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互聯網計算機大數據為代表的信息技術不斷發展,使得犯罪方式逐步演化升級,犯罪現場呈現出不同的形態,這就給案件偵查工作提出了很大難題。在大數據時代犯罪現場主要包括了物理、虛擬或兩者并存的二元犯罪現場。這一背景下犯罪現場的偵查工作應該由過去傳統的偵查模式向著大數據時代轉變,革新偵查理念,提高偵查水平,注重高素質偵查人才培養,不斷鍛煉操作能力和偵查技能,規范偵查程序,構建專業化的偵查隊伍,這樣才能夠保證取證的科學化,真正鑒別犯罪現場,提高偵查效率,偵查質量,保證案件偵查工作能夠順利開展。文章主要結合實際情況,首先分析了大數據時代犯罪現場的新變化,然后論述了具體的偵查對策,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同行有所幫助。
關鍵詞:大數據;犯罪現場;變化;偵查對策
在大數據時代,犯罪形式和犯罪現場多種多樣,在其中蘊含著與犯罪行為相關的各種證據和信息。偵查人員通過對相應的空間進行反復的偵查,發現證據發現線索,查緝犯罪嫌疑人,最終使案件得以偵破。
一、大數據時代犯罪現場的新變化
(一)偵查理念的新變化
在大數據時代,非接觸性犯罪的發生率顯著增高,傳統的案件偵查方式已經不能夠適應大數據時代犯罪現場的新變化,具有明顯的滯后性和落后性。現有的偵查隊伍當中,很多工作人員保有傳統思想,習慣按照前后因果關系在犯罪現場開展案件偵查工作,分析具體的案情發展情況。而傳統的偵查模式下,難以在短時間內獲得有價值的線索,造成嚴重的人力資源浪費,影響到偵查效率。再加上很多偵查人員專業知識水平較低,難以在段時間內更新換代,習慣于應用過去傳統的偵查方式,對隱藏的數據辨識能力不足,難以在第一時間提取到有價值的數據信息,經常導致案件偵查處于被動局面。另外由于大數據時代犯罪的隱蔽性,使得犯罪現場的各種信息和有價值的線索更加隱蔽,難以發現,如果不能夠進行深入分析,深入了解,很難在犯罪現場尋找到有價值的信息數據。因此在案件偵查過程中,就要求偵查人員樹立全新的偵查理念,盡快適應大數據時代犯罪現場的新變化。
(二)犯罪趨于智能化專業化
大數據時代背景之下,信息之間交互更加頻繁,犯罪分子可以利用自己的智能手持設備,隨時隨地的獲取各種有利于犯罪的信息,使得整個犯罪行為逐步向著專業化智能化方向轉變,這對偵查人員的案件偵查工作提出了很大挑戰。由于犯罪區域智能化和專業化,在犯罪現場遺留的有價值線索數量較少,對犯罪現場的整體勘查工作有更高的要求。但目前由于偵查技術和設備嚴重落后,在案件偵查和現場勘查過程中,依然沿用過去傳統的人工操作模式,并沒有將大數據技術和案件偵查有效結合,不僅工作效率低下,很可能造成對原始數據原始證據的破壞。再加上高科技的偵查技術設備價格高昂,現有的偵查費用有限,在對數據處理過程中,很多偵查機關都使用盜版軟件,得到的結果準確性較低,影響到案情的處理。尤其是在進行虛擬犯罪現場勘查過程中,鑒于取證的保密性和隱秘性,且不能夠主動邀請相應的證人作證,致使案件偵查工作難度很大。
(三)相關法律法規不適應犯罪現場的變化
近年來,我國司法領域不斷加強對訴訟制度的改革進程,法制化進程不斷向前推進,各項法律體系不斷完善,許多法律法規進一步進行了修訂和完善,對防治非接觸性犯罪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但是現階段偵查領域的相關法律法規在整體上遠遠落后于大數據時代犯罪現場的發展進程。現行的法律法規沒有對偵查活動進行明確的界定,缺乏實際的操作性。另外在立法過程中,很多法律人員對計算機網絡大數據等領域的非接觸犯罪認知不清掌握不足,導致虛擬犯罪現場立法過程中存在明顯的滯后性,不能緊跟時代發展進程。另外在虛擬現場的偵查和取證過程中,相應的工作方法界定模糊,使得整個偵查取證無法可依。由于虛擬犯罪的特殊性,就需要科學設計現場勘查見證人制度,這樣才能更好的服務于偵查工作。
二、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犯罪現場的偵查對策
(一)加強專業性和技術性偵查手段的運用
大數據時代犯罪行為的智能化和專業化決定了犯罪現場勘察手段需要及時做出轉變,向著專業化和技術化方向發展。在大數據背景下非接觸犯罪的頻率高發,勢必會伴隨著虛擬犯罪現場的大量存在。這些犯罪行為通常是由經過專業訓練的黑客等信息技術操作比較嫻熟的人員實施,這一特性就決定了犯罪活動的隱蔽性,嚴密性,短期性,通常犯罪之后會在短時間內將云端的各項信息刪除,甚至利用新的數據將原有的數據覆蓋。這就要求相關偵查人員,具備專業性極高的現場偵查技術和計算機處理技術,以便發生非接觸案件之后,能夠第一時間深入到案發現場,對現有的數據進行全面的分析挖掘。另外在虛擬犯罪背景之下,犯罪的各項數據信息很容易被毀壞和篡改,這就要求現場勘查人員要運用更加高超的技術手段和方法,實現對數據信息的高效提取保存,防止數據被破壞,為案件偵查提供更多的證據信息。
