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美仁
【關鍵詞】 小學;社團活動;誤區;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1—0030—01
社團是學生開拓自身視野、接觸社會的一個重要平臺,有利于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除此之外,還能不斷創新學校課程實施的方法,強化學生的實踐體驗,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小學生年齡小,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弱,因此,小學階段如何有效地開展社團活動,達到鍛煉學生的能力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下面,筆者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目前小學社團活動存在的誤區
1.忽視過程,注重結果。很多社團的輔導教師雖然也制訂了比較詳細的活動計劃,也有制定社團活動的培養目標,但是社團活動教學內容的選擇隨意性比較強,其長期運用固定、單一的教學法,使得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只注重結果而忽略了自身在活動中的體驗過程。為此,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求教師不僅要組織聽課、綜合評定,還可以通過階段性的校級、班級比賽去檢驗開展社團活動的成果,比如通過書法比賽、成果展示、運動會等活動切實提高社團活動的質量;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發放結業證書的形式吸引學生主動參與社團活動。
2.忽視常識,重視主課?;旧细鱾€學校的社團活動主要是圍繞著語數英三門課程為主,比如文學社、英語培訓、奧數班等,這些社團活動成為課堂教學的延伸,但是活動過程中也存在著忽視常識、重視主課的問題。因此,教師首先應該給學生強調自主選擇,切不可一刀切。其次,要充分利用家長會的機會給家長講明社團活動的目的,得到家長的認可。最后,教師還應確保講解的內容與教材內容無多大關聯,同時注重趣味性,盡可能地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3.忽視興趣,重視技能。不難發現,當前社會上有很多培訓機構,而學校的社團活動很多都開始與各種考試掛鉤,但是卻忽視了學生的興趣,使得學生由向往變成了恐懼。因此,教師在制訂計劃時要強調內容豐富多彩,這樣才能吸引學生,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同時,就算是要加入考級類的技能測試,學校也應該遵循自愿的原則,不能統一要求學生參與。
二、小學社團活動開展的有效性策略
1.優化社團活動設計。首先,要確立社團活動的組織形式。學校在建立社團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還應以學生自愿報名再加上教師推薦的原則,同時最好是以年級段為單位組建活動。其次,教師應該明確每一次社團活動的培養目標。在小學階段開展社團活動應該結合各個相關的因素,以增長學生的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主。社團活動打破了傳統的課堂授課制,將學生的學習擴展到學校的每一個角落,讓學生得到親身體驗,從而優化知識結構,擴寬學生的知識面,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最后,教師要注重豐富活動的形式,促進活動層次化與多樣化。比如,可以開展跳繩、籃球、羽毛球等運動類型的社團活動,繪畫、聲樂、器樂等藝術類的社團活動,從而推動學校在科技、藝術、文藝方面的進步,達到豐富校園活動的作用。
2.鼓勵學生自主實踐。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課堂教育也同樣強調學生主動參與。為此,學校應該積極克服傳統教育存在的弊端,并且有機地結合其他綜合類的課程教育,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實踐,為學生發展自己的個性與展示才能創造良好的空間,盡量滿足學生各方面的精神需求,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但是學生各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教師在開展社團活動時還應該正確引導學生自主參與活動,指出學生在活動中存在的不足,幫助學生逐漸完善,不斷創新。
3.正負激勵相結合。在社團活動中,教師要做到正負激勵相結合的原則。比如,學生社團在每個期末的績效量化評價中若排名靠前,就可以以獎金的形式獎勵該社團。若社團活動導致出現負面的后果,就應該嚴格要求,并且進行適當的懲罰。獎罰分明能激勵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但要注重獎勵措施的公平性。
4.完善活動評價方式。小學社團活動的主體是學生,并且各個社團的成員都有共同的興趣愛好且自愿結成一個團體,而活動的評價也是整個活動比較重要的環節,對于引導與激勵學生有著深遠的意義。為此,教師應該注重完善活動評價的方式,建立科學、合理、客觀的綜合評價機制。與此同時,活動評價還應貫穿到活動的各個環節中,不僅關注學生的活動成果,還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獲得的不同體驗。此外,評價的方式應盡量多元化,結合學生自評、教師評價、小組互評等,形成一個完善的評價方式,促進學生互相監督、互相學習,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