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明
摘 要:抓好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不僅是做好學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需要,更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因此,應針對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中存在的不足,加強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的機制創新,其途徑是:嚴格選拔,著力培養,有效激勵,科學考核。
關鍵詞: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機制創新;途徑
學生干部隊伍是當前做好大學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抓手”,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發揮著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加強學生干部隊伍建設,是實現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有效途徑。
1 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中存在的不足
1.1 選拔工作缺乏科學性
學生干部的選拔要把好“入口關”,這對于后期學生干部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中學生干部的選拔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
(1)通過民主投票進行選舉。這種選拔方式無疑是順民心并具科學性的一種選拔渠道。但在民主選舉過程中往往平時的“老好人”就成為了最大的贏家,而那些敢做敢說的學生卻不一定能夠通過投票成為學生干部,而且在民主選舉的過程中有可能存在學生間相互拉選票等行為,這就使得民主選舉的過程走了形式、失了初衷。
(2)通過自我推薦的方式。有些學生干部出于對學生工作的熱愛、對提高自我的要求或是部分同學帶有一定功利色彩 ,而進入學生干部行列。這些自薦的學生通常會給人一種先入為主的印象,認為敢于自我推薦者往往在相應的工作方面擁有更多的經驗和更強的能力 ,因而疏于對這類學生干部的民主考察。
(3)教師推薦任命。這種方式往往是根據教師的主觀印象及個人偏好對學生干部人選進行確定,無法從不同層面對學生進行長時間的觀察與了解。所以,教師推薦任命極可能使學生干部選拔的公平性不復存在。
綜上可以看出,以上這些常用的學生干部選拔機制還有很多需要繼續完善改進的地方,學生干部選拔要確保整個選拔過程的公平、公正,確保學生干部能夠真正的代表全體學生的利益和需求。
1.2 培訓工作缺乏系統性
學生加入學生組織最主要的動機就是通過不斷的豐富閱歷,從而達到提高自身能力、增長才干的目的。要將學生 干部隊伍建設好 ,提高學生干部的綜合能力素質,就得根據學生干部自身特點和現實需要 ,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系統的培養。在一定程度上,教師把學生干部當做是自己完成工 作任務的“幫手”,多數情況下的培訓只是圍繞工作本身來展開。如 :發現學生寫作能力弱就進行公文寫作的培訓, 發現主持人隊伍急需吸納人,就進行主持人培訓等,沒按學生干部成長各階段對能力的需求來進行培訓安排,而是進行 “救急”式的培訓,往往是培訓了很多次,但是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
1.3 激勵方式過于單一
高校中的學生干部是開展學生工作、進行學生管理的重要力量,是眾多活動的組織者與參與者,他們花費了自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生工作中,適當的激勵既是對他們工作的認可,也是解決他們職業倦怠,提高工作積極性的有效途徑。
目前,高校中學生干部的激勵機制較為單一,主要以精神激勵為主,如授予“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團干部”等榮譽稱號,缺少實質性激勵內容,尤其是物質激勵較為匱乏。長期以往,單一的激勵方式不能真正起到激勵鞭策的作用。大部分學生干部只會在初期被授予榮譽時精神上得到滿足和激勵,而在下一次,下下次的榮譽激勵中就會變得麻痹,激勵的作用也會大大減弱,不利于學生干部工作積極性的提高。
