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文虎
摘 要:我國央企境外投資體現出政策導向性強、規模大、期限長、標的集中的特征,帶來更大的風險。因此,其風險管理尤其重要。在梳理央企境外投資主要特征的基礎上,分析其主要面臨的政治環境風險、社會環境風險、匯率波動風險、財務運營風險、境外法律風險,并針對性地提出風險防控建議。
關鍵詞:央企;境外投資;主要風險;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F125.4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33-0097-02
引言
央企積極參與境外投資活動,成為我國企業境外投資的主要部分,為我國企業“走出去”貢獻了巨大的力量。2017年社科院發布的《央企海外社會責任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央企海外投資總額已超過了6萬億元,幾乎遍布全球所有地區,并且近幾年來保持約15%的年均增速,業務也已由工程承包、能源資源開發拓展到了高鐵、核電、電信、電網建設運營等領域。
不可忽視的是,伴隨著央企境外投資業務的擴展,其風險也在不斷積累。2017年國家審計署抽查了20家中央企業的155項境外業務,結果顯示有61項形成風險384.91億元,形成風險的境外投資業務比重較大,體現出央企境外投資經營風險管控存在嚴重問題,境外投資風險管理能力存在缺陷,因此探討央企境外投資風險管理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首先總結央企境外投資的主要特征,進而分析央企境外投資面臨的風險,提出相應的風險管理建議,為央企境外投資風險管理提供參考。
一、央企境外投資的主要特征
作為境外投資先鋒隊的我國中央企業,其境外投資體現出政策導向性強、投資標的集中、投資規模大以及項目期限長的特點,這些特點導致其境外投資風險相對于對政策反應較慢、投資標的分散、額度小、期限短的中小民營企業更加暴露,具體體現在風險預防不敏感、風險分散不到位、風險管控難度大以及風險不確定因素多等方面。
1.政策導向性強,風險預防不敏感。政策導向性是中央企業投資的重要準則,也深刻體現在了境外投資當中。相對于其他類型的企業,中央企業對國家“走出去”戰略響應非常積極,參與境外戰略性投資非常及時,是境外投資的主要力量。但政策導向性強、投資決策迅速同時也意味著其對風險預防不敏感,相關投資決策不夠審慎,對可能的風險暴露、風險損失不夠重視,處理損失的預案不足。
2.投資標的集中,風險分散不到位。中央企業在境外承擔的項目集中在基礎設施建設、能源資源開發、國際產能合作以及產業園區建設等“重資產”領域。這些項目都有規模大、期限長、回報慢等共同的特征,也導致其面臨的風險趨于同質化,提高了單個風險事件帶來的可能損失。例如,一旦東道國發生政治變動,或者匯率市場發生劇烈波動,對這些“重資產”項目的影響是巨大的,而又由于投資標的集中在“重資產”領域,因此帶來的損失難以估計。當然,央企投資標的集中在“重資產”領域是大多數境外國家經濟發展水平普遍不高、基礎設施落后且缺乏相應建設資金等客觀條件所決定的,短期內也難以分散風險,但可以針對同質化的風險做針對性布置,以盡量降低風險源過于集中的問題。
3.投資規模較大,風險管控難度大。由于央企境外投資主要是基礎設施建設、能源資源開發等大型項目,投資規模也比較大,投資規模大對外匯管理、財務運營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帶來了更大的風險管控難度。根據“中國全球投資追蹤”數據,2006—2015年間中國對境外國家投資失敗的基建類項目數量與金額占比分別比同期其他項目高出13.65%和5.56%,尤其是對投資額超過1億美元大型項目失敗率較高。因此,央企境外投資要充分意識到投資規模大所帶來的較大風險管控難度。
4.項目期限長,風險不確定因素多。央企境外投資的另一特征是期限較長,回報相對較緩慢,從投資開始到項目結束有一段較長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不確定的風險因素較多,特別是境外國家政治穩定性不高,法律規則、社會環境也可能隨著政治以及政府宣傳方向的變動而變動,如何應對這些不確定風險因素是一個復雜的、綜合的問題,給央企境外投資風險管控提出了挑戰。
二、央企境外投資面臨的主要風險
央企境外投資面臨的具體風險有很多,但總的來說可以分為系統性風險和非系統性風險。結合上文的分析,央企境外投資面臨的系統性風險主要有政治變動風險、社會環境風險和匯率波動風險,非系統性風險主要有央企的財務運營風險以及境外投資項目所面臨的法律風險。
1.政治環境風險。東道國政治環境風險指東道國政治環境變化對央企投資的不利影響,這是影響央企境外投資的最基本影響因素之一。央企投資的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由于周期較長、投資額較大且設備難以短期內轉移,因此對所在國政治環境更加敏感。全球化智庫(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CCG)顯示,中國企業境外投資失敗項目中,有25%是出于政治原因而失敗,包括受到東道國政治勢力阻礙或者政治動蕩的影響,甚至一些國家存在著恐怖主義的威脅,如中東地區極端組織對包括我國央企投資在內的基建項目、能源項目進行暴恐襲擊。
