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霞
【關鍵詞】 小學語文;作文;個性化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2—0058—01
隨著時代的發展,小學作文教學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和變化,那種“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已經受到了沖擊和摒棄。從學生的作文看,不但思想新穎,寫作的視角、素材也有了不同的變化和創新。但不能否認的是,小學作文教學在改革變化的過程中,教師過于強調素質教育對學生個性的發展,在作文教學中一味地追求個性、創新,以致于失去了創新的原則,成了“為創新而創新,為個性而個性”的教學,導致課堂上出現兩種情況,一是教師用華而不實的個性化教學方法,給學生傳授所謂的個性作文、個性寫作;二是學生在作文練習中,要么為了追求個性而個性,失去了原則,寫出了假大空的作文,要么是千奇百怪、天馬行空的所謂的作文,使作文個性化教學沒有真正發揮它的作用,也讓學生在亦步亦趨中迷失了方向。鑒于此,本人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略談幾點自己對小學作文個性化教學的認識與嘗試,與大家分享。
一、什么是作文個性化教學
個性,顧名思義就是與眾不同,是個體在社會實踐中表現出來的思想、行為。那么,作文個性化教學就是教師個性化教學和學生個性化學習的結合,是尊重教學主體和客體個性,關注學生情感、思想和需求的一種教學方法和模式。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進行個性化教學,既要從個性的多層次上去發現教學的切入點和契合點,又要從個性的自由發揮中突出教學的特長和特點,還要注意個性的創新,用獨特的、能吸引學生注意力,能激發學生作文興趣的教學方法進教學設計,掌握課堂教學過程,讓學生在教師個性化的教學氛圍中,自由發揮,放飛想象,給學生充分、自由的空間,提高他們創作的熱情和激情,從而培養學生個性化學習的習慣,使學生寫出具有真情實感、個人特色的作文來。
二、小學作文個性化教學的策略
1. 著力培養學生興趣,促進學生個性創作。對于小學生來說,興趣比什么都重要,有了興趣他們對任何事物、知識都會進行主動探索、獲取,無形中得到知識積累和素質提升。尤其作文寫作,需要寫出新穎、寫出情感等,興趣就更顯重要。所以,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個性化教學中,首先要考慮對學生興趣進行培養,要讓學生產生想寫作文的需要,他們才會在作文學習、練習中,主動、積極地進行探索,提升自己的創作能力和作文水平。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采用以新激趣法、以美激趣法、以奇激趣法、以情激趣法等,來引導學生進入快樂、有趣、新穎的作文天地,從而快樂學習作文,寫出具有個性、真情的作文來,真正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和作文水平。
2. 凸顯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自主作文。作文是語言的另一種呈現方式,語言又是學生的思想體現,更是學生認識世界、認識自我以及個人情感和經驗的呈現。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自主的權利,減少對學生寫作思想的束縛和誘導,要鼓勵學生大膽地、自由地進行表達和創意,抒發自己的情感,寫出具有個性的作文來。如,在作文練習中少給學生固定的命題,讓學生自由選擇寫作的內容,自主擬題、自主選材、自主表達、自主構思等,切實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讓學生在自愿、自主的情況下,寫出真事、真情、真話,才能徹底避免千篇一律的作文出現,也才能無形中培養學生創作能力,激發潛能。
3. 讓作文與做人同步發展,寫出真情實感。“做真人,寫真文”是作文個性化教學的核心理念,也是作文教學中人文思想的綜合體現。在作文教學中,避免學生寫千篇一律的文章,寫假、大、空的內容,那就要讓學生的為人處事與作文同步發展。作文可以復制,做人不能復制,在作文教學中如果教師能結合自己個性化的作文教學,讓學生在作文中寫真話、寫實情,他們的作文就不可能出現重復,出現類似的、同樣的內容。小學生正處在成長、發展的關鍵階段,在教學中引導他們做人與作文同步發展,是教育教學的根本,也是作文個性化教學的主要途徑。
總之,作文教學既承載著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重任,也承載著育人的主要任務,所以,要想讓學生寫出真實的文字,表達真實的情感,就要人與文結合起來,避免片面、虛假,同時發揮學生個性,提高學生的個性創作,實現作文個性化教學的目的。
(本文系2017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隴原名師”專項課題《小學作文教師的個性化教學探究》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7]MSZX184)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