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少義
【關鍵詞】 農村;初中;體育教學;現狀;改進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2—0144—01
在倡導素質教育的實踐中已證明,素質教育也需要借助于考試手段,其目的是使考試服務于整體素質教育,促使學生全面發展,但必須要有完善的考試制度、內容和方式作保證。因此,受中考壓力影響或者受相對單一的教學方式等因素影響,現在初中生對體育課程的認識不夠,對體育的熱情在不斷下降。正因如此,在全面實施教學改革之下,發展農村學校體育是我國整個體育工作的戰略重點,學校必須要求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下面筆者就現階段農村初中體育教學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農村初中體育教學現狀
1.體育課程的授課方式比較單一。初中的學生正處于青春發育期,有蓬勃的朝氣,渴望親身體驗實際課程活動。但是現實往往很殘酷,直到現在農村大多數學校的體育設施和教學設備還是根本滿足不了體育教學的要求,有的學校只有一些陳舊的傳統的簡單設施,甚至有的學校根本就沒有體育設備。即使是上體育課,也大多都是跑步、跳遠和自由活動。這些體育教學方式單一枯燥,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缺少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科目,導致學生對體育課不感興趣,從而致使體育教學效率下降。
2.體育教師缺乏,教學觀念陳舊。在初中教學中體育課本來就屬于薄弱的教學科目,再加上缺少足夠的體育教師,就會直接影響到體育教學的質量。因為大多數學校至今仍然太過于重視文化課的教育,忽視了體育課,使得體育教學變得無足輕重。
3.在體育教學中,體育課程時間安排少。雖然目前各個學校都在積極響應國家的體育課改政策,但是由于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仍然忽略對初中學生個人身體素質的提升。農村學校的體育課程一般一個星期安排兩節課時,甚至有的學校只安排一節課時。而且即使是體育課堂時間,也經常發生被別的學科教師占用的現象,這也就間接導致了體育教師的不負責任。
二、改進農村初中體育教學的方法
1.體育教學課可采用合作性教學方式。在體育課堂中采用合作教學有助于加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互助,逐漸提升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對所學體育知識的實踐和研究,加深他們的體育技能。例如在學習打籃球的課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教師首先表演一系列的發球、傳球、上籃動作技能,然后讓幾個學生輪流進行練習。在學生練習和觀摩的同時,加深他們對打籃球技能的認知,還可幫助學生發現一些新的上籃技巧和傳球手法。通過一系列的相互練習、相互合作,可以使學生的體育技能得到根本性的提升。
2.進行分層次教學。初中學生由于處在身體發育差異比較大的年齡段,每個人的身體素質和特長愛好都有所不同。尤其是在性別方面明顯突出,男生和女生無論身體素質和生理結構都差異明顯。比如女生更喜歡柔性一些的體育活動,有體操、跳遠等;而男生大多則比較喜歡劇烈運動的活動,有打籃球、單雙杠等。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除了要因材施教外,還要針對學生的興趣愛好、身體素質、技能特長來分層次地教育學生。可以通過學生的差異來設計不同的體育課節目,對他們的訓練強度也要適當調整,以便每個學生都能夠通過學習體育來實現強身健體、掌握技能、解放思想的目標;也可以通過一些適當的體育游戲來深化他們對體育技能、體育知識的認知。
3.在體育教學中大量使用游戲。體育教學不僅可以鍛煉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心放松,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性,促進學生智力發展。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適當地開展體育游戲,更有益于通過游戲活動激發初中生的體育興趣,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身心得到放松,激發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實現體育課堂的預期教學效果。
4.加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任何一種活動的發展都離不開物質的大力支持,對于體育文化建設而言也是如此。因此學校要豐富校園體育健身設施,為學生提供各種不同的體育器材,滿足他們不同的需求。同時,在中學校園里要營造一種積極參加體育運動、珍愛生命、珍愛身體的氛圍。體育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念,營造積極、和諧的體育文化氛圍,豐富體育文化活動形式,加強制度建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