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軍
鄉村要振興,黨建是保障。中共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對農村基層黨組織設置、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黨員隊伍建設等作出明確規定,為新時代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提供了重要制度保證,對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推動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建好“橋頭堡”。實施鄉村振興,關鍵在于推動鄉村組織振興。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要創新黨組織設置方式,把黨組織設置向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家庭農場以及農民工聚居地和新興產業鏈條延伸,消除“空白點”,實現黨在農村產業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加大對軟弱渙散黨組織的整頓力度,在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問題準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對癥下藥,促使農村基層黨組織得到全面提高。堅持強化政治功能、提升組織力,注重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引導教育群眾,將基層黨組織的活動延伸到農村工作的各環節和全過程,使基層“神經末梢”成為群眾心中的“神經中樞”,不斷增強農村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選好“領頭羊”。一個好的黨組織書記,能夠帶好一個班子、建好一個村子、找到一個富民的好路子。針對一些農村“人難選、無人選”的問題,采取“兩推一選”、上級選派等辦法,注重從帶富能力強的村民、退伍軍人、經商務工人員、鄉村教師、大學生村官等群體中,推選思想政治素質強、群眾工作能力強的人選擔任黨組織書記,使脫貧攻堅有一批較強的指揮員、鄉村振興有一批好的帶頭人。加大教育培訓力度,著力提升黨組織書記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完善選人用人機制,激勵農村基層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業。通過做好選、育、管、用等工作,著力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帶頭人隊伍,切實當好推動“三農”工作的頂梁柱和主心骨。
育好“排頭兵”。脫貧要攻堅,致富看黨員;鄉村要振興,黨員要先行。通過積極創造條件,鼓勵農村黨員帶頭學技術、帶頭調整產業結構、帶頭勤勞致富,引領黨員發揮幫帶示范作用,主動與群眾結成對子共同致富。注重把返鄉知識青年、退伍軍人、科技能手、致富能人作為入黨積極分子進行重點培養,強化措施、跟蹤培養,及時把思想品德好、致富業績好的優秀分子吸收到黨內來,不斷優化黨員隊伍結構,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活力。加強農村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健全農村黨員激勵關懷幫扶機制,激發黨員意識,增強黨性修養,切實發揮黨員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的先鋒模范作用。(摘自2019年2月22日《中國組織人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