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明

【摘 要】目的:探討平衡針療法治療無先兆偏頭痛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本院42例無先兆偏頭痛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隨機平均分配原則分為兩組,對照組選用頭痛穴對應假穴位,觀察組選用頭痛穴,對比兩組情況。結果:治療后,兩組所取得頭痛累計時間、每月頭痛次數、疼痛評分數值低于治療前數值,觀察組所取得數值低于對照組數值,統計學有意義(P<0.05)。結論:平衡針療法治療無先兆偏頭痛的應用效果顯著,值得應用。
【關鍵詞】平衡針療法;無先兆偏頭痛;應用效果
文章編號:WHR2019052210
偏頭痛為臨床常見疾病,在我國,該疾病的患病率較高,達到9.3%,導致該疾病形成的原因比較復雜,常見因素為冠心病、腦卒中、癲癇、抑郁等,主要分為無先兆偏頭痛、有先兆偏頭痛;前者的發病率更高,癥狀不明顯,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會造成嚴重負面影響[1],需要經常使用藥物進行治療,常規西藥雖然擁有一定效果,但是會產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反應,整體治療效果不甚理想,隨著我國中醫學領域開發,理療、針灸等非藥物方法被廣泛應用,應重點關注[2]。本研究為探討平衡針療法治療無先兆偏頭痛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本院42例無先兆偏頭痛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隨機平均分配原則分為兩組,每組21例,其中,對照組中進行救治的男有3例,女有18例,所有患者年齡平均值為(31.22±1.35)歲,患病后病程1~12年,病程平均值為(6.24±0.42)年;觀察組中進行救治的男有4例,女有17例,所有患者年齡平均值為(31.26±1.33)歲,患病后病程1~13年,病程平均值為(6.25±0.41)年。兩組在年齡、病程、性別方面,統計學無意義(P>0.05)。納入標準:針對患者患病的疾病類型應依據WHO中相關診斷標準進行確診。排除精神類疾病者,排除家屬或患者不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2 方法
兩組患者選用的針均為一次性無菌針,規格均為0.35mm×75mm;針的要求為無彎針、無銹蝕、無倒鉤,針尖圓而不鈍。
對照組選用頭痛穴對應假穴位,選取患者頭痛穴對應假穴位,穴位在患者足背的第3跖骨和第4跖骨的結合位置前方凹陷位置的中心點;找到穴位后,拿出一次性無菌針,針刺的方向為腳底足心,斜45°施針,進針深度為25~40mm,上下提插法或直刺法,針感主要為局麻、放電感、酸脹感;達到上述感覺,施針到位,立即出針,整個針刺的過程控制在3~5s,每天為患者針刺1次,每周針刺5次,連續治療4周時間。
觀察組選用頭痛穴,選取患者頭痛穴,穴位在患者足背的第1跖骨和第2跖骨的結合位置前方凹陷位置的中心點;找到穴位后,拿出一次性無菌針,針刺的方向為腳底足心,斜45°施針,進針深度為25~40mm,上下提插法或直刺法,針感主要為局麻、放電感、酸脹感;達到上述感覺,施針到位,立即出針,整個針刺的過程控制在3~5s,每天為患者針刺1次,每周針刺5次,連續治療4周時間。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前后頭痛累計時間、每月頭痛次數、疼痛評分數值情況。對疼痛程度選用視覺模擬量表進行評估,分數在0~10,數值越高,疼痛感表現越強烈,數值越低,疼痛感表現越輕。
1.4 統計學處理
將本次所研究所取得數值輸入系統SPSS 19.0中,平均值選用(±s)表示,檢驗選用t值表示,數值的百分比選用%表示,當P<0.05時,數值差異存在比較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頭痛累計時間、每月頭痛次數、疼痛評分數值情況
治療后,兩組所取得頭痛累計時間、每月頭痛次數、疼痛評分數值低于治療前數值,觀察組所取得數值低于對照組數值,統計學有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偏頭痛作為典型神經內科病癥,在中醫學上,屬于“頭風”、“頭痛”范疇,導致該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分為內傷和外感,其中,內傷指的是火、瘀、風、痰之標實與脾、肝、腎等器官為本虛,外感指的是六淫之邪傷、三陽[3];在現代醫學方面,形成該疾病的具體機制尚不明確,有三叉神經血管學說、皮質傳播抑制學說、中樞敏感化學說等,對患者造成的負面影響較大,會導致患者生活質量變得極差,應重視。
平衡針灸作為現代針灸療法,與傳統針灸方法不同,平衡針療法強調對特定穴位實施強刺激,完成針刺后,快速出針,整個過程所用時間僅3~5s;平衡針療法的主旨為“突出人體自身平衡”[4],主要通過對患者神經形成刺激,將良性刺激信息往高級中樞傳送,在高級中樞的反饋下,對患者機體神經遞質調整、分配,對患者自身體內內分泌進行調控,使患者體內經自我調節,形成新平衡[5];本研究選用的頭痛穴,位于患者足背的第1跖骨和第2跖骨的結合位置前方凹陷位置的中心點,該穴位在行間穴、太沖穴之間,擁有疏肝理氣、活血通絡止痛、醒腦開竅等效果;該穴位單獨施針即可達到治療目的,不需與其他穴位配合,減少了干擾,同時,該穴位易找,操作簡單、方便,因此,平衡針療法的應用價值極高,值得選用。
綜上所述,偏頭痛為臨床常見疾病,在我國,該疾病的患病率較高,達到9.3%,導致該疾病形成的原因比較復雜,常見因素為冠心病、腦卒中、癲癇、抑郁等,平衡針療法治療無先兆偏頭痛的應用效果顯著,能減少頭痛次數,減輕疼痛感,縮短頭痛時間,平衡針療法值得無先兆偏頭痛患者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勝利,丁妹,周永,等.無先兆偏頭痛患者大腦結構和功能異常的MRI研究[J].腦與神經疾病雜志,2016,24(09):562-566.
[2] 黃麗芳,董紅娟,盧祖能,等.偏頭痛患者認知量表和事件相關電位的研究[J].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2017,12(02):128-131.
[3] 菅鵬輝,王賀波.頭痛發作對女性無先兆偏頭痛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6,38(15):2336-2339.
[4] 馬守國.反常栓塞致心腦血管疾病研究進展[J].實用醫藥雜志,2016,33(01):75-78.
[5] 李伯琳,倪銳志.卵圓孔未閉與反常栓塞的研究進展[J].西南軍醫,2017,19(01):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