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英
【摘要】以新課程改革與教育體制改革為背景,素質教育在九年義務教育工作中顯得尤為重要,新課程改革中明確提出,要摒棄應試教育,以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為主要目標,促進學生在未來更好的發展?,F如今,很多初中教師在積極探索并不斷開拓創新教學方式,將提高初中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作為主要目標。鑒于當前的教育導向,拓展課外閱讀提高初中語文核心素養是一種很好的教育舉措,是突破語文核心素養教學瓶頸的有效手段。借助課外閱讀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給予學生開闊的想象空間,提高學生的文字理解能力和文字運用能力,最終實現提升語文核心素養的目的。本文將簡單介紹課外閱讀與初中語文核心素養的關聯性,并對提高初中語文核心素養提出自己的可行性見解,希望對未來的初中語文教學提供創新思路。
【關鍵詞】課外閱讀;初中語文;核心素養;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上大多依靠傳統教學模式,學生學習缺少熱情和積極性,導致初中語文教學效率降低,學生對語文教材產生厭惡心理,更對課外閱讀缺少興趣,因此很少將精力投入到課外閱讀中。課外閱讀是對課堂學習內容的延伸與拓展,能夠為學生提供別具一格的學習思路,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良性工具,同時對培養初中語文核心素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重視課外閱讀,能夠使學生意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意義,學會運用正確的方法和思路,這些閱讀方法和思路能夠進一步引導學生。自動自發地進行課外閱讀,逐步完善自我。針對當前的教育現狀,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正在極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提高初中語文核心素養是當前教育的趨勢,是需要廣大師生積極配合、共同努力去實現的。
一、初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培養方向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教育要以培養學生熱愛語文學習,熱愛祖國,并有為之奮斗的思想感情,要指導學生學會正確認識、理解并運用語文知識,拓展語文知識累積,培養語言語感、養成可持續發展思維,進而形成符合社會需要的聽說讀寫能力、認字寫字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流能力。初中語文課程還要注重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與審美情趣,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思想品德、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因此,語文核心素養可以統稱為語文能力和道德修養。
初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一是語文知識,借助知識積累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二是語文積累,借助多種形式的閱讀深化自身的語文能力;三是學習習慣,好的習慣能夠影響學生一生,通過良好的閱讀形成自己的學習習慣;四是思維能力,閱讀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為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帶來全新的思路,閱讀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五是人文素養,好的課外閱讀資源,能夠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正向激勵,從而讓學生在文化的影響中提升人文素養。初中階段是學生的過渡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語文基礎,這些基礎能夠與當前的初中語文知識產生聯系,相互融合,共同促進;六是語文教學,除了基礎的語文知識教學與教會學生學習方法之外,還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同時要注重學與思想的結合,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學會思考。初中語文教學習過程中語言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借助不同的語言形式來表達。初中學生在閱讀上的理解和聯系需要具備一定的語言基礎,因此,初中生要致力于積累自身的語文知識,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為未來的語文學習打下扎實基礎。
二、提高初中語文核心素養的有效策略
(一)重視初中生的閱讀興趣和特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任何科目,只要有興趣就會收獲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生的語文學習要與興趣掛鉤,教師要善于觀察和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點以及個性需求等,將興趣融入到教學目標中,通過因材施教的方式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另外,教師要以柔和、親近的態度去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避免學生對教師布置的課外閱讀產生排斥心理,影響課外閱讀教學效果??梢赃\用部分閱讀內容滲透的形式,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吸引學生的好奇心,進而自動自發地投入到課外閱讀中。
首先要與初中生喜聞樂見且感興趣的話題一致。學生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們幻想著自己的理想和生活,對自己的世界充滿向往和渴望并具有自己的理解,如果教師能夠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尊重學生的喜好,按照學生喜愛的話題布置閱讀,那么學生將會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外閱讀中,課外閱讀教學效果將大大提升。其次,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課外讀物。當前的初中生大多富有想象、天馬行空且不拘一格,對新鮮事物及動漫特別喜愛,討厭枯燥乏味的純文字讀物,因此,教師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例如可以為學生推薦科普連環畫《科學知識大講堂》,繪畫版的《茶花女》《西游記》《魯濱遜漂流記》等,插圖的效果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思路,通過圖畫對書中的人物形象有自己的認識,使課外閱讀更具有帶入感,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閱讀的樂趣,促進初中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有效提升。
(二)加強課外閱讀的教學輔導
課外閱讀是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教師要重視課外閱讀的輔導,教會初中生正確的課外閱讀方法。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課外閱讀的平臺,比如舉辦讀書分享會、開放圖書館、建立班級閱讀角等,讓初中生有更多的機會進行閱讀,能夠隨時隨地閱讀書籍,從而形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和瑯瑯書聲的文化氛圍。另外,初中語文教師要結合教材,為學生推薦適合的閱讀書籍,讓大家共同閱讀和探討。
(三)舉辦豐富的課外閱讀活動
通過舉辦豐富多樣的閱讀活動能夠激發初中生課外閱讀的熱情,例如舉辦閱讀大賽、講故事比賽、摘抄本展覽等,讓全員參與到課外閱讀中,借助多種多樣的活動形式帶動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課外閱讀中,進而增加自身的語文知識積累。閱讀不是寬泛、毫無目的的閱讀,而是要有針對性的閱讀,通過比賽了解每個學生的閱讀方式和閱讀技巧,進而讓其他學生揚長避短,學習別人的長處,形成自己的閱讀思路和閱讀方法。
(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夠促進學生自主進行語文學習,并在學習中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還能提升語文核心素養,是符合當前新課改所提出的教學要求的。針對初中語文教學研究得出,初中階段的學生要大力擴展閱讀量,閱讀量上要超過150萬字才符合素質教育閱讀標準,這一數據看起來十分龐大且很難完成,單純借助教師布置課外閱讀任務是很難達到的,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日積月累中提升閱讀量。同時,素質教育倡導學生要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需要家長和學校密切配合,達到全面教育的目的。在家中家長可以參與到學生的課外閱讀中,與初中生讀同一本書籍,為學生起到榜樣和帶頭的作用,帶動學生自主閱讀,進而實現素質教育。比如家長可以和孩子共同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教會初中生堅強勇敢、永不放棄的精神,促進語文核心素養提升。
三、結語
綜上所述,課外閱讀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為學生推薦適合的課外閱讀書籍,讓學生在書籍中積累知識,拓展視野,提高初中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為未來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立遷.以課外閱讀促進初中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研究[J].新課程·中旬,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