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育事業方面,高職教育是屬于一種對學生具有針對性的職業性教育,高職英語是一門將語言中的內容有效地轉化成具體行為表達能力的課程,作為高職學生在學習期間的基本課程,可在教育體系的規劃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門功課,直接影響著學生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方面。就現階段而言,在我國的高職英語教學中還是欠缺一些科學、合理、有效地教學模式,致使高職英語教學效果不明顯。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學;存在;問題;對策;分析;經驗
【作者簡介】王慧,承德護理職業學院。
引言
在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各行各業都需要具有一定專業知識和英語能力方面的人才,高職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加適應于市場的發展需求,就要高度重視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根據我國目前的教育事業的發展狀況,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不能適應于我國現代化建設和國際化交流的趨勢,人才素質要求方面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還存在著學生英語基礎比較薄弱、沒有足夠的學習動力、在高職英語教師自身的素質還需要不斷地提高、教學模式較為傳統、單一的考核評估手段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導致了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實效性。
一、在高職院校中英語教學方面所存在的問題
1.生基礎薄弱,水平不一,動力不足。現階段的高職院校為了提升生源率,大部分高職院校因此降低了的門檻分數線和標準,不僅有高中畢業生還有一部分中職生,學生的成績水平不一,來源比較復雜。近幾年,高職院校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也在不斷地下降,因為學生以前的英語基礎不牢固,大多數學生對英語這門課程沒有多大的興趣,在所用的學科中英語就成了學生最薄弱的科目,導致英語整體水平較低,很多學生在教師講課過程中,處于昏昏沉沉的狀態,跟不上老師的進程,有時還會出現根本聽不懂教師講課的內容,時間長了,學生就會對英語學科三十了學習的積極性。由于高職院校的英語相對于學生所學的英語加大了難度,增加了更多的知識點,在語法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學生就更加對英語產生了厭煩,致使高職院校的英語水平一直處于下降的趨勢。
2.高職英語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傳統。在高職院校中設立英語教學這門課程真正的目的并不是對英語知識學到的多少,其一,英語已經成了我國的第二大母語,學好英語會方便于與外國朋友的交流探討,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是學生必學的一門課程。其二,也是最為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讓他們順應現代的社會發展需要,為未來的工作中打下基礎,便于他們在職場上的運用,加強我國與國際方面的交流,進一步地提高了學生的社交能力。在英語教學中大多數教師會選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一書走天下,在滿堂課程中將語法和詞匯等一腦門的進行講說,把教師講的滿頭大汗,學生就只是刻板地聽著,最后老師講完了,學生一句都沒聽懂,有時學生會面臨這種枯燥乏味的課程還出現打盹的現象,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不僅沒有使學生在英語方面有所收獲,還不會有效的鍛煉學生在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針對這些問題教師應該制定出新的教學方法,從多方面進行改良創新,加強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進行演說,教師進行指導,進一步鍛煉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進而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3.教師團隊的教學質量水平有待提高。根據高職院校學生數量的不斷增多,對教師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所以導致招聘教師無法達到示范性學校教師的標準,無法確保教師教學的質量水平,一些教師根據自身的知識水平和教學經驗不足,在新任的崗位很難做到及時地調整,很難實現英語課程內容和專業課程無法進行銜接,由于高職院校教學任務的繁重,沒空余的時間進行自我進修和培訓,無法確保給學生帶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所出現的問題的解決方法
1.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積極創新。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在課堂上一直處于被動狀態,導致學生沒有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國家專門提出“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的教育觀念,教師要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并轉變課堂角色,通過自主、合作、交流的方式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在課堂的活動中,教師要起到引導的作用,幫助學生進一步的提高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
2.組建高質量、高水平的教師團隊。俗話說:“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也是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的繼承者和傳播者。”教師工作不單單要教書育人,還要與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有責任、有擔當的各類高素質實用人才。在高職院校內,一名優秀的高職英語教師,不但要定期地對自身所學知識進行進修,還要定期的總結,及時找出自身的問題加以改正,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高職院校還應該加強建設高質量高水平的教師團隊,有效地開展對高職英語教師的專項培訓和講座,進一步對教師進行考核,只有強有力的教師團隊才會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多次開展教師在英語方面的活動,比如:舉辦教師的英語演講比賽、英語口語技能大賽等。
三、結束語
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學校應該注重加強高職英語教學,最大化提高高職英語的教學質量,針對高職英語教師來說,充分認識到最積極在教學中的不足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加以改正。掌握自己學生的學習基本情況,對癥下藥,提倡與學生進行溝通,查漏補缺,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多方面改變教學方法,有針對性地進行難點攻克,加快學生掌握實質性的英語知識,將其應用到現實生活中,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展,為國家培養全方位的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黃希,王穎.高職旅游管理專業英語課程教學中的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2(01):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