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悅
摘 要:彩票的社會責任是近年來彩票行業熱議的話題之一,但是彩票行業究竟該如何履行社會責任。彩票發行機構又該承擔哪些社會責任,至今并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因此,分析當前彩票社會責任工作的現狀與不足,探究彩票社會責任的概念,厘清關系及障礙,從彩票各參與方各司其職和彩票體制機制改革兩個方面入手提出對策和建議,以期為推動彩票社會責任工作發展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關鍵詞:彩票;社會責任;現狀;問題;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F719.52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32-0170-02
彩票作為中國最大的公益慈善事業已過了而立之年,30多年來,彩票為我國社會福利及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有目共睹。但彩票的社會責任工作卻仍然處于起步階段,無論是理論還是經驗都稍顯稚嫩,沒有形成完善的體系。如何提高認知水準,推動彩票社會責任工作發展進步,將是當前彩票從業人員所面對的重要課題。
一、彩票社會責任現狀
30多年來,我國的彩票發行機構一直都在按照自己對于社會責任的理解做著相應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真正將彩票行業履行社會責任這一話題提到議事日程是在2015年的“審計風暴”后。對彩票負面影響的反思使得彩票發行機構紛紛推出社會責任報告,用以恢復、提升彩票行業的公信力。同時,各種以彩票社會責任為主題的論壇、研討會等也使彩票社會責任問題從多個層面呈現在公眾面前。
綜觀全國彩票發行機構發布的社會責任報告,我們發現,報告都是一個年度的成果展示,向社會告知彩票行業都做了些什么。盡管各省福彩及體彩機構的內容側重點不同,但基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彩票銷售情況、公益金的募集和使用、大獎統計、管理運營、文化建設等,彩票銷售情況、公益金的募集及使用情況則是報告的主要內容。
二、彩票社會責任的問題分析
(一)概念模糊,理論內涵不清晰
“社會責任”一詞來源于企業管理,通常是指組織承擔的高于組織自己目標的社會義務。福利彩票的發行宗旨是“扶老、助殘、救孤、濟困”,體育彩票的發行宗旨是“來之于民,用之于民”,也就是說,彩票行業的組織目標是通過銷售彩票來籌集公益金用于慈善公益事業,單從這一點來看,彩票行業承擔的主要社會責任并沒有高于他的組織目標,其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實際上是自身的工作職責。可事實上,彩票行業有其特殊性,彩票的社會責任與彩票發行機構的社會責任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并且若僅從字面上來理解,彩票行業從誕生那天起就擔負著社會義務,在完成組織目標的同時就履行了相應的社會責任。這些混亂的概念模糊了從業人員的視線,而彩票的社會責任到底是什么、彩票發行機構到底應該承擔哪些社會責任,至今沒有明確的答案。
同時,責任彩票并不等同于彩票的社會責任,責任彩票借鑒了責任博彩的概念,有更強的指向性,它強調對彩票發行銷售過程中參與者的保護,強調對社會危害的防范,如杜絕未成年人購彩及避免問題彩民的產生等。從概念上說,責任彩票與彩票社會責任二者的側重點不同,且彩票社會責任范圍更廣、更具有延展性。
(二)體制機制問題有待解決
彩票行業一旦出現問題,受質疑的往往是彩票發行機構,社會大眾也因此認為彩票的社會責任應該由彩票發行機構來承擔。實際上,彩票的發行費和公益金是繳入財政專戶的,按“收支兩條線”的原則進行管理,換言之,彩票發行機構只負責賺錢不負責花錢,至于公益金都用到了哪里、都是如何使用的,彩票發行機構并不清楚。從社會責任的角度出發,“收支兩條線”的管理機制無疑會產生三個根本性的問題:一是公益金的使用報告是否應該由彩票發行機構來出?二是除彩票發行機構外的彩票各參與方是否需要承擔社會責任?三是對發行費沒有話語權的彩票發行機構如何承擔社會責任?
