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摘 要:新課標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學面臨著不小的挑戰,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并且能夠學以致用,是每一位物理教師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在考慮學生成長情況的基礎上,就如何有效展開初中物理教學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新課標;物理;實踐
眾所周知,物理是一門重視實踐的學科,同時要求學生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而且物理的知識比較深奧和復雜,學生在接觸和學習的過程中,常常感到十分吃力,所以探究如何有效展開物理教學,對于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
一、樹立信心,讓學生認識物理
很多初中生在學習物理時,覺得知識枯燥乏味,并且十分生僻,所以對物理的學習失去了興趣,也就是心理存在障礙,在接下來的學習中,不斷偏離學習的主題,久而久之,喪失了學習的信心。鑒于此,初中物理教師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物理這門學科,減輕學生的壓力,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感到快樂,從而形成良性循環。一方面,教師可以從教材入手,對教材的內容進行分類,因為現行教材與傳統的教材相比,無論是內容、結構還是難度,都有了不小的變化,所以教師要合理制訂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合理分配教學資源,并且把握教學節奏。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從課堂入手,通過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要分析學生的問題,并且及時進行解答,只有消除了學生心中的疑惑,才能掃清學生學習的障礙。另外,物理知識十分抽象,一些知識點學生很難第一時間理解和消化,教師需要反復進行講解,并且讓學生溫故知新,但是興趣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行為多加鼓勵,表揚他們的每一次進步,這樣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1]。
二、注重思考,讓學生發現物理
初中物理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需要充分重視每一名學生,并且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初中生的記憶力比較好,但是理解能力較差,對于一些概念和公式,無法真正地消化和吸收,所以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讓學生主動去思考,創設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展開討論,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主動性。比如學習水的狀態這部分內容時,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讓學生展開討論,然后總結觀點,這樣可以從整體角度對學生的情況進行評價,發現學生的不足之處,而且初中生的好奇心比較重,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現實中的問題,比如向學生提問:木頭和輪船都能夠浮在水面上,但是它們的材料不同,為什么結果一樣?這樣可以讓學生對浮力展開思考和探索。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設置問題時,要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并且貼近實際生活,這樣能夠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比如摩擦生熱這部分知識,一些學生缺乏實際生活經驗,對于這一情況不是十分相信,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將小木棒放在紙上快速滑動,從而產生火花,這樣能夠讓學生真正理解摩擦生熱的原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時,要讓學生勤于思考,敢于質疑,通過良好的互動,讓學生掌握知識的本質,而且相互討論,可以集思廣益,取長補短。
三、豐富實踐,讓學生熱愛物理
從認識物理到發現物理,是一個量變的過程,而從發現物理到熱愛物理,是一個質變的過程。在過去的物理教學中,由于受客觀條件的限制,物理教師只能通過黑板和道具進行教學,學生對于知識的印象不是十分深刻,而新的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十分迅速,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向學生播放一些物理動畫和視頻,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更為重要的是,教師要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因為我國初中生普遍存在高分低能的情況,也就是理論知識的基礎比較好,但是在實踐活動中無法靈活運用。為了改善這一情況,需要教師豐富實踐活動,充分利用現有的條件,讓學生動手制作一些實驗,或者是搞一些富含物理知識的活動,比如讓學生觀看升國旗的儀式,然后分析定滑輪和動滑輪的區別和各自的作用。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需要做好評價工作,并且靈活運用評價方法,不以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還要考慮學生的課堂表現,而且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教師要多加指導,規范學生的行為,避免出現危險事故,讓學生消除對物理的恐懼心理,并且在實踐中收獲喜悅,只有學生在實踐中獲得了成果,并且取得了進步,才能更深刻地認識物理的魅力,從而熱愛物理這門學科。
綜上所述,新課標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師在展開教學活動時,需要從學生角度出發,讓學生正確認識物理,解決學生心中的疑惑,讓學生對物理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且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并且豐富實踐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的能力。
參考文獻:
施燕.新課標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學新思路初探[J].華夏教師,2016(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