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當下,微課的誕生使翻轉課堂模式的運用更加廣泛。在高中英語學習背景下,探究翻轉課堂內涵、優勢、具體運用方式,必可更好地促進微課在實際教學中的運用,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效率。
關鍵詞:微課;翻轉課堂;高中英語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5-013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5.133
微課是指教師將原本長達45分鐘左右的課時,濃縮進5-10分鐘的教學視頻中,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不再局限于時間或地域的限制。在微課的基礎上,學生在家中或者課前通過微課學習知識,課堂時間用于探討以及教師講解視頻難點,即下課時間自主學習,上課時間更傾向于自我實踐和師生互動,這種教學模式便稱為翻轉課堂。
一、微課與傳統教學模式之間的區別與優勢
(一)授課時間短,便于學生自我理解和鞏固
與傳統教學模式比較,不難看出,傳統教學時間長,普遍為45分鐘左右,而課時的重點卻只需10-15分鐘講解,學生難以從45分鐘的學習內容中,自我整理歸納重點。微課卻是用短暫的時間將重點傳達至學生,學生只需花費一點點的時間便能自主學習。把更多的時間花在理解和鞏固上,不但便于溫故知新,還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時間學習。
(二)微課打破傳統模式,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
傳統教學硬性要求學生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和地點內學習,傳統的公開課也是將校外優秀教師請至當地學校進行授課。教師的時間有限,所能到達的地方也有限。微課卻可以做到集結全球優秀教師為世界各地學生授課,打破了傳統模式,不僅豐富了教學資源,也便于教師們將自己優秀的教學方式進行分享和探討。
(三)教師更容易自省和實現自我能力的提升
傳統模式下,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唯一的考核標準便是學生的考試成績,課堂結束后教師不能及時發現教學中的錯誤與不足,以改善自己的教學模式;無法從多方面學習和提升自我的授課水平。微課作為一個誕生于互聯網的產物,可以讓教師通過觀察自己的視頻,以及學生對視頻的反饋。觀看其他優秀教師的視頻,進行自我反思和改善,集百家之所長。
二、翻轉課堂的優勢
(一)翻轉課堂重新構建學習流程
傳統的學習流程即先是在課堂上通過教師的授課,下課后自主進行鞏固和消化,這種學習模式,經常使得學生在課后難以理解課堂重點,又無法及時得到教師的解答,使得學習成效差。而翻轉課堂,顧名思義,便是重新構建了這種學習的流程,讓學生在非課堂時間學習重點知識,而課堂成了教師解答和同學們互相探討解惑的地方。這樣既調動了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又使得課堂相較于一味聽講而變得活躍。
(二)翻轉課堂實現線上與線下教育的融合
翻轉課堂使視頻教學也發生了不同變化,傳統意義上的視頻教學就是學生用電腦手機上課,所有的互動都僅限于線上。但成功的翻轉課堂卻是將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即線上授課,線下解惑相互融合。就因此區別,翻轉課堂才基于微課得到了質的升華。這種融合使得學生的學習不單單是靠自學,多數還是依靠教師的指導。
三、具體應用方式
(一)強化趣味性,提升學生興趣
相比較于理科的數理化,文科的英語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都是比較枯燥和乏味的,如若在枯燥的英語課堂上增加一些充滿趣味的相關視頻。例如:英文電影,一首有趣或者有意義的英文歌。也可就電影中的情節進行課堂交流,不僅使課堂更加豐富多彩,還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拉近了與學生的關系。
(二)結合微課特點,攻克教學難關
英語語法或寫作技巧,一直是教師頭疼的教學難關。一般的課文舉例講解,學生經常不易理解,課堂結束后也因為文章的生澀難懂而容易忘卻。此時結合微課的相關特點,觀看優秀教師授課視頻,從中選取值得借鑒的內容,尋找當下時事熱點,再適當搭配語法和技巧,對學生進行記憶引導。例如在學習The Life We Choose為主題的作文時,就可結合當下流行的生活熱點及明星時尚資訊進行引導。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英語素養,還增加了興趣度,使學生主動學習英語。
(三)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教師在翻轉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不斷通過網絡搜尋新的知識,了解更多優秀教師的授課方法。并且制作更加有趣精美的PPT或者視頻教案。在英語授課的同時提高了對新聞時事熱點的關注,增加了教師的自我見識。從枯燥的課本到國家時事、社會熱點,增長學生見識,同時也改變了學生對教師古板的印象。高中生正值模仿力極強的時候,教師的一舉一動也可以是他們學習和模仿的對象。教師在提高綜合素質的過程中,更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高中生對于學習的態度以及課堂的氛圍。
微課及翻轉課堂合理結合,可以改變傳統教學的枯燥無味,改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師綜合素質,最終提高高中生英語水平。
參考文獻:
[1]李薇薇.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J].校園英語,2016(8).
[2]黃敏.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J].時代教育,2016(7).
[責任編輯 谷會巧]
作者簡介:張雪英(1968.9— ),女,漢族,甘肅民勤人,中學高級,研究方向:高中英語教學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