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存香
【關鍵詞】 課堂;氛圍;聯系生活;評價;方式
【中圖分類號】 G62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1—0066—01
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是學生和教師展示智慧和才華,體驗生活和體現人生價值的歷程,許多有遠見的教育家都發出了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的吶喊。葉瀾教授也曾指出:“課堂教學蘊含著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師生的生命活力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發揮,才能真正有助于學生的培養和教師的成長,課堂上才有真正的活力。”因此,我們教師應充分展示課堂教學的魅力,使課堂成為學生求知的樂園。
一、創建平等、和諧、自由、愉悅的課堂環境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創設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努力做到“教得輕松,學得愉快”,這樣才能使學生懷著一種輕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在學習中就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動腦,才敢于發表自己獨立的見解,才能帶著勇氣和信心主動地投入學習。教師要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尤其要鼓勵后進生。以人文關懷珍愛每一個學生,讓學生在愛的心境中快樂成長。教師不僅要做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而且要成為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合作者,與學生平等交往、傾心交流,讓學生在自信中享受快樂。這樣在民主、平等、真誠、信任的氛圍中,師生一起學習,一起去發現和探求,才會有創造,才能使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學生如果能在輕松、活躍、融洽的民主氛圍中勇于發現自我,表現自我,敢于發表自己的觀點,就會逐漸成長為具有創新精神、個性豐富的人。
二、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新課程基本特點之一就是社會化、生活化。解放學生的思想,培養他們的創造力,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會、走進生活,獲得豐富的感性知識,是新課程教學的必然要求。新課程教學下的課堂應該是開放的,教法應該是多變的。想、看、做、說都是在教師靈活的、綜合的策略引導下展開的。可以說,教學策略的靈活,將激發學生學習的創新。所以,創新是當今教育的必由之路,而且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各種契機,使學生所學的知識能夠與現實生活結合,為學生提供生活和想象的空間和時間,不約束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夠自由地去想象、去創造,使學生感受課堂之外的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學生學習的潛能和情感就會得到挖掘和升華,課堂也就成了學生向往的場所。
三、樹立科學的評價觀,呵護學生的自尊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科學的評價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診斷、指導、激勵和導向功能。在課堂上,教師不輕易否定學生的答案,一些看似錯誤的回答也可能蘊涵著創新的火花,因此,評價學生的回答不宜把教材或教師的結論強加給學生,只要不是原則性的錯誤,都應給予肯定。對于原則性的錯誤,教師首先要抓住其中的閃光點進行鼓勵,并對觀點中的漏洞進行點撥、引導,或交予全體學生討論。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以引起深省。教師一句真誠的鼓勵、一次微笑、一個慈愛的眼神,都會使學生如臨春風、如沐春雨,都會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開掘學生的學習潛能。科學的評價,既尊重了學生對課文獨特的理解和感受,讓他們體驗到被尊重的感覺,產生榮譽感,創造性和自信心也得到培養。
四、鼓勵學生質疑,保證學生參與的機會
學習本身就是一種重感悟而輕結論的過程,學生對知識理解的深淺,是以他們的知識結構為基礎的,只要有感悟,就有提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設計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問題,建立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探究性、合作性學習的模式,讓學生在討論、合作、探究中發現問題并主動解決問題。善于抓住時機,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主動發現、探究知識,使不同層面的學生都有所得,享受到探究的愉快,使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文本實現多層次的溝通、匯聚和融化。正如教育學家布魯姆所說:“一個帶有積極情感學習課程的學生,一定比那些對學習材料感到焦慮的和恐懼的學生學得更加輕松,更加迅速。”
五、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宜“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終”。努力構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互教互學的教學模式,并不失時機地讓學生做一做、 說一說、 唱一唱 、比一比 、評一評,為學生提供手腦并用的實踐機會,讓他們享受學習的樂趣,使他們始終沉浸在課堂愉快的學習體驗中。教師在課堂上應努力創設民主、寬松、和諧、合作的教學氛圍,營造一個良好的創新環境,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民主平等,互動合作的中豐富知識,增長見識,在潛移默化中提高綜合素質。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