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月紅
【摘要】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構成部分,高職教育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肩負著為社會培養高質量人才的責任,在國家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和科教興國戰略的今天,其作用更加不可言喻。當前社會需要的人才不僅僅要有扎實掌握專業知識,還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優良的思想品質。所以,為了提升人才質量,高職院校必須重視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通過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將其培養成為品學兼優的高素質人才,只有這樣,才能為社會主義發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資源支撐。本文結合當前各地職業教育的實際情況,對如何加強職業院校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探討,并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青少年;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特點;對策
一直以來,高職院校在對青少年的教育上更多地是關注青少年專業技能的培養,忽視了青少年道德品質的培養,從長遠角度來看,這既阻礙了青少年的健康發展,也不利于社會的長足進步。新時代,結合全國思政工作會議精神,高職院校應當對這一現象予以關注,加強對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社會輸送更多合格的接班人和社會技能人才。
一、新時代青少年的個性特點
(一)眼界開闊,辨別能力差
21世紀是一個信息化時代,網絡信息化飛速發展,當代青少年從小就通過網絡獲取信息和知識,眼界開闊。通過網絡,青少年建立了個性、復雜的網絡關系網,并且在網絡上展示自己的豐富情感和獨特個性。然而,網絡是一把雙刃劍,由于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加上真偽辨別能力有限,很多青少年在復雜的虛擬世界中往往迷失了自己的方向,甚至因此荒廢學業、誤入歧途。目前職業院校學生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這種現象,必須加以正確引導。
(二)表面堅強,內心較脆弱
當代青少年中有很多都是家中獨生子女,而且從小生活在比較優渥的環境之中,父母甚至幾代人都是圍著孩子轉,這樣的生活環境讓很多青少年養成了凡事都以自己為中心,一切按照自己意愿去做的不良習慣。這類學生離開父母來到大學校園中,面臨著學業壓力、就業壓力,加上情感、經濟等各個方面的壓力,很多青少年往往不知所措,這些遠遠超出其承受范圍。因為這些青少年沒有經歷過太大的風浪,所以抗挫折能力較差,內心無比脆弱。在生活中、學習上一旦遇到一些小事就自暴自棄,甚至會感覺到人生毫無意義。輕微的會出現厭學棄學、學習動力不足等現象,嚴重的則出現抑郁、焦躁等各種心理問題。這也是當前青少年輟學、自殺甚至刑事犯罪現象頻頻出現的原因之一。
(三)個性張揚,強調自我
現階段,我國青少年普遍成長在文化多元化、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因為接觸過較多的新鮮事物,所以很多青少年在生活、學習中能夠展現出自己個性張揚、自信積極的一面。然而,也有很多的青少年在行為實踐和道德認知方面表現出一定的脫節趨勢,甚至存在享樂主義、自私自利等傾向。部分青少年認為,生活的意義就在于“享樂”和“花錢”,并且過于強調個人回報,甚至將奢侈生活、地位以及追求財富等作為自我價值實現的評價標準。筆者通過和學生交流談心發現,部分職業院校學生把在外租房子住當作一種地位的象征,覺得住在宿舍沒面子、不自由,這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了學生良好價值觀的形成。
二、高職院校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一)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化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職院校中是一門公共課程,有著突出的教育價值,但是卻普遍存在教育形式化的問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主要是一些政策和理論,這也是學生在學習上感到枯燥、乏味的原因之一。然而,一直以來,高職思想政治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付心理嚴重,習慣性采取說教的方式或者灌輸式教學法,這讓原本就枯燥的學習過程更加枯燥、乏味,導致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逐漸下降,甚至完全喪失。除此之外,高職院校學生原本文化基礎就比較薄弱,對于理論知識的接受和理解有一定的難度。雖然高職院校也舉辦大學生講思政課的活動,但是只有部分參賽選手認真準備,加強學習,強化理論,對未參加活動的學生的教育影響不夠深刻。
(二)思想政治實踐教學缺失
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實踐教學是一個重要構成,對學生理論知識的應用、鞏固和消化具有重要意義,還能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然而,很多高職院校在教育教學中一味追求高就業率,更多地是花時間、精力去研究如何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專注于學生技能培訓,很少利用和開發思想政治實踐教學資源,而且安排的實踐時間也非常少,甚至根本沒有,導致思想政治實踐教學缺失,整體狀況不容樂觀。
三、高職院校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意識
就目前整體情況來看,學生、教師甚至學校對思想政治教育都比較輕視,這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足的原因之一。因為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導致學生積極性的發揮、教育方式的改進以及政治教育的資源保障等均受到抑制。從理論上來說,學校提供給思想政治教育的資源與其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程度有著密切關系,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發揮與學生學習意識有關,教師教學方式的改善與教師教育意識有關。因此要想提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實現高效化教學,各方面就必須共同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對于教育等相關部門來說,需要進一步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將學生思想素質培養進一步凸顯出來,并且將其納入到學校的評獎評優系統之中,作為重要的衡量標準之一。通過這種方式引起高職院校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督促學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投入應有的人力、物力、財力,為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實效性提供強有力的保障。除此之外,還要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教師的教育意識。一般來說,可以通過加強教師培訓、增加教師考核、提升教師待遇等途徑進行。