(二)規范偵查程序,建立監督機制
在犯罪現場偵查過程中,不僅要注重證據的使用價值,也應該注重偵查的程序價值,要做到程序和實體并重。在進行案件偵查過程中,普遍存在重實體輕程序的現象。偵查人員在案發現場開展案件偵辦過程中,為了快速獲得證據,經常會違背程序甚至違法操作,導致辛苦收集到的證據在訴訟階段被排除,犯罪嫌疑人得不到應有的懲處。因此為了保護證據,偵查機關在進行案件偵查過程中一定要規范偵查程序,在偵查程序的要求下,構建完善的監督機制,對偵查人員的偵查行為進行科學規范。對于犯罪現場證據提取較難的情況,可以將相應的載體帶回實驗室,在監督人員的監督之下,提取證據,并按照相關程序依法保存,這樣能夠保證證據的合法性。
(三)科學甄別證據,避免被覆蓋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偵查人員應該具備大數據挖掘能力,計算機操作能力,網絡操作能力,學會處理好各種犯罪現場的證據鑒別,避免有價值的證據遺漏,證據鏈條不完整。在虛擬犯罪現場,雖然存在大量電子證據,這些證據中也有能夠證明犯罪分子違法行為的證據,但是由于數據信息較多,工作量較大,難以在短時間內獲取有價值的證據信息,而有些證據經常會被不法人員覆蓋。為此就要求偵查人員具備海量數據的鑒別能力和分析能力,深入挖掘各種信息,利用大數據技術,對海量數據進行分類總結和深度挖掘,最終獲得有價值的證據信息。
(四)規范取證,保障證據質量
在進行證據取證過程中,除了要求偵查人員按照相關程序科學操作之外,還應該具備較高的技術。但我國關于證據取證方面的技術軟件較少,如果購買其他國家的設備,需要耗費較高的資金。面對這種困境,就要求公安機關盡可能的對取證方式做出規范,保證取證質量,避免因為不當操作,在案件訴訟階段證據被排除。此外,偵查領域和技術部門還需要加強科學研究,借鑒國內外的研究經驗,盡快研發出一套適合我國案件偵辦案件證據獲取的技術體系。
(五)完善法規,保護偵查行為
大數據時代,違法犯罪行為越來越專業化和智能化。犯罪現場不斷向著智能化和專業化方向發展是整個社會技術發展的客觀存在,這對偵查活動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時也需要高度重視現有偵查方面的法律法規完善,以更好的適應新時期犯罪現場的新變化。特別是對于虛擬犯罪現場的取證手段取證方法的法律法規完善,以保證證據在合法獲取的基礎上,減少不必要的證據轉移環節,降低偵查人員的工作量和工作負擔。另外,國家立法部門也需要對虛擬犯罪現場勘查的見證人問題進行明確,從法律角度規范見證人的具體地位和所承擔的責任,保證見證人的合法性,確保偵查工作能夠高效順利的開展。
綜上所述,法律法規健全,能夠為犯罪現場的偵查活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保障偵查活動能夠順利高效的開展。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犯罪現場呈現出新的時代變化,為此就需要我們結合這種變化不斷加強研究,完善偵查手段偵查方法,更好的適應時代發展。
參考文獻
[1] 靳高風,朱雙洋,林晞楠.中國犯罪形勢分析與預測(2017-2018)[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2).
[2] 方斌.大數據時代偵查思維變革[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3).
[3] 高震宇.淺議信息化偵查的策略思維[J].遼寧警察學院學報,2016(05).
[4] 梁春麗.非結構化數據:被忽視的富礦[J].金融科技時代,2016(03).
[5] 李娜.單位犯罪現場中以計算機為中心的線索挖掘[J].中國刑警學院學報,2015(03).
[6] 章俊國.犯罪現場構成要素新議[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5(05).
作者簡介:石波(1986.06- ),男,黑龍江林口人,中共牡丹江市紀律檢查委員會牡丹江市監察委員會審查調查員,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