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英語教學理念也不斷更新。翻轉課堂是近年來較為時興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它不僅能夠有效的保障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且能夠有效發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指導作用,推動教學內容的豐富化。基于此,本文主要對翻轉課堂的主要模式及應用做出一定探究,希望能夠對教師的應用起到一定的積極意義。
【關鍵詞】英語語言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作者簡介】劉明艷,太原師范學院。
英語語言學作為一類專業課程,對于培養高年級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有著重要的意義,尤其體現在對于社會等方面的認知。以往大多數的高校都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不僅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教學效果也并不樂觀。而翻轉課堂作為近年來興起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對于提高學生興趣與課堂教學成果有著獨特的作用,我們必須深入分析將其應用于英語語言學課堂教學之中。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概述
1.翻轉課堂的主要內涵。翻轉課堂主要是指將在線學習與面授兩種教學模式混合在一起的學習模式,其依托當下發展的移動網絡技術而發展。目前來看,市場上較為成熟的翻轉課堂主要分為課前、課中階段以及課程結束之后。課前學生可以利用教師提前上傳的學習資料對課堂要講授的課程內容進行提前的預習;課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采用分組形式進行學習;課后即是對課堂所學知識進行深入的探討和鞏固。
2.翻轉課堂模式的特征。
(1)教師角色的翻轉。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改變了以往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而是貫穿于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在課前,教師是學生預習的指導者與協助者,能夠幫助學生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前期的瀏覽和閱讀。在課上,教師能夠為學生及時的答疑解惑,做好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在課后,教師必須幫助對學生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可以說,翻轉課堂使得教師由傳統的授課者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與輔助者之間的角色轉變。
(2)學生角色的翻轉。以往來看,學生是被動的知識的接受者,其主動性與積極性都不高。但是在翻轉課堂中,學生必須充分發揮自身的主體性,確保能夠在學習中處于主動地位。學生不僅是參與課堂活動的主體人物,更值得注意的是其自身掌握的知識也能夠為小組中的其他成員提供學習上的幫助。相較于傳統的英語語言學課堂活動來說,翻轉課堂使得學生在英語語言學的課堂上實現了由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探索知識的轉變。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英語語言學教學中的應用
1.課前階段。在英語語言學的課前內容布置中,觀看相關教學內容的視頻、課件以及練習都是課前所需要完成的重要內容。對于英語語言學的教學內容來說,教師可以根據課程的特殊性以及具體的教學目標和內容,制定成動畫、圖片等形式,依托于此來將教學內容進行生動的展示。在課件等相關內容制作完成后,教師可以通過微信平臺等移動互聯網終端進行傳輸,學生可以自行下載并完成學習,再將所完成的練習上傳回教師手中。這樣教師就可以根據反饋的練習問題及時地調整上課的教學內容。當然,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互聯網平臺加強與其他學生的交流,從而不斷深化對于知識點的掌握和理解。在翻轉課堂上,學生在觀看教師的課件之后,可以列舉問題,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以及討論。
2.課中階段。 在課中階段,英語語言學的翻轉課堂主要要立足于課堂活動的多樣化,以此來檢查學生的課前學習情況。比如,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來發現學生的問題,并進行分組,針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分組討論的方式解答。教師必須走下講臺,隨時對于討論環節作出指導,在此過程中,教師也可以根據討論內容來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以此來將學生引入正確的思維中。當然,教師除了要充分發揮課堂上的引導作用之外,還需要根據課堂中各學生的表現實施客觀公平的評價,以此作為重要的參考標準。
3.課后階段。在課后階段,教師主要包括課后作業與評價反饋兩個主要內容。在課堂教學活動結束后怒,教師必須選取一定有價值的問題作為課后作業,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去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并上交老師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而教師必須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要階段的學習情況以及意見進行統計與評價,并進行分類與收集,并將此作為后續教學設計的主要參考。
三、結語
翻轉課堂對于英語語言學的教學來說,不僅能夠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能夠根據英語語言學的特征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不斷提升英語語言學的課堂學習效率。教師要充分認識到翻轉課堂在英語語言學中的重要地位,對于課堂的三階段進行合理的設計,使翻轉課堂能夠發揮最大限度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志宏.英語語言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行動研究[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0(2):181-188.
[2]徐興嶺.基于慕課的英語語言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13):129-130.
[3]夏美華.淺談翻轉課堂模式在英語專業語言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麗水學院學報,38(4):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