(二)構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保障
教育活動取得的實效性與教育資源的豐富性有一定的關系,資源是教育教學的基礎。為了保障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質量,一方面要對資源進行整合利用,另一方面要大力發掘與之相關的教學資源。
首先,就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來說,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第一,充分利用專業優勢,立足實際增加青少年的實踐機會。在高職院校專業建設方面,專業實力是第一要素。很多高職學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專業、優勢專業,而高素質技術人才的培養需要良好的專業技術作支撐。高職院校可以運用自身的專業資源優勢開拓實踐機會,比如和校外企業合作,給青少年爭取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機會。第二,加強高職院校和社會雙基地建設。由于工作環境與學校環境大不相同,很多學生走上社會后往往出現各種不適應狀況,這也是青少年思想波動較大的一個重要時期。高職院校可以充分利用這一時期,加強對學生思想方面的提升和引導,促使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提升。第三,不斷提升思想政治教師的教學能力。就目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來看,很多學校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主要強調理論學習,而忽視了實踐教學。這讓很多教師在對青少年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側重于口頭講解,而忽視了實踐教學。加上很多教師本身也存在專業知識扎實但實踐能力不足的問題,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作為教學活動中的組織者和主導者,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綜合素質直接決定了教學質量。所以,在資源整合背景下,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培訓、外出交流、掛職鍛煉等途徑提升思想政治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綜合素質,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
其次,就教育資源的發掘來說,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第一,對地方文化資源進行吸納,以此豐富課程資源。一般來說,每個地區或多或少都有屬于自己的獨特的文化資源,這些文化資源教育意義非凡。對于具有較多愛國主義基地的地方,將這些資源利用起來可以激活青少年對先烈的緬懷之情,從而達到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另外,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參觀一些名人舊居,以此為載體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第二,和其他學校進行資源共享。就目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情況來看,很多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都是自行利用,自行開發,所以呈現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百花齊放的局面。資源開發視角下,高職院校應當同其他學校聯合起來,彼此分享資源,這樣一方面可以緩解理論資源不足的局面,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師彼此之間交流實踐教學經驗,從而實現雙贏局面。具體的分享途徑包括資源共建、資源購買以及資源交換等。
(三)營造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
校園文化對學校的教育教學有著深刻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換言之,校園文化活動通常以“潤物無聲”“潛移默化”的方式對學生間接地產生影響,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教育。所以,高職院校應當認識到校園文化的作用并將其充分發揮出來,在這個基礎上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在健康校園文化氛圍的營造上,高職院校可以從以下兩點著手進行:第一,構建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互動的平臺。高職院校可以通過校企合作實現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的有機結合,以企業的特色為基礎,尋找兩者文化的共同結合點,并且盡可能地借鑒和吸收企業文化特色和精華,通過持續性的優化、探索、整合和實踐,最終形成特色化的校園文化。一般來說,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式:高職院校學生社團可以同企業共同舉辦各種活動,如技能競賽、科技活動等,引導學生體驗并掌握企業精湛的技能,感受企業良好的精神風貌,從而為學生今后更好地服務社會、融入社會奠定基礎;高職院校可以邀請企業中優秀的管理人員來學校舉辦各種講座活動并鼓勵學生參加,讓學生了解企業精英經歷的各種真實事件和案例,使學生能夠切身理解和體會企業的精神文化;高職院校可以通過有效的校企合作在校園文化活動中融入企業特色,并對其進行整合,在這個基礎上形成學校的職業性特色。第二,突出職業性特色,營造具有人文性特點的校園文化。首先,高職院校可以利用學校的實訓場地以及實訓設施,在這個基礎上構建特色化的文化基調,夯實校園文化建設物質基礎。其次,學校應當立足實際,建設完善的獎懲制度、校紀校規以及組織制度,而且這些行為規范必須將其職業性體現出來,增強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技能。通過校園文化和專業設置體現學校特色,從而實現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四)優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既需要良好的理論教育作支撐,也離不開有效的實踐教學。只有做到理論聯系實踐,才能從根本上凈化學生的思想,滋養學生的心靈,從而培養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新時代,高職思想政治教師應當摒棄傳統的說教式教學方式,既要重視理論教學,也要重視實踐教學,并且不斷探索和優化教學方法。