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詩
摘 要:思政課要走在金課打造的第一線,但現有關于民辦高校思政課的金課打造研究尚顯空白。從理論意義上看,豐富民辦高校教學理論,填補民辦高校思政金課的理論空缺。從實踐意義上看,發揮思政課主陣地主渠道作用,培育高素質大學生。
關鍵詞:思政課;金課;民辦高校
2018年6月21日在四川大學召開的“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上,教育部陳寶生部長第一次提出了“金課”概念。9月,教育部出臺了《關于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要求嚴格本科教育教學過程管理,淘汰“水課”、打造“金課”。至此,“金課”和“水課”成為高等教育領域的兩個熱詞。教育部文件《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問世,說明我們國家高等教育的發展已經進入到了提高質量的新時代。
1 民辦高校思政課現狀
提高課堂質量,讓課堂“脫水”迫在眉睫。但水課在高校確實存在著,尤其是相比師資力量薄弱的民辦高校。民辦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相比其他學科不易受學生歡迎,甚至被忽視,以致其實效性大打折扣。受學科理論化和抽象性、教師理論功底弱、生源基礎薄、學習挑戰度偏低、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的滯后、評價流于形式等制約,導致“水課”課堂確實存在。習近平講過:“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可見,思政課要走在金課打造的第一線。
2 思政金課打造原則
注重融合創新,加強三個方面的結合:
(1)以道馭術。根據學生成長成才的需求、社會的需求,注重“術”、“道”結合,以道馭術。根據民辦高校大學生身心發展情況、學情情況,用思政課引領學生在高度認知、認同中,學習、認可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建設正確三觀后賦能于專業課程。
(2)鹽溶于湯。《左傳》以“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制羹為譬喻。高校的“課程思政”建設,就是要把價值引領要素及思維方式的培養巧妙地融合在原有的思政課教學中,便如同“鹽溶于湯”,讓思政課不再枯燥,能吸引學生專注力。以理施教與以情優教相結合。推進思政課程教學過程的科學化、規范化建設。
(3)守正創新。打造金課研究視角新。不僅注重傳統課堂之內,還要構建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校企合作,硬化打造民辦大學“金課”的行動路線;資源建設,完善打造 “金課”的配套設施;校本研發,構建打造 “金課”的生態體系等。
3 思政金課完善路徑
提高民辦高校思政課教學教量,思政課程與課堂是關鍵支撐點,科學有效地建設和打造思政課金課。
(1)關注課堂,讓民辦高校的思政課“活起來”、“動起來”、“亮起來”,含金量高起來。讓課堂教學既有學術味,又有生動性和穿透力,建設起溫度的中國國情思政金課。構建“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相互支撐的教學模式”。將優質網絡教學資源與本土文化資源融入思政課教學之中;課程教學中引入研討式教學、翻轉課堂和混合學習等先進教學模式;注重新興渠道互聯網,利用學生碎片化學習規律;制定和落實校內實踐活動計劃;有計劃地開展本土教學基地的現場教學,提升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
(2)學生專業不同,興趣點各異。思政課面向全校學生開設,覆蓋所有專業,要提高學生抬頭率不易,因為存在著眾口難調的問題。要借助教育信息技術,把課堂教學內容講清楚,又要創新方法,給學生更多的“視覺沖擊力”,加深學生的理解,改善教學效果和提高學生抬頭率。寓教于樂:遵從大學生的接受特點和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規律,把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相結合。增強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生動性,激發大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興趣,改變單一的教學方式,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綜合運用啟發式教學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開展探究式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討論,精心教學設計形成生師互動,不斷增強思政課的吸引力、感染力,改變抬頭率不高的現狀。
(3)構建教學團隊。專職教師和輔導員結合、任課教師和實踐教師結合,要多方配合施力。組織多方合力,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創新意識和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健全學生多方面素質,幫助提高就業率。探索實施“一個融合、四個統一”育人模式,把思政工作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一個融合”,是把德育工作融入教育教學組織與實施的全過程;“四個統一”,是輔導員與專任教師隊伍的統一、第一課堂第二課堂的統一、教學內容與職業標準的統一、學生學業評價與企業用人評價的統一。增強新時代應用型人才思政教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郭丹等.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左傳(上)[M].北京.中華書局,2012:56.
[2]王璇,馮生.提高高校思政課大班制授課的實效性研究[J].現代交際,2016,(21):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