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處于新時代的行政領導者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行政領導者要認清新征程中的新問題,重塑角色,重新定位,分析影響行政領導角色變革和定位的因素,積極推動行政領導角色變革,促成行政領導工作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 行政領導者 新時代 角色定位 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D630文獻標識碼:A
隨著時代和環境的變化,行政領導者必須始終堅持與時俱進、擁有開拓創新精神,不斷適應時代發展與社會進步的新需求。行政領導者要想要在快速變化的社會中充分發揮領導作用,想要滿足社會公眾多元的需求,就應該立足于行政領導者角色定位、完善領導方式方法、履行領導職能等方面進行變革。在新時代,行政領導者總是扮演著多種的角色,迎接各種挑戰,在行政組織中處于重要的核心位置,領導工作的成敗取決于其角色扮演的成敗,決定著到行政組織的興衰。
1行政領導者角色的特征與定位
行政領導者是指從事公共管理的政府部門及非政府公共組織中依法擔任領導職務,行使法定權力,負有相應領導責任的個人和集體。行政領導者要善于根據角色要求開展行政活動,認清形勢,定位自己所擔任的領導角色,合理安排工作,完成領導活動,提高領導績效。具體而言,行政領導者角色主要特征:一是社會性,行政領導者是行政組織的主體,其角色的職責是對國家和社會事務實施有效管理;二是引導性,行政領導者角色的主要任務是引導被領導者實現行政目標;三是服務性,行政領導者角色的服務性既體現在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實現國家意志,又體現為群體成員服務;四是感召性,行政領導者通過言行影響他人的思想情感;五是超越性,行政領導者要勝任領導角色,最重要的是能夠自我超越;六是多重角色性,一個行政領導者,他的角色可能是領導者,可能是公民,也可能是被領導者。
行政領導者要有效實施領導行為,發揮職務上應有的作用,既要充分認識自身的角色特征又要準確定位。行政領導者扮演三類角色:一是傳播者,這種角色的領導者應該傳播知識和智慧,常常被稱為“教師”、“師傅”、“教練”和“導師”等。二是控制者,這種角色的領導者應該聯合群眾,設計組織,被稱為 “設計師”、“建筑師”和“組織締造者”等。三是培養者,這種角色的領導者應該傳播領導技能,培養未來的領導人,被稱為“領導鑄造者”、“栽培者”。
2影響行政領導角色變革和定位的因素
行政領導者作為行政領導工作的主體,他的領導能力、領導方式方法會對行政領導活動整體發生重要影響,必須重視行政領導者定位的影響因素。
一是社會轉型。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用戶不斷增加促成我國從傳統社會向網絡社會過渡的轉型期。我國行政領導人員中還有相當一部分人缺乏信息技術知識,特別是基層領導,有的甚至連信息錄入都是一個障礙,一些年紀偏大、職位較高的行政領導,信息技術知識欠缺,這對行政領導駕馭復雜的網絡社會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客觀要求行政領導者必須加強現代信息知識的學習,以新的領導方式方法看待新問題,接受新挑戰。二是建設服務型政府。服務型政府的構建,導致技術、觀念、機制、體制等的變革,這是一項更深層次的、全方位的工程,它要求全體公務員特別是行政領導者角色的重新塑造和重新定位,以實現服務型政府理念。三是影響行政領導角色定位的主要因素:法定因素——行政領導者的職位,是否是行政領導者取決于其是否擔任領導職務,是否具有領導職權和責任;客觀因素——社會認同,行政領導者應該融入到行政組織和群體中,為同事和群眾接受并認同;主觀因素——個人心理認知,行政領導者要在公共組織中找到一個適當的位置,這其中就包含了心理感受的因素。
3促進推動行政領導角色變革
社會演變,時代巨變,環境改變,全球化、信息化、市場化、民主化是當今幾大潮流。它們交互作用,將人類社會引入一個快速變化的新時代,進入新征程,也給我國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戰。行政環境決定行政領導活動,行政領導活動反作用于行政環境。行政領導活動總是在一定的具體環境中開展的,在具體的行政領導活動過程中,行政領導的有效性并不單純取決于采用什么樣的行政領導方式,而在于行政領導者是否選擇了適宜于這種特定環境的有效的領導方式,與環境相適應的領導方式能夠取得較高的領導效能,否則就是失敗的。行政領導者要在充分考慮環境因素影響的前提下,做好角色變革的相應工作。未來的行政領導者不僅要能夠靈活應變,更要能夠在未來的變化因素影響下,主動變革,勇于創新。當組織處于變動的環境中,領導者就應該成為定海神針,既要帶給組織穩定的力量,又要借著改變現狀的機會,提升領導力,包括提升目標規劃、決策制定、調查研究、解決問題和組織協調能力。行政領導者不僅要帶給組織穩定的力量,還要改變一些不合乎實際的指導思想,加強對行政人員的監督。
行政領導者角色的變革首先是其角色的重新定位,實施角色的轉換。從本質看,政府從權力的集中代表者轉變為公共服務與公共產品的提供者;從功能看,政府從維護政治統治轉向履行社會管理職能;從地位看,政府從以自我為中心到以服務社會與人民為中心;從信念看,政府公務員從“父母官”轉變為承擔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和代表民意的責任人。公務員特別是行政領導者要主動提高為公眾提供公共產品的能力和為社會服務的水平,優化公共政策制定、公共產品供給和公共服務,改善服務手段,提高服務質量。
作者簡介:劉明(1970.07-),男,漢族,湖北鐘祥人,貴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研究生學歷,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義務教育)管理,人事行政。
參考文獻
[1] 李傳軍.公共組織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2] 邱霈恩.領導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