首先,在理論教育上,教師可以采取多媒體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小組合作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教學方式。譬如,思想政治教師可以選取最新的新聞熱點,和學生一起針對新聞事件進行分析,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交流,各自發表自己的看法,以此深化學生的情感體驗。采取這種案例教學法與小組合作教學法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消化和吸收,從而實現思想政治教育高效化。除了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同樣重要。有效的教育是要讓學生做到內記于心、外化于形。所以,在對青少年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教師既要做好理論知識的講解,還要引導學生將掌握的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譬如,教師可以利用周末、節假日或者其他的課外時間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志愿者活動,如敬老院送愛心活動。又或者組織學生開展為貧困山區義捐義賣的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活動深化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的知識升華,逐漸轉化為一種自然而然的行為。這樣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才能讓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實效性。
(五)完善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質評價體系
完善的評價體系具有指導功能和督促功能。要想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在實際行動中得到有效落實,必須從考核評價等方面進行監管和督促,這是提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重要舉措。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筆者認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將思想政治教育情況作為首要的考核指標。從理論上來說,學生和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識受到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識的直接影響。所以,要想從考核的層面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完善,就必須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考核進行強化,這樣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學校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態度。第二,重視并增加實踐考核。讓學生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所要求的思想品德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的,所以在進行考核的時候不能僅僅看課堂上的理論教學效果,還要看學生的具體行為習慣。對高職青少年進行思想道德素質評價,必須立足學生社會行為規范,在這個基礎上對學生已經具備的道德素質進行綜合評價和價值評判,主要評判學生是否有良好的道德品行、高尚的道德情感和端正的思想道德意識,而且該評價體系的構建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并且保證參與主體的多元化,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客觀的評論結果,使其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少年強則國強,我國的希望寄托在青少年的身上,高職院校應當清楚自己肩上的責任,認識到對青少年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特別是在最近幾年,信息飛速發展,改革進入攻堅階段,社會轉型加劇,這樣的社會背景下,青少年擁有獨特的行為方式和思想觀念。從整體上來看,我國青少年普遍存在眼界開闊但辨別能力差、表面堅強但內心較脆弱、個性張揚且經常強調自我等特點,難以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必須強化思想政治教育。高職院校應當立足實際,從教學方法、校園文化氛圍、素質評價體系等多個方面進行完善,達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時代性和時效性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良進.文化育人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研究——以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職教論壇,2015(17):49-54.
[2]孫志方.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1):79-82.
[3]胡冰,李小魯.論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對理性缺失下培育“工匠精神”的反思[J].高教探索,2016(05):85-89.
[4]徐春梅,馬建富.新媒體環境下基于長尾理論視角的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策略[J].職業技術教育,2017(02):69-73.
[5]王栗鵑.供給側改革視域下提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14):88-89.
[6]韓萍.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05):123-126.
[7]程凡.新媒體環境下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機遇、挑戰及對策[J]. 教育與職業,2014(09):53-55.
[8]劉彤,汪曉萍.利用校企合作開展高職高專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9(01):100-103.
【本文系2019年度南陽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加強南陽市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對策研究”(300)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南陽農業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