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鋒 吳海燕
摘 要:霍蘭德職業生涯規劃理論產生于19世紀50年代末,并廣泛運用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中。但是,霍蘭德職業索引具有時代特征,隨著社會的發展,一些職業已經消失或逐漸消失。此外,霍蘭德職業規劃理論的運用也更加廣泛。隨著我國高考制度改革,為了使高中生清楚如何把未來的職業與大學專業相匹配,通過梳理霍蘭德職業生涯規劃理論的人格類型、人格特征、職業代碼以及職業索引,把職業與大學專業相匹配,以期使學生更清楚所選擇的大學專業是否是未來要從事的職業,同時使學生更加清楚地認識霍蘭德職業生涯規劃理論并加以合理使用。
關鍵詞:霍蘭德職業生涯規劃理論;職業代碼;職業索引;大學專業
中圖分類號:G647.38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33-0116-04
一、霍蘭德人格分類
霍蘭德職業生涯規劃理論是美國學者于19世紀50年代提出的,他認為每個人都具有個性特征,而個性特征又影響興趣愛好,不同的興趣愛好能夠影響職業選擇。自從該理論提出之后就迅速運用于全球各大高校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為大學生職業規劃提出指導性建議,使大學生能夠清楚自己的性格特征和興趣愛好。霍蘭德把人格分為六種類型,分別為實際型(R)、研究型(I)、社會型(S)、藝術型(A)、企業型(E)、常規型(C),并對該六種類型的人格特征進行具體解釋(如表1所示)。
二、霍蘭德職業代碼
由于個體是多種職業興趣類型的綜合體,在擇業過程中往往表現出對幾種職業同時感興趣,而單一職業傾向顯著突出的并不多見,所以對測評結果按照分數排列前三位的組合進行評價作為擇業的選擇因素。由此,霍蘭德對六種類型的組合編制了霍蘭德職業代碼,并對每種職業代碼適合的職業進行歸類,霍蘭德職業代碼(如表2所示)。
三、霍蘭德職業索引示例
每一種職業代碼都有對應的職業,總共有120種霍蘭德職業代碼,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不對120種職業索引一一展示,僅展示部分職業索引。眾所周知,實際型(R型)人格的人動手能力強,喜歡使用工具,善于與工具打交道,而不擅長與人打交道。以R型人格為例展示部分職業索引(如表3所示)。
四、霍蘭德職業理論的應用
由于霍蘭德職業代碼起源于19世紀50年代末,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職業已經消失,而有些職業已不適應21世紀的社會需求。霍蘭德職業規劃理論主要運用于大學生職業規劃,當大學生運用霍蘭德理論測評之后得出適合的職業,但是存在某些職業過時,無法對大學生進行準確指導。另一方面,目前國內高考制度改革,過去的文理分科考試制度導致部分高中生進入大學選擇了不感興趣的專業,大學畢業之后重新面臨職業選擇。而六選三新高考制度使高中生從高一開始選擇自己喜歡科目,從而選擇喜歡而且與自己興趣匹配的大學專業,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學生就業迷茫的問題。而高中生選科需要科學的指導,霍蘭德職業規劃理論很好地運用該領域,幫助高中生客觀理性地選擇適合的科目。目前,我國大學專業設置是按照教育部2012年公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執行,共12門類506個本科專業,但是霍蘭德理論的職業不能匹配現代的大學專業,導致高中生選擇專業時產生困惑。上述列舉的部分專業中的抄水表員、送報員、電梯操作工等已經消失;而保姆、漁民、漁網修補工、收割機操作工、搬運行李工人、公園服務員、救生員、建筑工人、鋪軌工人、門衛、理發師、房間清潔工、屠夫、鍛工、開鑿工人、出租車駕駛員、貨物搬運工、起卸機操作工、廚房幫手等職業在現代社會屬于藍領性質工種,并不需要通過高等教育學習。所以,霍蘭德職業規劃理論的職業索引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隨著時代的發展,職業也在不斷變化和更新。如何把霍蘭德職業索引與當代大學專業對應,便于高中生選擇合適的大學專業,盡早為未來的職業規劃做準備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本文通過對霍蘭德職業索引進行梳理總結,并結合我國教育部公布的506個大學本科專業,使每個職業代碼都有與之匹配的本科專業。以表3展示的13種職業代碼為例,與其匹配的本科專業(如表4所示)。
霍蘭德職業生涯規劃理論廣泛運用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以及企業從人崗匹配角度出發合理配置員工。隨著時代發展,霍蘭德職業生涯規劃理論應適應時代發展,并運用更多領域。本文以我國高考制度改革為基點,把霍蘭德職業生涯規劃理論運用于高中選科,使個體職業生涯規劃從大學提前至高中階段,使高中生更早了解自我,清楚興趣愛好以及選擇合適的大學專業,從而為未來的職業規劃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的論述主要有以下幾個目的:一是對于一些過時的職業重新評估,找到更符合現代發展的職業,使個體更加清晰未來的職業方向;二是把大學專業與職業相結合,使高中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專業并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為就業做準備;三是使個體科學運用霍蘭德職業生涯規劃理論了解自己的興趣、自己的性格類型,給予準確的自我定位,從而使自己的職業生涯更具有科學性及延續性。
參考文獻:
[1] ?凌文輇,白利剛,方俐洛.我國大學科系職業興趣類型圖初探[J].心理學報,1998,(1):78-84.
[2] ?《20個典型職業的調查報告》介紹[J].中國就業,2017,(2):44-45.
[3] ?童腮軍,王勤.大學生科系類別與職業興趣的匹配性研究——以上饒師范學院為例[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15,(5):91-95.
[4] ?張晶.霍蘭德職業興趣測驗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的應用[J].中國培訓,2016,(22):120.
[5] ?宋文瑐.基于霍蘭德職業類型理論的大學生職業興趣調查與分析[J].福建江夏學院學報,2016,(3):113-118.
[6] ?劉丹.淺析霍蘭德職業類型論的內容及應用[J].人才資源開發,2017,(22):133-134.
[7] ?閻衛東.職業生涯規劃原理與實務[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