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
【關鍵詞】 語文教學;積極人格特質;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1—0070—01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積極人格特質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積極人格特質的方式缺乏多樣性,比較單一。在培養小學生積極人格特質的過程中,部分小學語文教師通常只是照搬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內容,對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精神等的培養,并沒有將之貫穿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部分教師思想落后,教育方式陳舊,并將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教學目標,對小學生積極人格特質的培養不夠重視。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積極人格特質的有效途徑
1.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積極鼓勵學生。若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積極的人格特質,教師就要敢于創新,打破落后的教育方式,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積極鼓勵學生。筆者認為,教師應該突破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由于小學生各方面還不成熟,假若教師嚴厲地批評學生,那么不利于學生形成積極的人格,這就要求教師積極地鼓勵學生。
2.充分挖掘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利于培養學生積極人格特質的素材。現階段,我國小學語文教材的內容是非常豐富多彩的,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對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心理素質的形成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挖掘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利于培養學生積極人格特質的內容。比如,在教學《晏子使楚》這篇文章時,筆者先是要求學生自主閱讀,然后鼓勵學生大膽闡述自己的體會。學生有的在晏子與楚王的斗智的故事中,體會到楚王以貌取人、仗勢欺人;有的體會到晏子聰明機智、膽識過人、能言善辯以及不卑不亢的愛國精神。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借助這一故事,正確地引導小學生形成積極的人格特質。
3.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積極的人格特質,需要教師主動為學生營造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但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小學語文教師站在講臺上講授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教師與學生之間通常缺乏有效的交流與互動,這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深刻掌握和透徹理解。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改變以往威嚴的教育者形象,應主動與學生溝通,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同時還要了解學生的興趣、心理特點等,盡可能滿足其個性化的學習需要。總之,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時,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從而促使其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中實現積極人格特質的形成。
4.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積極的人格特質。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積極人格特質的手段與方法過于單一。在當前素質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更應主動學習先進教學方式,以此更好地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來。小學階段,學生普遍喜歡活動,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結合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組織學生進行情景劇表演。例如,教師在講《將相和》一課時,可以組織學生分角色進行情景劇的表演。學生通過充分閱讀,對文章中的人物有了深刻了解,通過自己的理解進行角色的扮演。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通過切身的表演對文章中的人物性格特點有了更好的理解,這對學生積極人格特質的培養十分有利。
總之,在小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積極的人格特質,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內容,為小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并此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開展小學語文教學。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