2.社會環境風險。社會環境風險指央企境外投資時可能面臨的宗教沖突、環境保護等社會因素方面的風險。由于央企境外投資基礎設施項目、能源開發項目多,涉及到土地規劃、居民拆遷、環境保護等較敏感的社會議題,因此要特別注意社會環境風險。如果不注重社會環境風險,很容易導致項目失敗,如2014年3月,中國在秘魯最大的銅礦投資項目由于環境原因被當地政府緊急叫停。此時該項目正式投產僅僅3個月,卻造成了約3億元的巨額損失。
3.匯率波動風險。匯率波動風險指匯率波動對央企境外投資帶來的不利經濟損失。央企境外投資規模大、期限長,以及投資地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等特征放大了匯率波動風險。首先,投資規模大,放大了較小的匯率波動對經濟層面的影響;其次,投資期限長,央企境外投資項目工期普遍較長,時間越長匯率風險越高;最后,境外部分國家外匯管制和資金短缺等導致外匯業務開展較難,更是加劇了匯率波動風險。
4.財務運營風險。財務運營風險指央企境外投資項目財務運營不當所帶來的風險。由于海外投資項目持股方式、財務準則、稅收政策等與國內存在巨大差異,各個國家也不盡相同,財務運營管理難度非常高。再加之國內外存在的時差、工作習慣等差異,央企可能無法及時全面掌握海外投資公司的日常經營信息,給公司穩定投資回報帶來不確定性影響,如果不加強對境外投資過程中的監管,部分直接投資極有可能淪為呆賬、壞賬。
5.境外法律風險。境外法律風險是央企境外投資可能遇到的重大風險,包括合同風險、知識產權風險、市場準入風險等等。法律風險多發于法治建設不完備的國家和地區,且各個國家的法律要求迥異,以市場準入風險為例,菲律賓對外資管制較為嚴格,規定國外投資者投資菲律賓基建項目需要申請菲律賓公用事業特許證,且控股占比不超過40%,其他國家沒有這么嚴格的要求。央企在投資前必須充分了解各國的法律要求,才能做到有效的風險控制。
三、央企境外投資風險管理策略與建議
央企在境外的投資體現出政策導向性強、投資標的集中、投資規模大以及項目期限長的特點,導致其面臨的政治環境風險、社會環境風險、匯率波動風險、財務運營風險以及境外法律風險等境外投資風險較強,為有效防控風險,提出以下針對性風險管理建議。
1.重視東道國政治穩定性,規避政治環境風險。央企境外投資項目期限普遍較長,對東道國政治穩定性要求高。央企應提高風險預防意識,在投資前對投資國的政治穩定情況進行評估,也可建立常態化政治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建立各國政治風險預警評價體系,要求本公司境外投資員工對當地政策動向進行分析,有效規避政治環境風險。
2.充分尊重當地風土人情,降低社會環境風險。央企在境外投資過程中,要特別注重管控社會環境風險。管控社會環境風險的核心是要充分尊重當地的風土人情,即當地宗教信仰、社會文化、生活習慣等等,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沖突。另外,央企境外投資可以積極吸納當地人才,融入當地文化,與當地企業建立戰略聯盟,形成利益共同體,共同建立風險防范機制和爭端解決機制。此外,應爭取當地政府的支持,與決策者建立良好關系,對央企投資項目進行正面宣傳,以得到當地人民的理解與信任。
3.運用現代匯率管理手段,管控匯率波動風險。現代匯率風險管理手段有很多,常見手段包括業務避險和金融工具避險。業務避險主要指的是央企在境外項目競標時,也要給可能的匯率波動預留充足的空間。金融工具避險指的是運用外匯期貨、遠期等衍生品工具防控匯率波動風險。目前,國際上外匯衍生品發展十分成熟,國內也已有人民幣遠期、掉期和期權產品,通過金融工具進行外匯風險管理有極大的操作空間。
4.加強境外投資過程管理,防范財務運營風險。由于央企與境外投資項目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境外投資財務運營風險管控相對困難,因此更要加強境外投資的過程管理。一是境外投資項目決策伊始,就要充分保證與對境外投資項目投資份額相對應的控制權,保證項目運營可控;二是項目運行過程中,利用企業財務運營、風險管理等專業團隊力量,參與境外項目的日常管理;三是加強日常監管。從項目可行性研究、風險評估到項目落地,央企都要加強全面監管,必要時邀請權威、專業的第三方參與,防止違規決策、盲目投資,造成損失。
5.組建專業境外法律團隊,應對境外法律風險。境外法律風險需要高度專業化的法律團隊進行管理,該法律團隊不僅要熟知本企業境外項目的合法合規情況,也要對境外法律變動所造成的影響及時做出反應,并且在發生法律風險之后,該團隊要有充分的實務能力,穩妥應對涉外法律案件。另外,也可以聘請第三方專業公司擔當法律顧問,處理繁雜的境外法律問題,做好充分應對境外法律風險的準備。
參考文獻:
[1] ?謝炳軒.“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企業跨國投資風險分析及防范策略研究[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9,(5):24-25.
[2] ?張棟,許燕,張舒媛.境外主要國家投資風險識別與對策研究[J].東北亞論壇,2019,(3):68-89.
[3] ?孫南申.“一帶一路”背景下對外投資風險規避的保障機制[J].東方法學,2018,(1):22-29.
[4] ?蘇馨.中國對境外國家直接投資的風險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7.
[5] ?曹煦.不能讓央企境外資產成為一本糊涂賬,央企境外資產流失或涉“七宗罪”[J].中國經濟周刊,2015,(14):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