另外,銷量固然是評判彩票發行機構工作成果的重要標準,但它不應該是唯一的標準。當前,公益彩票的市場化行為直接導致了福利彩票與體育彩票兩大發行機構的同質競爭,雙方為了增加銷量紛紛采取各種辦法來搶占市場份額,例如,設計更有刺激性的彩票品種、變相的促銷活動等。這種競爭放大了彩票發行的負面效應,忽略了彩票事業發展的質量問題,弱化了以公益責任為核心的初衷,直接影響了彩票發行機構社會責任的實現。
三、推動彩票社會責任發展的對策
(一)厘清思路,給彩票社會責任一個明確的概念
彩票的社會責任是指彩票業界各參與方共同對社會所負的責任,它包括慈善公益責任、倫理道德責任及經濟責任等。
這里需要明晰的是,彩票公益金所支持的社會福利和公益慈善事業與彩票發行機構直接參與的社會公益慈善事業有本質的區別。單純就彩票來說,公益金所支持的社會福利和公益慈善事業不是彩票的社會責任而是職責,但僅就彩票發行機構來說,彩票發行機構直接參與社會公益慈善事業是在承擔其機構的社會責任,并且彩票發行機構應該尤其注重慈善公益這部分社會責任。原因有二:首先,彩票發行機構參與公益慈善事業的行為高于其組織目標;其次,彩票發行機構有義務讓社會大眾知曉彩票的公益屬性。
我們都知道,彩票滋生出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低收入人群購買比重大及彩民購彩成癮兩個方面。問題彩民的產生不僅會引發社會性問題,同時也有悖于彩票發行的初衷。因此,彩票事業若想高質量健康發展就不能只是以盈利為目的,實現彩票事業高質量健康發展一定要求彩票從業者嚴格遵守職業道德與操守,要求業界各參與方共同承擔起倫理道德的社會責任。
彩票的經濟責任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在納稅及就業問題上。按照稅法規定,彩票單注獎金超過1萬元時,應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目前,彩票中獎后的稅收已成為彩票事業對社會的又一巨大貢獻。另外,福彩及體彩的銷售站點每年直接為全社會提供百萬余個就業崗位,緩解了部分失業人員尤其是下崗職工及困難人群的就業壓力。彩票行業的發展也帶動了印刷、運輸、制造、金融等相關產業,間接創造了眾多就業機會。所以,對以公益慈善事業為主旨的彩票來說,其經濟責任必然是社會責任不可或缺的內容之一。
(二)厘清關系,使彩票各參與方共同承擔社會責任
7月初,福利彩票一改以往做法,由民政部公告了2018年福利彩票公益金的使用情況,這使得彩票在承擔社會責任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步。但是,彩票管理部門的社會責任不僅限于此,還應該包括對彩票立法的呼吁、對問題彩民生理及心理上的救助。各級財政部門也應摒棄彩票發行機構無須承擔公益慈善社會責任的思想理念,積極幫助彩票發行機構合理運用發行費,與彩票發行機構共同履行彩票的社會責任。同時,公安部門也應加大打擊私彩的力度,在防范問題彩民、維護彩票市場秩序、凈化彩票市場環境等方面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
彩票發行機構作為彩票行業的主體實施部門,無疑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具體體現在:設立慈善項目、參與公益活動是對社會公益事業所履行的社會責任,是慈善公益責任的具體體現;設計合理的游戲玩法、建立“多人少買、理性購彩”的銷售模式、避免蠱惑性宣傳、對問題彩民實施心理援助是對彩民所履行的社會責任,是倫理道德責任的具體體現;保證投注站的穩定收益、讓銷售人員有歸屬感是對銷售人員所履行的社會責任,是經濟責任的具體體現。
彩票監督管理部門的社會責任與彩票發行機構的社會責任是完全不同的兩個范疇。彩票發行機構的社會責任內容較多,任務較重,是維護彩票事業高質量健康發展的核心。但是彩票的社會責任絕不單單是彩票發行機構的社會責任,它需要彩票各參與方的共同努力,需要各參與方在履行好自身職責的同時,也能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若沒有各參與方的密切配合,履行彩票社會責任也只能是紙上談兵。
(三)厘清障礙,讓彩票行業履行社會責任更順暢
當前,我國彩票采用的是財政監管、民政和體育主管、福彩和體彩發行銷售的格局,這種格局直接將彩票的社會責任碎片化,無論是監管部門還是主管部門,都很難有專門的時間和精力去鉆研與承擔彩票的社會責任。同時,福彩和體彩的同質競爭也會阻礙整個彩票行業社會責任的履行。所以,對彩票行業進行體制改革是有其必要性的,是值得認真思考的。
其實,有關彩票體制改革的討論一直都沒有停止過,并且個別省份已率先邁出了體制改革的步伐,成立專門的彩票管理部門、合并福彩與體彩兩大發行機構、將兩大發行機構的事業單位性質改制成企業,這些舉措無疑都會促進彩票社會責任工作的發展。但是體制改革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作為國家彩票,體制改革還應由國務院牽頭,經過客觀分析、充分論證,找到一個適合我國實際的,責權分明、邊界清晰、分工明確、高效運轉的彩票體制,以此來樹立良好的國家公益彩票新形象,也為彩票行業履行社會責任掃清障礙、鋪平道路。
綜上所述,踐行彩票社會責任不能只靠彩票發行機構,它需要從提升相關從業人員的認知入手,以提高各參與方的社會責任意識為核心,以落實行動為突破口,聚焦體制機制問題,做好頂層設計,從而促進彩票行業更好地履行社會義務、承擔社會責任,最終實現彩票事業高質量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