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武漢某職業學院為例,調查了混合式學習模式下高職學生ESP線上學習的現狀,分析了可能影響在線學習效果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應的改進建議和措施。
【關鍵詞】線上學習;高職;混合式學習
【作者簡介】袁智英(1972-),女,回族,湖南常德人,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外語教學法。
一、引言
混合式學習模式是以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工具,將傳統的面對面學習和在線學習結合起來的一種學習方式。混合式學習突出了二種學習的優勢,是當前一種廣受關注和歡迎的學習模式。專業英語(ESP)的很多課程在運用混合式學習模式,在這種學習模式下學生的在線學習情況究竟怎樣?為此我們進行了調查。
二、研究對象、內容及方法
1.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為武漢某職業學院軟件工程專業2017級2個班的學生,共計85人。 2.研究內容。以混合式學習模式下IT職業英語課程的線上學習為背景,調查學生以下方面的情況:學習者的英語基本狀況、線上學習的實施情況、在線學習過程中的相關因素調查,包括學習任務的難易、網絡環境、平臺的評價、學習過程的監控情況等。3.研究方法。調查采用的是問卷法和訪談法。問卷共發放85份,回收83份;訪談采取隨機抽樣的形式,每個班各抽取5人,共10人,回答2-3個問題。
三、調查分析
1.調查對象的英語水平情況。調查顯示,高考入學時學生的英語成績超過90分(總分150)的僅占12.2%,分數在40分以下的約占13.6%,41-89分的約占74.2%,這表明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較弱。2.在線學習的實施情況。問卷顯示,學生在使用互聯網時,花費時間最多的是社交聯絡和休閑娛樂,其次才是網上學習,說明調查對象缺乏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控力。調查還發現,46.7%的學生會利用閑暇時間2-3天自主在線學習1次,48.2%的學生7-15天自主在線學習1次,38.1%的調查對象每次在線學習時間低于30分鐘,47.7%的調查對象每次在線學習時間為30-60分鐘,表明學生自主在線學習的頻率低、時長短。3.在線學習過程中的相關因素調查。對于教師布置的ESP在線學習任務,16.1%的調查對象認為很難,有51.4%的學生認為可以接受, 32.5%的認為不難。調查顯示最受歡迎的任務是視頻、圖片、基礎性的實操類,說明學生們對于形象的、直觀的任務更能維持興趣。在對網絡環境的調查中有26.3%的學生對校園網速不太滿意;在對平臺的評價上,有32.9%的受訪者認為平臺建設有待完善。調查還顯示,當教師對任務監控較為嚴格時,完成得較好,表明學生自主學習和自我監控學習進程的意識不強。
四、結果
本次調查反映了在IT職業英語課程混合式教學中學生在線學習的以下幾點現狀。1.學生基礎弱。2.學生習慣傳統的學習方式,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學習的主動性和持之以恒的精神。3.在線學習的內容上,學生趨于較為直觀、生動、跟日常相關的材料和題目。4.網絡環境有待改進,網絡平臺和資源建設有待加強。
五、建議
針對調查現狀,建議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轉變角色。學生要轉變思維,改變習慣,要善于利用網絡資源和平臺,探索學習、成為學習的主導者。教師也要扮演好混合式學習中應有的角色,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制定合理的目標和計劃。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基礎和水平、課程安排及教學實施方案,有針對性地制定在線學習的總目標和階段性目標,同時鼓勵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制定較為規律和明確的學習計劃,使學生在每個階段落實具體的學習內容,避免學習時的盲目和慌亂。
3.調整在線學習的內容和形式。在線學習中,教師還可結合教材,補充一些英語基礎知識或讀寫技能,并將這些內容和要求具體化。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點,可以多采用一些圖片、視頻類的材料和題型,讓學生主動參加討論,表達見解,完成任務,增加學生學習的獲得感,堅定學生學習的信心。
4.完善在線學習的監督和評價機制。在制定學習計劃時,建議師生將計劃添加到手機的日常安排中,督促自己按時按計劃完成學習,并定期總結,提出疑問,討論解決;教師在平臺發布任務時將要求具體化,在后臺定期查看學生的在線學習情況并做記錄或通告,并提出建設性意見;讓學生參與自評和互評,教師點評;改進評價機制,將在線學習情況與學業成績掛鉤,以提高學生在線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度。
5.加強ESP課程的網絡平臺建設和資源建設,改進網絡環境。改進平臺中的不足之處,充分利用不同應用及平臺的功能,為學生的在線學習提供便捷的服務;在資源建設上,可以提供或補充更多、更貼近職場情境和教材的資源。改善網絡環境,增強網絡的穩定性和流暢性。
六、結語
ESP教學中,學生在線學習的落實十分重要和必要,要改變當前的狀況,提高學習效率,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只有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在線學習中的問題才會一點點變少,課堂效率才會逐步地提高。
參考文獻:
[1]李崎瑞,姜華.混合式學習模式的初探[J].魅力中國,2019(1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