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梅
【關鍵詞】 學前教育;幼兒;個性發展;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 G6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2—0044—01
一、學前教育和兒童之間的關系
在基礎教育中學前教育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終身教育的萌芽階段,順應了兒童身心健康正常發展的需求。主要是指以兒童發展規律為前提,其影響性會超出家庭因素、遺傳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具有較強的綜合性。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學前教育等多個方面的教育內容。而幼兒階段是想象力、好奇心以及求知欲等的重要形成階段,能促使其形成健康的性格,對幼兒個性發展會起到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需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認真做好學前教育工作。
二、學前教育對幼兒個性發展的重要性
學前教育涉及范圍非常廣,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智力教學等等,往往會影響幼兒的一生。再加上學前教育中幼兒年紀普遍不大,具有較強的可塑性。若教師注重學前教育,做好有關工作,可以實現幼兒個性的全方位發展。
1. 推進綜合全面發展,為個性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幼兒最早和社會接觸的階段就是學前階段。這個階段幼兒對社會的認知能力處于迅速發展階段,教師必須要及時抓住該時期進行培養,從智力開發以及個人表達等多個層面真正實現幼兒的綜合發展,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例如,在學前教育中可開展游戲教育,使幼兒在游戲中更好地體現個性發展。大多數幼兒都有較強的依賴性,游戲中很有可能會由于沒有尋找到自己的朋友而傷心地哭起來,教師在該情況下必須要積極鼓勵幼兒敢于面對挫折,依靠自身的努力解決問題,這樣才可以讓幼兒在下次碰到同樣的問題時學會獨立思考并解決問題。
2. 學前教育對幼兒社會認知能力發展有重要意義。社會認知能力主要是指人們對社會有初步接觸后,對社會中的事物有一些了解,并且在人際關系方面有了良好的基礎,方便明確目標時能夠對本身進行正確的定位。大量的研究結果顯示,在6個月時兒童社會認知能力已經開始發育,在1歲到2歲時快速發展。因此,在學前教育的重要階段,應該重視兒童每個方面的培養,讓他更加易于接受外界的各種新鮮事物,促使幼兒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觀。
3. 實現幼兒的性格培養,促進幼兒健康人格發展。幼兒性格養成的重要時期是幼兒階段,而對于個人而言,好的性格能夠受益終生。幼兒園教師應該牢牢抓住該階段開展教育工作,準確把握幼兒心理有可能出現的變化,重視幼兒情感認識的培養,耐心引導幼兒形成健康的人格,使幼兒具有自身的想法及獨特個性。教師在教學中還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因材施教,保證所有幼兒都可以得到全方位的發展,獲得健康的人格。例如,對于一些性格內向的幼兒,教師可以引導他們變得越來越勇敢;對于一些性格外向的幼兒,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認識越來越多的朋友,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甚至可以嘗試讓性格外向的幼兒帶動性格內向的幼兒,從而真正實現多種教育目標。
4. 學前教育對幼兒情緒控制發展有重要的意義。一個人情緒駕馭的黃金階段是幼兒階段,幫助幼兒形成最基本的情感調控能力是學前教育中情感教育的主要內容和必要課程。主要是指讓幼兒受到教育環境的陶冶以及教育的指導,使他們可以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學會體驗學習生活、感悟環境,而且做出合理的反應,使幼兒從學習中熟練掌握控制情緒的能力。
5. 學前教育為幼兒個性全方位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圍。在漫長的時間內始終保持一種含穩定的心理素質的綜合,就是個性。一個人是否具備好的個性將會影響其將來的人生發展方向,而人的萌芽階段就是幼兒階段,也是個性發展形成的重要階段。在該階段不管是自我情感還是性格都會獲得迅速發展。相對而言,個性有塑造的機會。學前教育主要是在把握幼兒個性發展的重要時期綜合多個因素為促進幼兒的個人發展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
總之,在幼兒個性發展中學前教育會起到重要的作用,它讓幼兒個性的發展和成長成為很大的可能,為培養幼兒良好的性格創造更多的條件。因此,幼兒園教師需要注重學前教育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在教學中積極探索創新,提高教學水平,為我國培養人才做出重要的貢獻。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