1.4 考評指標體系不夠完善
目前,在學生干部考核的過程中存在一定隨意性 ,考核體系不夠科學會讓學生產生“干好干壞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的想法,缺乏對學生干部有效的鞭策,從而消磨他們工作的積極性,變得自由散漫。
各級學生組織要重視對學生干部的考核,將考核指標體系作為學生工作的“指揮棒”,用完善的考評體系去規范、鞭策學生干部不斷積極向上。同時也要注意,當前教師對學生干部的考核大多程度上是根據其工作的效果和能力來進行評估 ,而學生干部的道德品質、政治素質等則往往是被忽視的。
2 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的機制創新途徑
2.1 嚴格的選拔是前提
在進行學生干部的培養和選擇時,最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干部群體得到有效的革新,完成學生干部隊伍的更新換代,從而更好為學生工作的開展提供幫助。所以,要重視學生干部的“入口關”,單純的民主投票選舉、自薦和教師任命都是過于片面的選拔方式。
第一,要明確選拔目標。首先,在思想認知方面,一個優秀的學生干部要有偉大的理想,信念堅定,并且能夠按照正確的價值觀做出行為。其次,在綜合素質方面,要有完善的知識體系、良好的個人品德。再次,在個人能力方面, 要有一定的過人之處,要有創新精神,能夠解決困難的能力, 在組織管理的時候能夠依靠自己的能力完成任務。
第二,加大人才選拔的范圍和入口。盡可能的增加選拔的范圍,在選拔過程中,可以將選舉和委任制進行充分的結合來進行人才的培養和選拔,僅僅使用單一的形式是無法充分發揮選擇優勢的,就有可能錯過優秀的人才。
第三,增強人才選拔渠道的順利性。在學生干部的提名時期就要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針對制度中的每一環節進行有效考察,才能把握住選拔的尺度大小,一定要以民主的態度進行學生干部的選拔。在選定了干部的人選之后也要按照規范進行任命前的公示,公示達到一定的時間之后才能正式的任命。
2.2 著力培養是關鍵
第一,明確培訓的目的。在進行培訓之前要制定一個有效的培訓計劃,嚴格按照計劃安排進行學生干部的培養, 從而達到預期培養目標。
第二,豐富培訓的內容。要將培訓課程與培訓實踐相結合,針對學生干部進行理論、知識和思維等方面的培訓。通過不斷深化的政治理論學習來提高學生干部的理論水平 ;通過公文寫作、辦公軟件培訓、攝影、主持等專項訓練,從而提升整個學生干部的業務水平 ;通過拓展訓練等項目增加學生干部成員之間的凝聚力和團結協作能力,確保日后工作的和諧穩定。
第三,抓好培訓的時機。一般在任命初期、任命中期以及任命后期是學生干部培訓的重要時期。初到工作崗位的學生干部他們對新的職位比較陌生,這時對其培訓可幫助他們盡快熟悉工作,進入角色,增強工作信心。在任命中期,很多學生骨干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職業倦怠,這時對他們進行一定的理論培訓,堅定學生干部的工作信念。而在任命后期, 大多部門要進行工作總結,通過講座交流會的形式有助于學生干部對工作結果進行及時的總結和反饋。
2.3 有效的激勵是動力
目前,高校的學生干部大多為“00 后”,他們思維活躍、個性突出,每個學生干部的心理需求不同。這就要求在學生干部的激勵機制中,要針對不同學生進行“對癥下藥”,激勵的方式可將精神、個人、團隊及物質激勵相融合。
2.4 必要的考核是手段
要讓考核體系在學生工作中充當“指揮棒”的作用, 在學生干部中形成良性競爭的態勢。首先,考核標準要有系統性。考核內容應要涵蓋學生干部德、能、勤、績等方面內容 ,并注意做到將短期考核與長期考核相結合。其次,建立考核關聯機制 ,即將個人考核、部門考核、學生組織考核結合起來。對考核不合格者 ,進行職位調整 ,或免職的處理結果。再次,嚴格執行學生干部例會制度 ,每周定期召開學生干部例會,進行工作部署 ;每月定期組織學生干部進行工作匯報和經驗交流 ,相互取長補短、拓寬工作思路。
3 小結
抓好學生干部在培養中的選拔、培訓、激勵和考評幾個關鍵環節,使學生干部隊伍建設更加科學化、規范化,有助于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和增強校風、學風的建設。充分發揮學生干部隊伍的典范作用,調動他們工作積極性,幫助學生干部自身更好的成長。
參考文獻
[1]王娜 .高校學生骨干培養模式研究 [D].吉林 :東北師范大學,2016,(24).
[2]江志斌 .新時期學生干部和學生黨員隊伍建設[D].重慶 :西南大學,20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