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細纓
【摘要】在小學教育的教學過程中,語文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在小學教學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而閱讀與作文是語文學科中很重要的內容。因此,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培養學生在閱讀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并且還應培養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獨立進行閱讀的能力,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素養。在引導學生獨立進行閱讀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維方法,從而確保學生在寫作時有正確價值觀。因此,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將閱讀和寫作進行整合,從而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能力以及閱讀習慣,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此不再害怕寫作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探究;閱讀與作文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多數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只注重背誦課文以及積累字詞,往往忽略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培訓以及培訓寫作技巧,導致一直以來學生的寫作水平和閱讀水平得不到提高,以至于學生在高年級的時候失去對閱讀和寫作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促使學生能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及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一、整合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以及寫作教學的意義
小學語文是學生形成語言習慣最基礎的階段,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寫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好處。因此,在對小學語文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將閱讀和寫作進行融合,讓二者能相互配合、相互補充,并且教師應當加強對二者的引導,盡最大的努力將寫作與閱讀進行整合。教師應該培養學生在閱讀中有良好的習慣,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有效的結合閱讀教學以及寫作教學,能夠增強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所以教師應該在這些方面上對學生進行積極地引導,廣泛閱讀不僅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豐富的寫作材料,而且還能開闊學生眼界,并且隨著不斷積累的素材,可以逐漸讓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有情可發、有物可言并且有話可寫,這對于融合閱讀與寫作而言,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整合閱讀教學以及作文教學的策略
(一)通過大量的閱讀來積累寫作素材,以此來奠定寫作的基礎
通過人頭腦對知識不斷的進行轉化而得出的成果,即閱讀和寫作。通過大量的閱讀,將知識輸入到頭腦中,進行一系列的加工,從而將知識變成文字進行傳達,這個過程就是傳輸知識的過程。由此可知,寫作是將閱讀作為前提,只有在前期不停的儲備知識,才能在后期寫作的時候,創作出高質量的文章。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要求學生在閱讀的時候,不斷的對寫作方法以及好詞佳句進行積累,從而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特別是一些名人的典型事跡,可以作為觀點材料來支撐文章,更應該對其積累和記憶,能讓作文在論述上更加具有說服力以及影響力。
例如在學習《詹天佑》一文時,文章講述詹天佑在對京張鐵路進行修筑的時候,為了國家榮耀,不畏艱難,想盡一切方法戰勝困難,并且最終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這是一個為了國家榮譽能犧牲自己,與困難進行斗爭的典型人物形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積累這種形象事跡,并且能在寫作中合理的運用。還有一些對自然景觀進行細致描寫的,例如,在《黃果樹瀑布》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好像一匹寬幅白練正從織布機上瀉下來”,作者李有貴使用比喻的手法,描繪出瀑布在飛落的時候所產生的壯觀景象。又如,在《錢塘江觀潮》一文中,作者用十分精準且恰當的詞匯,為我們描繪出了漲潮時所發出的聲音。通過大量積累這類的詞句,能逐漸讓學生感受到寫作中的無窮魅力,并且能在自己的寫作中有效的對這些知識進行應用。
(二)在閱讀過程中不斷的積累寫作方法,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寫作風格
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將平時學習過的寫作技巧,嘗試著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鞏固這些寫作技巧,并對自己的文章進行反思,以此來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在寫作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模仿所學文章中的名詞佳句以及寫作的方法,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寫作風格。在不斷的模仿中,才能找到提升自我寫作水平的方法,才能增強寫作技能,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寫作風格。
例如,在學習《少年閏土》一文時,作者魯迅以對人物的描寫為主,對環境的描寫為輔,教師在教學時,應當讓學生抓住文章的本質,并且結合文章中寫作的特色來分析。文中有一段是描寫閏土在西瓜地里看護西瓜的場景,運用了許多描寫手法,如細節描寫、神態描寫、動作描寫等,通過一系列的描寫手法,栩栩如生的為我們展現出閏土的形象。所以教師在分析這篇文章的結構時,應當將所用到的表現手法向學生們一一展示出來,以便于加強學生記憶,在寫作時能更好的進行應用。
(三)在閱讀過程中形成價值觀
目前小學階段的學生,通常還沒有形成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等,所以閱讀是很重要的獲得途徑。往往作者在創作文章時,都會有特定目的,一般情況下都是為了將某種特定情感表達出來,所以在閱讀文章的時候,主要目的是體會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這也是文章的閱讀價值所在。通常情況下,提出的話題是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所以就會形成不同的討論方向,然而有的討論方向是偏離正確價值觀的,故而需要學生能有評判的能力,在對錯誤觀念摒棄的同時,還可以加強學生具備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等,從而進一步的完善自身人格并不斷進行成長。
(四)緊密結合閱讀與寫作,加強對寫作的訓練
一般情況下,教師在教學中往往會規定寫作的要求,或者是限定材料讓學生開始寫作。這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很容易困在題目中或者是限定材料中,有的學生甚至會覺得無從下筆,故而很難創作出優秀的文章。因此在寫作之前,教師可以將一些參考的范文或者是有典型事跡的寫作材料提供給學生,并詳細講解,其中包括文章的整體布局以及寫作手法,如細節描寫、環節烘托、側面烘托、人物描寫等。讓學生在寫作時有整體寫作思路,并且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在寫作中應用所學的寫作手法,緊密的將閱讀與寫作進行結合,以此來強化學生的寫作記憶。
例如,在學習《懷念母親》時,作者季羨林通過將祖國與自己真正的母親聯系起來,同時指出在其生命中兩位母親的重要性。在學習完文章之后,教師可以依據“母親”這個話題,讓學生自主發揮進行寫作,比如可以寫母親的愛、母愛的偉大等,還可以寫祖國母親對自己的影響等,這些都是有關“母親”這個話題的,幫助學生整理寫作思路,并且在寫作中應用所學的寫作手法,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
三、結束語
小學語文是學生形成語言習慣最基礎的階段,閱讀習慣是否良好決定著寫作水平的高低,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教師對學生的指導。因此,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在閱讀中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不斷對有用的素材進行積累,將這些素材應用到寫作當中,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寫作風格,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為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季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的整合教學模式[J].新課程·中旬,2018(10).
[2]陳淑琴.小學語文閱讀與作文教學整合模式的探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2).
[3]張乾峰,扎西翁姆.小學語文閱讀與作文教學整合模式的探究[J].中華少年,2016(6).
[4]宋慧.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有效整合研究[J].高考,2017(9).
[5]張杰.小學語文閱讀與習作的整合教學探究[J].甘肅教育,20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