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純(重慶醫科大學體育醫學學院 重慶 400331)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9月10日第34個教師節全國教育大會上做了重要發言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全面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堅持立德樹人,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推進教育改革,加快補齊教育短板,教育事業中國特色更加鮮明,教育現代化加速推進,教育方面人民群眾獲得感明顯增強,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加快提升,13億多中國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全面提升。怎樣將高校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與體育課程結合起來,成為了新時代一個既創新又具有挑戰的問題。
(1)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優先發展教育,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教育體系,辦好人民滿意之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
(2)全面貫徹黨之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之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3)全面推進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把握教育發展階段性特征,堅持以人為本,遵循教育規律,面向社會需求,優化結構布局,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
(4)習近平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重要講話精神。
(1)通過體育類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感受體育文化的魅力,體育精神品質所在,習得積極向上和完全拼搏,善于表現自己的精神,陶冶情操、發展個性、持續最佳學習狀態,提高人文素養;
(2)通過啦啦操課程項目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啦啦操技能的基礎上提高審美,領悟音樂美動作美,形體美。掌握啦啦操運動項目的團隊協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積極向上,相互鼓勵,協作配合逐漸養成良好團隊協作的行為習慣,初步構成健全的人格,熱愛生活中一切完美的事物;
(3)通過啦啦操課程課程的學習,在課堂中將有助于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水平,適宜結合啦啦操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融合進來,發展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豐富精神生活,實現全面和諧發展。
作為啦啦操運動項目的核心,是伴隨啦啦操運動項目開展至今所強調的,因為啦啦操是團隊性的運動項目。人數在6-36之間,其中主要的技巧和舞蹈啦啦操項目都是屬于人數多的比賽項目。在一致性的要求上要較其他各個項目都高,因此,團隊精神顯得尤為重要。
作為一個體育藝術類項目具有人員的年輕化,而啦啦操起源就來至于為其他比賽項目助威吶喊,因此活躍的氣氛,帶動觀眾的情緒就需要積極向上的感召力,積極向上也成為了啦啦操項目的精神品質之一。
團隊項目在比賽中要達到較高的分數,就需要每一位隊員在訓練中處理好自己的問題和動作,啦啦操為扣分類項目也不是加分類項目,“水桶原理”使得全隊人員都要積極的幫助和鼓勵讓差的成員表的更好。
體育藝術類項目的自身特點要求對于運動員的審美提高有很高的要求,音樂美,動作美,著裝美,形體美等等。
思政政治教育融入啦啦操課程需要堅持的原則分別是:第一,現實性原則。充分思考運動項目特點及學生男女比例狀況,兼顧學校其它方面因素確立啦啦操思政課程開發目標;第二,基礎性原則。以全面發展學生,促進學科知識的相融合為目的,為學生體質和思想水平的提高打好基礎服務;第三,發展性原則。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發展,著眼于開發學生的潛力,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
構建組長負責制度,成為定期開展研究討論會議的負責人,融合校內外,專業內容,部門整體的管理機構,人員配備充分考慮學校職能部門,體育教師,思政政治教師等。體育教師主要負責體育課程內容合設計和實施,思想政治教師輔導員以及馬克思主義學院專家負責對思政素質教育的內容進行評估和建議,學校職能部門參與到課程的保障和協調。
課程設置保障組長、督導、成員其中組長負責啦啦操思政課程的設計、完善和修訂。保障課程的順利實施,收集學生反饋意見,做好課程開展的經驗總結和交流學習工作。督導:督導體育思政課程思想政治與體育課程內容的確定,課程實施,課程管理,課程審核等。成員:學習和積極參與啦啦操思政課程的制定過程,為今后體育藝術類課程項目推廣做前期準備工作,并未啦啦操思政課程獻言獻策。
啦啦操團隊文化建設課分組:將一個班約40人在第一節啦啦操團隊文化課程中進行分組,各組人數6-9人,因為人數太少或者人數太多都會影響團隊凝聚力的發揮。各組完成隊伍建設的內容選隊長、取隊名、準備團隊準備團隊自我介紹以及口號。
課程教學的貫穿:首先,團隊精神的體現,在隊長負責制的基礎上動作協調自主練習的過程中加強隊友之間的糾錯和幫扶。團隊集體展示中通過獎勵機制促進團隊凝聚力的感悟。其次,審美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生聽取音樂,領悟樂感,將動作和音樂相結合來發現音樂的沒。通過鏡子的糾錯動作,錯誤動作的示范,完整動作的示范展現動作美。加強學生形體和著裝的要求,提高學生的審美發展。最后,注重鼓勵和激勵學生對于動作表情的培養,引導學生獲得愉悅的心里狀態,排除消極的情緒。增加對于情緒管控的方法教育。
首先,校本教師針對學校已有的啦啦操課程資源,依據學生年齡特點、理解潛力等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在課程實施過程中發現思想問題,為人處事問題及時交流反思,不斷完善資料,豐富課程體系。其次,任課教師精心備課,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按時上好校本課,并及時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再次,每堂課以小組為單位,至少保障有一次獎勵和激勵的機會激發團隊精神,活動做到有目的、有準備、有記錄、有實效;每學期末考試增加對學生思想素質進步方面的評價對于具體體現了思想素質教育內容的同學表現給予加分。最后,學生可以對教師和啦啦操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內容進行適當的提出意見和修改的建設性意見,教師及課程組加強完善修訂。
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體育課程完美融合,張揚學生個性,構成學校特色,課程評價由任課教師擬定學科評價方案,教導處具體負責方案的指導審核及校本課程教師實施狀況的總體評價,評價注重多元化和個體化。
(1)對教師的評價注重過程性。
從教學準備、教學方式、教學態度等方應對教師的課程方案、課堂教學進行評價,主要依據原有教學大綱和學校課程評價體系進行展開。學校采用調查聽課記錄(20%)、檢查教師教學方案計劃及教案(20%)、教學聯席會(30%)、教學效果(30%)等方法督促落實。
(2)啦啦操思政課程學生學習狀況評價辦法。
學生上課出勤率評價,占學業總成績10%。課業完成狀況評價,占學業總成績的40%。包括平時上課聽講、學習態度、作業的完成狀況。體育思政課程內容體系,所以實現的團隊精神,積極向上,互助協作,審美提高四個方面各占10%合計40%進行評價。學生校本課程學業總成績按100分制進行計算。
體育思想素質教育課程既不是體育課堂上體育老師講馬克思主義更不是思想政治教育課替代體育課。而是利用體育自身的文化融合性將可行有趣的具有包容性的能夠提高學生思想素質教育的內容貫穿到體育課程中來。形成一個互利互惠互助互補的體育思政素質教育課程,使得體育課程具有出了促進身體健康之外的更具思想教育意義的特殊課程。啦啦操課程作為體育思想素質教育課做為第一批課程具有挑戰性也具有開拓性,任重而道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希望在今后的不斷發展中做的更好,在課程改革的道路上走的更快走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