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復雜,內容完整豐富,涉及經濟領域、政治領域、文化領域、生態領域等各個方面,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貫穿整個思想體系始終,體現在方方面面,成為其核心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就能為人民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就能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邁向更近一步。
關鍵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民為中心;中國夢
一、習近平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立場
為人民某幸福,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習近平始終將人民放在最高的位置,領導中國共產黨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斷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奮斗。習近平新時代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現實需要,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決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提高從嚴治黨的準則,堅決進行反腐斗爭,營造了良好的政治環境的同時,聯系大量實踐經驗和以往的豐富成果,加強了黨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習近平新時代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客觀需要,人民群眾是實現小康社會的標準,這對于改善民生、實現全面脫貧、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中華人民偉大復興有著重要的意義。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根本保障,習近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
二、習近平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重要論述體現了習近平為民辦實事的價值追求
習近平在2012年11月15日提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曾14處提到“美好生活”一詞,規定黨員同志一定要“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提出了新時代我國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新論斷,在政治局常委與媒體會上,習近平又一次次強調“牢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習近平在梁家河七年知青的奮斗歲月堅定了要為人民辦實事的信念,習近平有著與老百姓同甘共苦的經歷。在正定縣工作時,習近平積極響應國家發展商品經濟的方針,探索出適應正定縣經濟的發展路子,從種植業、養殖業、農村工業、服務業等方面大力發展農業經濟。推動正定縣走上高產富縣的道路。在寧德工作時,習近平指出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抓好改革開放的環境增強競爭力;習近平在領導福建、浙江、上海等地時不斷堅持為人民辦實事的信念,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始終貫穿在他的政策中。現在,習近平提出了精準脫貧戰略,這一戰略帶領著百姓向著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而奮斗,精準脫貧成果顯著,截止2016年累計554萬人脫貧,這樣的結果表明推進農業現代化,過上美好生活,是習近平的一個矢志不渝的信念。
三、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奮斗目標
(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淵源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之一。鴉片戰爭后,西方列強的掠奪和封建統治的腐朽,使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嚴重的民族存亡危機面前,中國人的民族意識逐漸覺醒,嚴復率先《救亡決論》中喊出了“救亡” 的口號,救亡圖存占領了那個時代。孫中山在20世紀初期推動著中國的時代變化,成為開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代表。同時期的章炳麟、鄒容、宋教仁等也是杰出的先進分子,但是,資產階級始終沒有完成中華民族復興的大任,在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后的終止。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這八十年的民族振興運動證明了近代以來先進的中國人探索民族復興道路上的異常艱辛。但正是這艱辛的路程更堅定了中國人民反抗的決心,對于先進的中國人民反抗民族屈辱的“奮起抗爭”、“救亡圖存”,新時代中國人民對于“復興”的認知。這就是習近平所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了幾代人的夙愿,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的根本原因所在。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時刻追求美好夢想。習近平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為了實現這個偉大夢想,中國人民和無數仁人志土進行了千辛萬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撓的斗爭。
(二)中國共產黨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就肩負起了實現民族偉大復興重任,中國共產黨推動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五年來的工作和歷史性變革解決了許多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沒有辦成的大事。五年來取得的成就是開創性的,五年來的變革是根本性的。這些歷史性變革給新時代民族復興偉大夢想的實現提供了最強大的動力,所以,習近平說“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經過不斷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也進入了新時代,只有順應時代潮流、追隨人民意愿,堅持改革開放,不斷推進黨和人民事業的穩定發展,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破除阻礙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切思想和體制障礙,極大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極大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極大増強社會發展活力,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只有面建成小康社會,同時建設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才能實現國家富強;只有中華民族更加堅強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才能實現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不斷向著人民富裕的方向發展才是真正為人民謀幸福。實現偉大中國夢,必須不斷進行偉大斗爭,必須不斷建設偉大工程,必須不斷推進偉大事業,不斷奪取偉大斗爭新勝利,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思想為指導,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始終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夢想是拼出來、干出來的,在中國共產黨的堅決領導之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會實現。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6月第一版.
[2] 胡祥蘇. 把握好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幾個基本問題[N].郴州日報,2019-07-02(003).
[3] 省校(院)副校(院)長 田忠寶. 深入學習宣傳《綱要》 堅守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N].山西黨校報,2019-06-25(002).
[4] 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南開大學基地研究員 陳文旭. 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N].天津日報,2019-06-24(009).
[5] 湖南日報評論員.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N].湖南日報,2019-06-17(001).
[6] 張遠向,鞏瑞賢.習近平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探析[J].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19(03):10-14.
[7] 齊文娟,張碩.習近平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的歷史演進研究[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41(03):37-42.
[8] 朱婉姝.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涵解讀[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9,37(03):11-13+27.
[9] 市政協財經委主任 李杰民. 深刻認識和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意義[N].邯鄲日報,2019-06-11(003).
[10] 閆青婷.習近平以人民為中心思想基礎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9(16):106-107.
[11] 張珣.習近平新時代人民觀及其當代價值[D].河北師范大學,2019.
[12] 雷蕾,雷厚禮.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J].貴州社會科學,2019(05):4-12.
[13] 張順時.論“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的習近平人民主體思想[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05):5-7.
[14] 劉永富.以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重要論述為指導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J].行政管理改革,2019(05):4-11.
[15] 楊根喬.論習近平以人民為中心的新發展理念[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9(02):93-99.
[16] 錢鎮,郭強.習近平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研究進展與展望[J].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2019,20(02):56-62.
[17] 劉正容,曹均學.習近平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研究述評[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9,39(03):1-6.
[18] 成園園.新時代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形成[J].中共烏魯木齊市委黨校學報,2019(01):1-6.
作者簡介:季雅軒,身份證號:1308021994052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