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資學院 北京 101149)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我國商業銀行的金融業務也不斷多元化,從過去單一的銀行業務發展為銀行、保險、證券、信托、投資基金、租賃等多種業務相結合,滿足了社會各界對金融服務的需求。各商業銀行逐漸從傳統的存貸款業務為主轉變為資產業務、負債業務、中間業務多方向全面發展。在業務多元化的過程中,很多創新型的金融產品也隨之誕生。
負債類金融產品的創新主要體現為一些特色儲蓄業務的產生,如可轉讓支付命令賬戶、大額可轉讓存單等。資產類金融產品的創新體現為資產證券化以及貸款種類的增多。中間業務類金融產品的創新主要體現為支付結算、現金管理、資金托管等創新業務的開展。
我國的商業銀行金融產品較少且相關的衍生品還在開發的初級階段。但隨著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加劇,金融產品創新越發重要,儼然已經成為其競爭重要砝碼,將會逐步成為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的組成部分。
我國金融產品創新以吸納模仿為主,單一的創新產品使我國金融創新產品在定價方面難以拉開差距,而多進行關于產品產量的競爭而不是核心技術競爭。這也使我國商業銀行的金融創新產生了“溢出效應”即較大的正外部性,說明隨著市場上金融創新產品、業務的增多,其創新的成本越來越低。
未來金融創新的發展一定會具有越來越高的技術含量與原創性,這將使我國的金融產品多樣化進而出現以金融產品或服務創新的差別為前提的價格競爭,價格競爭將面對價格與成本的抉擇,商業銀行將會根據獲利情況進行權衡。
綜上所述,我國商業銀行對一些易模仿的較低端理財產品需進行產量競爭,對于一些具有真正意義上創新的產品,尤其是針對客戶需求的服務創新方面,將會掀起價格競爭。先動優勢雖然明顯但卻難以維持,因此如何針對不同產品處理好產量或價格競爭的關系才是銀行所需關注的重點。
本節主要基于雙寡頭模型,分析商業銀行在金融創新中的產量競爭和價格競爭,并得出相關結論。
商業銀行的金融產品創新能力越發重要,未來一定是其核心競爭力,有助于延緩互聯網金融對其沖擊,甚至使商業銀行的競爭脫離價格戰而產生差異產品以獲得更高收益。雖然我國的利率管制的開放剛剛開始,定價權還沒完全交到金融市場中,大部分金融產品處在一個沒有脫離價格的金融創新競爭,但也有一部分產品有極強的個性與原創性。這就產生了兩種分析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競爭的方式。
本文針對兩種情況建立兩個博弈模型,假定市場中有兩家銀行在進行金融創新,因為金融創新是一個典型的寡頭競爭,所以雙寡頭模式分析有利于簡化該模型。而金融產品則是金融創新最后的產物,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使信息流通非??焖?有些金融創新的技術領域很難產生壓倒性優勢,所以模型一假設它們都可以生產出近乎相同的金融產品,且很容易被模仿,所以該模型以金融創新產品的產量競爭來進行分析。而有些金融產品創新蘊含高新技術,產生了產品差別,所以模型二將以金融產品的價格競爭來進行分析。
1.博弈模型一的假設

2.博弈模型一的建立與求解
根據以上博弈模型的假設,可得到商業銀行面臨的利潤函數為
將商業銀行A、B的利潤最大化等式聯立方程

3.博弈模型一的結果分析
本研究根據基礎的古諾模型,考慮到創新成本,并認為金融創新存在“正外部效應”,來討論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競爭的均衡點。
根據各種假設,可以得到商業銀行的邊際利潤和均衡解E,商業銀行通常會有兩種調整產量的策略。
(1)根據邊際利潤來調整,當邊際利潤大于零時增加產量,當邊際利潤小于零時減少產量,將其稱為“近視眼”策略。
(2)根據均衡點來調整,當邊際利潤等于零時的產量確定為未來產量,將其稱為“自適應”策略。
對于策略(1)而言:邊際利潤與需求函數中的a正相關,與需求函數中的b負相關,與產量q1、q2負相關,與自身成本ci負相關,與所受“外部效應”影響ni正相關。
對于策略(2)而言:均衡點與需求函數中的a正相關,與需求函數中的b負相關,與自身成本ci負相關,與對手成本正相關,但受自身成本的影響較大。與所受“外部效應”影響ni正相關,與對手所受“外部效應”負相關。
1.博弈模型二的假設

2.博弈模型二的建立與求解
根據以上博弈模型的假設,可得到商業銀行面臨的利潤函數為
將商業銀行A、B的利潤最大化等式聯立方程

3.博弈模型二的結果分析
本研究根據基礎的雙寡頭模型,考慮到創新成本,并認為此金融產品創新不易被復制模仿。
根據各種假設,可以得到商業銀行的邊際利潤和均衡解E,商業銀行通常會有兩種調整產量的策略。
(1)根據邊際利潤來調整,當邊際利潤大于零時增加價格,當邊際利潤小于零時減少價格,將其稱為“近視眼”策略。
(2)根據均衡點來調整,當邊際利潤等于零時的價格確定為未來價格,將其稱為“自適應”策略。
對于策略(1)而言:邊際利潤與需求函數中的a正相關,與自身成本價格相關性參數ki負相關,與自身定價負相關,相關性受參數b影響,與對手定價正相關,相關性受參數a影響。
對于策略(2)而言:當c2>4b2時,均衡點與自身成本價格相關性參數正相關,與對手成本價格相關性參數負相關,與參數a、b、c均負相關;當c2<4b2時,均衡點與自身成本價格相關性參數負相關,與對手成本價格相關性參數正相關,與參數a、b、c均正相關。
第一,商業銀行進行金融創新產品產量競爭時,可以采取“近視眼”或“自適應”兩種策略調整產量,一般多采用“近視眼”策略。
第二,“自適應”調整競爭策略對市場的競爭復雜性影響顯著,需要更多宏觀政策與市場監管和風險控制等的完善,才可以達到均衡點。
第三,商業銀行自身應該努力降低創新成本,同時完善自身制度以適應市場外部環境,以增加“外部效應”對自身的影響。例如,合法借鑒市場已有的金融創新產品,對自身的核心創新產品進行一些保護等。
第四,從外部環境來看,應鼓勵多創新,同時提供相關支持政策,使商業銀行有效規避金融產品創新的技術風險、商業風險和市場風險,以更接近市場的均衡。
第一,商業銀行進行金融創新產品價格競爭時,同樣可以采取“近視眼”或“自適應”兩種策略調整產量,一般多采用“近視眼”策略。因為邊際利潤表達式與成本的關聯比較直接。
第二,“自適應”調整競爭策略對市場的競爭復雜性影響顯著,受對需求函數的把握程度、市場透明度、市場監管是否完善,整個金融體系的發展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影響。
第三,提高商業銀行自身的研發能力是關鍵,商業銀行應該努力優先研發出市場需要的產品以盡量避免對手模仿后與其進行產量戰或價格戰,同時多進行市場調查和盈利分析,權衡創新成本與收益之間的關系,以得出創新后是否有足夠利潤空間彌補高端創新產品的高成本。
第四,商業銀行還會有一種策略,選擇合作,共同定價為p,將兩家利潤函數加起來求得均衡解,這很可能會提高市場效率,但其并不是各自的納什均衡解。由于篇幅有限,在此不再做模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