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標要求在教學中應當將語言與技能科學的結合在一起,要求學生能夠將語言作為一種功能來學習,從而實現語言的實踐性。這就形成了應試教育,使許多高中生無法真正的使用英語,合作學習就是幫助學生進入英語實踐的一種渠道。
【關鍵詞】高中英語;合作學習
【作者簡介】尚小茹,山西省永濟市涑北中學。
我們知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總是會出現各種問題,更多的時候也教師也是為了完成任務而教學,這種教學方式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更無法幫助學生在實踐中應用。合作學習會在鞏固教學成果的前提下,幫助學生提高實踐能力,也會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前提下主動的學習英語。
一、合作學習的必要性
新課改要求教師能夠指引學生完成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學習,并在學習中能夠對學習的內容進行情感策略性的調整,不但實現教學任務,還能夠保證學生學習的積極態度。新課改要求教師能夠轉變自身的傳道授業解惑的教書形象,還要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的學習扮演促進者、研究者、引導者的角色,要求教師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與課堂的主人,這時教師就應當更改傳統的教學觀念,從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習方式為主。
從傳統的英語教學來看,英語教學方法弊端較多,大多數的傳統課堂教學都是教師主宰課堂,學生被動接受,以多記筆記為主。教師照本宣科,學生跟學跟練,死記硬背,課堂上老師要求學生圍著教師與習題轉,不但對學生缺乏關懷,學生的主體性發揮也不強,更無法提及合作學習。尤其是高中教學注重教學的結果,其過程并不重視。在師生關系上并沒有出現民主和平等的現象,缺少民主觀念氛圍,大部分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參與,積極性不高,創新能力無法得到有效的培養更別說實踐,在這一現象下的英語教學會出現,學生實踐的時間少,涉及面窄的現象,使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
二、合作學習的特點
1.公平競爭氛圍較強。由于合作學習的主要模式是小組內的幾個人討論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在這一過程中,不應該只講合作或只講競爭,而是應當將合作與競爭相結合督促著學習的過程。因為競爭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都是一種促進學生進步的良好現象。在合作學習中,競爭不但可以推動學生的學習機制,而且還能將個人的競爭演變成小組之間的競爭。合作學習是一種能夠促進每一個學生進步的教學模式,也是小組合作的主要要求。在小組合作過程中,組員形成了競爭的格局,會使整個評價的重心由鼓勵個人達到大家合作的目的,最終會使整個班級的學生都受到鼓舞,形成互相促進提高的良好的效果。
2.有效的角色轉換。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進行角色互換。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學生只能作為被動地接受的角色學習,而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也可以分享作為領導的角色討論問題,這種角色轉變是幫助學生由被動的學習轉換主動學習的有效的方式,原來由教師的主教轉換成現在的學生主學的主動學習局面,學生學習要學會教,還要學會與他人溝通與交流,將自己的思想與對知識的認識進一步的深化與升華。這一角色的轉變不僅僅可以幫助學生解決許多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還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英語教學中促進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1.小組成員的分配要合理。小組成員的分配是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功能為主要前提。因為只有合理的分配合作小組,才可以讓學生能夠在合作學習過程中,不但能夠體現合作的手段,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小組合作成員的分配要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學習能力、智力、性別、心理素質等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考量,然后按照“異質同組”的原則進行分組,每個小組可以分4-6人,其中要有一名優等生,2-3名中等生和1-2名學困生,這樣不但能夠保證小組成員之間的差異性與互補性,還能夠展開多個小組之間的公平競爭。教師在分組的過程中,應當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組織,形成積極性的教育資源,從而實施動態分組教學,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有效的人員調整,從而保證小組之間學習的活力與推動性,增強小組學生合作的凝聚性。
2.明確合作小組成員的責任。確定小組成員的責任就是要明確每個人的作用。讓每個學習小組的成員,不但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還要幫助他人進步,要對小組內的其他同學學習負責,其中組長就是小組學習活動的組織者與教師的助手,成為教師與其他小組形成學習的紐帶,因此小組組長是非常重要的人選,直接關系到小組學習的活力,同時小組長可以分為輪換制,讓每一個小組成員都有鍛煉和展示的機會。在小組學習過程中,可以設一名小組長,一名記錄員,一名匯報員和一名操作員等等。在小組責任分工后,應當教師就應當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分工中每一個同學擔任的角色,同時適當的調整和輪換。從而增強學生的責任感與學習的積極性。
四、結論
因為英語教學是一項語言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拋棄傳統的“一言堂”教學模式,而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學生參與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小組合作,合作學習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實踐能力,讓學生的英語學習不再是啞巴英語,而是能流利地說出來。
參考文獻:
[1]朱霞云.高中英語合作學習探究性任務的設計[J].教學與管理:中學版,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