創作演唱帶來了多元化的素材,也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將流行音樂的演唱技藝融合到民族唱法當中。比方說,《敖包相會》《鴻雁》《草原之夜》等都是在這一方面大獲成功的典型范例。這樣的做法讓傳統民歌再一次散發光芒和活力,開始傳播于街頭巷尾,成為深受人們歡迎的經典作品。除此以外,經典民族歌曲在得到全新配器編排之后,也可以散發巨大的藝術魅力,得到更多群眾的肯定,特別是獲得年輕人的青睞。這將會成為民族唱法創新進步歷程之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五)與地方戲曲的融合
在民族唱法當中融入流行歌曲演唱元素,所遵循的規律就是民族音樂和流行音樂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二者的彼此融合過程當中能夠為雙方音樂藝術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最終所得到的是一個雙贏效果。在整個融合發展的過程中,流行音樂創作領域開始融入大量的地方戲曲曲藝元素,不僅讓流行音樂更具文化氣息,還讓地方戲曲等傳統音樂要素獲得人們更加深刻的認識,使得民族唱法的魅力得到更多人的認可與關注,這將會成為民族唱法發展過程當中的強大助力。例如,《貴妃醉酒》這部作品就保留了京劇唱腔以及京劇的演唱技巧,也在表演過程當中增加了流行音樂唱法元素,體現出了融合歌曲的巨大魅力。
四、結語
音樂藝術是深受群眾喜愛的藝術,要讓音樂在發展過程當中始終保持巨大的吸引力和發展動力,就必須確保其發展歷程與目前社會形勢和社會背景相符,真正做到與時俱進。作為民族唱法,在新時代仍舊煥發巨大的生機和活力,就需要不斷融入新元素和流行元素,其中融入流行歌曲演唱元素成為了重要選擇。這樣的融合方法可以助力民族唱法走上一條國際化的創新發展道路,讓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唱法在全新時代重放光芒。
參考文獻:
[1]錢成.民族音樂元素與現代作曲技法的融合探討[J].藝術研究,2015,(01).
[2]余施潔.中國傳統音樂的民族性與時代性思考[J].音樂創作,2009,(04).
[3]邱鑫.民族音樂元素與現代作曲技法的有機融合[J].音樂時空,2016,(10).
[4]郭淼鉻,孫會玲.民族唱法與通俗唱法的發聲技術差異——以彭麗媛、韓紅演唱《天路》為例[J].美與時代(下),2010,(10).
[5]鄭秋芳.民族聲樂演唱中的感覺與思維研究[J].中國民族博覽,2018,(11).
[6]段繼敏.論民族聲樂演唱中語言的重要性[J].北方音樂,2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