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洋,崔嘉盛,楊立會,梁少銀
(廣西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廣西 南寧 530021)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鼓勵創新創業已成為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提升大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1]。本科護生是我國未來護理行業的主力軍,培養其創新創業能力需要更多、更好的平臺。在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與教育部一系列配套政策的扶持下,易班已發展成為一個良好的綜合性網絡學習互動平臺。作為高校護理教師,我們利用易班平臺,結合護理專業特色,對本科護生開展創新創業指導工作,逐步培養其互聯網思維,激發其創新創業潛能。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我國已進入大數據時代。2015年7月4日,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使互聯網深入各大領域。“互聯網+”具有六大特征:跨界融合、創新驅動、重塑結構、尊重人性、開放生態、連接一切。將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相結合,打破原有思維模式,提高發展水平,互聯網與其他領域結合而成的新業態成為經濟生產的新驅動力,提升社會生產力和創新力[2]。無論哪個領域,只要擁有足夠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互聯網都能與之結合,這種思維上的創新與結合同樣適用于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易班正是“互聯網+”思潮的產物。
高校改革和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對新時期學生工作提出新要求。易班是上海市教育部門開發的一個實名制綜合性網絡互動平臺。作為高校教師,我們可以利用易班便捷、及時等特性,加強高校文化內涵建設,打造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3]。易班具有“互聯網+文化娛樂服務、生活服務”的特點,作為新時代的育人平臺,其主要目標是滿足大學生需求[4]。隨著功能的不斷完善及宣傳力度的不斷增強,易班的發展也取得長足進步,逐漸走向成熟,在全國各高校許多專業得到較好運用,并獲得階段性成功[5]。
自國家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創新創業戰略以來,我國各高校相繼開設了創新創業相關課程,但多以綜合類、理工類為主,醫學院校對創新創業課程不夠重視,有很多需要不斷完善的地方[6]。護理本科專業創辦較晚,高考錄取分數線較低,護生實踐能力、綜合素質不強。
目前,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還缺乏深層次融合,分化較為嚴重[7]。護理行業與創新創業的直接聯系并不緊密,護生就業方向主要是臨床護理人員,掌握專業知識與操作技能為人才培養的重點,往往會忽略創新創業教育,而護生和學校對此關注度也較低,學生尚未形成創新創業意識。
在我國,大部分本科護生沒接受過創新創業培訓[8]。從本科創新創業課程設置情況及護生參加相關實踐活動的數量來看,其參與度明顯不高。多數護生只關注學習成績,缺乏創新創業意識,缺乏自信,不能運用發散性思維完成相關創新創業活動。
在校大學生是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主體,對創新創業應表現出較大的興趣。張秀峰等[9]研究表明,在本科護生中,有40%的人對創新創業幾乎不感興趣,對這方面的活動也較少參與。值得注意的是,本科護生以女生為主,受我國傳統應試教育、就業觀念的影響,她們大多缺乏創新創業精神[10]。大多數本科護生習慣將“穩定而體面”的工作作為求職的首選,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創業。另外,大多數護生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不愿意從小事做起,即使是那些對創新創業感興趣的護生,也會因為沒有明確的方向以及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而中途放棄。
護生創新創業的出發點集中在醫學相關領域或護理相關領域。目前,我國醫學高等院校多將專業理論知識、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社會實踐與創新創業教育結合起來,鼓勵護生積極運用醫學專業知識結合臨床護理實踐進行創新,以推動其專業能力與創新能力發展[11]。易班有豐富的微課、慕課等課程資源,還有網盤可供學生及時保存需要的資源,有助于學生快速獲取相關領域前沿知識[12]。
當代大學生已經習慣于通過網絡獲取信息和知識,在虛擬世界進行知識和思想的交流。易班用戶需要實名注冊,在班級中顯示本名,在論壇交流時顯示網名,形成一個自由度、安全性都相對較高的環境,滿足護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個性化互動需求。同時,實名制班級群有助于師生溝通和教學管理,便于課堂資源共享、答疑、小組討論等活動的開展[13]。
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也帶動了高校教育教學改革。高校教師可以通過易班平臺,提高護生課程參與度,增加課堂趣味性,及時了解護生知識掌握程度,將創新創業教育從傳授知識的單向模式逐漸過渡到學生參與探索、研究的雙向互動模式[14]。同時,易班的扁平式班級管理模式,也有助于教師專注于護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15]。
跨學科交流合作是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的一個可行方法,易班的用戶群覆蓋了我國眾多高校,且學生都經過實名認證,是進行創新創業交流的理想場所。護生知識面相對較窄,對其他行業了解不多,而其他專業的學生對護理知識的了解程度也不高。在我國老齡化社會加劇、二胎政策放開的大背景下,護理是一個充滿生機的朝陽行業,利用互聯網與其他行業深入合作,具有良好前景。因此,定期開展多領域、多學科的交流合作,對護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具有重要意義[16]。
4.1.1 開辦創新創業課堂 本科護生對創新創業的認知較為落后,教師可定期發布與創新創業有關的微視頻、講義等。護生可通過易班平臺上交作業、交流心得,教師還可利用易班平臺定期舉辦主題講座,利用直播功能與其他高校互動,為高校護生創新創業教育獻計獻策[17]。
4.1.2 舉辦護理專業創新創業大賽 不同專業對創新創業的含義理解不同,結合各專業特點設置創新創業大賽項目。以易班為基礎,舉辦多層次護理創新創業大賽,評選先進,進行表彰獎勵,可加強高校護生交流,擴大易班影響力,激發護生創新創業熱情,培養其分析決策能力[18]。
在易班創新創業欄目中增設高校護理導師交流平臺,導師可在個人主頁上傳微視頻、課程鏈接等,展示自己對創新創業的想法與觀點[19]。導師間相互學習、借鑒,取長補短,從而提升自身帶教水平。同時,通過發表原創文章、創業經歷,分享相關資源,讓學生感受創業的艱辛與成功的快樂,拉近師生距離。
創新創新指導教師多數為非護理專業教師,實踐經驗不足,難以為本科護生提供信息化、專業化、全程化的指導與服務[20]。高校可成立專項指導小組,針對本科護理專業特點以及護生特長,通過易班平臺和線下專題培訓,整合、優化師資,提高護理專業創新創業指導教師教學能力,培養一批高水平指導教師。
易班具有在線社交以及創業模擬功能。本科護生在參與創新創業活動時,可通過易班就業模擬平臺組建團隊,選擇心儀的指導教師,共同完成創業項目。護生可在線隨時進行小組交流,相互學習,成員群策群力,發揮自己的專長。易班將護理專業與創新創業相結合,針對本科護生特點,不僅完善了高校護理課程設置、豐富了校園網站運營模式,還營造了校園護理創新創業文化氛圍,吸引更多護生關注和使用易班。
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以后,需要加速創新創業以提供動力。當前護理專業創新創業教育主要集中在線下課堂,利用職業生涯規劃等課程開展。自2007年推廣易班以來,其覆蓋率逐年攀升,為高校教學管理和師生交流提供了新的平臺。我們結合易班對護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增加其知識儲備,培養其創新創業能力,在促進護理專業教學改革的同時也有利于易班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