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近年來,隨著博物館文創產業的發展,博物館知識產權問題也隨之而來,文章結合中小型博物館的文創產品情況及現狀,探討中小型博物館知識產權保護的必要性,從而促進博物館文創產業的長遠發展。
關鍵詞:文創產品;知識產權;必要性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國家的高度重視,博物館的影響力不斷增長,博物館文創產業發展迎來了良好的機遇。與此同時,博物館文創產品被侵權情況也時有發生。因此,博物館在發展文創產業,實現其新職能和社會效益的同時,也應當重視知識產權的管理與保護,制訂相應的解決措施,才能更好地維護好自身的利益。本文從中小型博物館的文創產品、文創產品研發涉及的知識產權及現狀問題出發,進行研究探討。
在博物館文創產品方面,目前中小型博物館的文創產品開發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深度挖掘博物館館藏資源,設計、開發的各種材質的衍生產品、民族文化工藝品和數字化衍生產品;第二類是博物館館藏復仿制品;第三類是博物館藏品高清圖錄、展覽相關的書籍及電子出版物等。這些文創產品既是文化產品,同時也是商品,具備著商品的全部特征,必然面臨知識產權問題。再者,中小型博物館的文創產品設計、開發、銷售等各個環節都涉及知識產權問題。因此,中小型博物館進行知識產權保護是十分必要的。
中小型博物館也涉及知識產權的問題。廣義的知識產權,是指權利人就自身智力勞動創作的成果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通常是國家賦予創作者對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時期內享有的專有權或獨占權。而對中小型博物館的文創產品來說,涉及的多為著作權、商標權和專利權,情況雖然復雜多樣,但范圍縮小了許多,是狹義的知識產權(表1)。
近年來,博物館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逐年增強,加強了文創產品的知識產權保護。據了解,2016-2017年兩年間,博物館試點單位共獲得注冊商標1998個和其他知識產權2073項。但其中中小型博物館占比非常的小,既跟不上意識發展,也不利于中小型博物館文創產業的長期發展。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①對文創產品知識產權保護的認識不足,重視程度不高;②經費嚴重不足;③文創產品知識產權保護人才儲備不足等;這些使中小型博物館知識產權保護嚴重缺失。
博物館文創產品的知識產權保護,對于博物館而言,是必須面對的新問題。因此,中小型博物館應增強對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和掌握,理清自身博物館文創產品的著作權、商標權及專利權,儲備和培養負責文創產品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專門人才,合理借助政府、社會機構等外部力量,最大程度地實現自身的知識產權保護。使博物館文創產品發揮其應有的效益,從而促進中小型博物館文創產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昊亮.博物館知識產權法律問題探析[J].科技與法律,2014(6).
[2]黃哲京.博物館文創產品的知識產權保護[J].故宮學刊,2016(1).
【作者簡介】黃劍青,男,文博館員,本科,研究方向:文創開發、知識產權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