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鏵


【摘 要】灌漿安全管理受作業環境、施工特性影響,存在較大難度,論文從提升科技安全素養、研發運用科技成果、創新監管模式三方面分析介紹,創新管理方式,提升灌漿管理水平。
【Abstract】Grouting safety management is affected by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which is difficult.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introduces the improve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afety literac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innovative supervision mode, and proposes innovative management methods to improve grouting management level.
【關鍵詞】創新管理;安全素養;灌漿水平
【Keywords】 innovative management; safety literacy; grouting level
【中圖分類號】TV543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19)11-0038-02
1 引言
當今世界正在邁入信息化、智能化、產業化社會,在以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崛起的背景下,水利水電行業正成為高新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重要行業之一。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提升企業項目管理能力、提升工程建設水平和工程質量,已成為未來水利水電行業健康、持續、快速發展的關鍵。
在基礎處理領域,灌漿安全管理常因“人難管、事難辦、責難負”成為一大難題。灌漿作業又是一項隱蔽性強的項目,過程中的安全問題一不留神就易疏忽。因此,應多維度運用科技成果、提升科技安全素養、創新監管模式等舉措保證安全管理“無死角”,隱患排查“零盲區”。
2 以人為本提升科技安全素養
項目安全管理人員,首先要熟悉各項規章制度,精通安全生產規程規范,做到“能文能武”。“文”指的是有一定的文字功底,能編寫各種安全文字材料;“武”指的是有分析思考問題的能力,能做到防風險、除隱患、遏事故。
素養的提升,不僅要“能文能武”,還要精通技術。只有依靠自己的業務技能水平和對規章制度的掌握,才能以“理”服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對安全管理人員技術水平要求越來越高,對于那些難以勝任的安全人員,就必須脫崗再培訓。堅持以人為本,建立長效的安全技術培訓機制,加強對安全人員的全面培訓,特別是科學技術方面的培訓。同時,需要“走出去”和“引進來”提升素養,定期組織安全研討活動,交流安全生產、技術、管理經驗,充分發揮安全技術人員的才智,為全面推進安全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只有堅持不懈地抓緊抓好安全人員的業務技術培訓,消化吸收引進安全優勢技術,打破技術壁壘,才能提升安全人員科技安全素養。
3 發明創新預防安全風險漏洞
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常以會議精神、文件貫徹落實+現場安全檢查的手段來實現,檢查中的問題,一般會登記在安全隱患記錄表,而安全管理人員很少反思這類問題為什么會出現,安全風險高的局面如何扭轉。因此,“追根溯源”找出問題癥結,究竟是人不安全的行為還是物的不穩定形態。若是人不安全的行為,則從管理制度上進行約束;物的不穩定形態,可通過創新發明對設備進行優化設計,在不影響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防范安全風險。
灌漿鉆孔常用的地質鉆機常采用回轉方式進行鉆孔,其中軸承時常故障,易導致鉆桿帶動水彎頭轉動,將水管類似部位纏繞在鉆桿周圍,出現安全事故的案例[1]。如何防止纏繞事件發生,是否可以在發生水彎頭和鉆桿相對不旋轉或旋轉存在卡阻情況時,能立即控制電力系統停止供電來預防,避免安全事故。集思廣益,研發了一種鉆機水彎頭斷電保護裝置,可有效處理該類問題。
鑒于集污坑、沉淀池須安排工人值守耗時費工情況,研發了浮標自動抽水裝置,“臨床”試驗發現,污水中的水泥漿一旦裹覆觸點探頭,浮標易無法感應,因此,該裝置更適合清水條件下的抽排。為實現污水自動抽排的目的,二次研發,如在探頭增加導電性能好的鋁箔、將探頭放置在污水桶內等辦法,仍未解決,最終多次試驗,采取了超聲波自動抽排裝置,通過在坑(池)頂部安裝超聲波頻段發射接收裝置,實時獲取坑(池)污水水位高程,當水位超過設計的最高值時,自動連接排污泵,實現自動抽排;當水位在設計的最低值時,排污泵停止運行。該發明裝置,不僅可減少人員投入,還降低了設備空運轉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類似的安全發明裝置還有許多,如鉆機鋼繩預防磨損斷裂裝置,可有效防止鉆機鋼繩與抱閘產生磨損,減少鋼繩絲斷裂的風險。
發現安全漏洞,擁有敢于面對挑戰的勇氣,針對安全問題,擁有敢于想、敢于試驗的決心,才能研發出發明創新裝置,達到預防安全風險的目的。
4 創新監管模式提升管理水平
基礎處理領域灌漿施工現場構筑的四級安全監管體系:安全總監-安全部主任-專職安全管理人員-作業隊安全員,仍是傳統人為約束管理模式,雖然也用到新媒體等新技術,但與礦山、工民建等領域相比較,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略顯滯后,也不利于項目的提質增效。因此,創新監管模式,將人的管理調整為“人機”管理,運用動態監控系統,從而保證現場安全,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動態監控系統可分為兩部分:高清視頻實時動態監控和行為動態監控。針對基礎處理灌漿作業常在錯綜復雜的地下狹長硐室群實施的特點,在作業人員進出頻繁硐室、交叉洞口定點安裝高清攝像頭,作業面(施工單元區)安裝吊軌式攝像頭,構建地下硐室群安全動態監控網,以期形成“監控安全體系”。行為動態監控,主要是安全管理人員對員工不安全行為的嚴重程度、發生頻率進行“紅橙黃”三色預警。例如,對于習慣性違章,積累到一定程度則給予紅色預警,并按照相關規章制度進行處理;對于嚴重的不安全行為,一旦發現就要進行預警。
動態監控系統的使用,能使員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安全職責,便于提高安全部門的管理水平,在項目安全管理中,動態監管模式的創新使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5 結語
當前,社會各行業領域都在大力提倡科技創新,研發的安全科技成果也得到廣泛運用,不僅提升了工作效率,克服了許多人工操作難題,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安全管理手段,對遏止安全生產事故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要持續利用好科技創新這把“利器”,才能筑牢基礎處理安全基石。
【參考文獻】
【1】金凱凱.安全生產動態監控及預警系統在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化工管理,2016(19):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