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標初中英語課程標準對課后作業做出明確強調: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英語教學活動需逐漸延伸到學生課下的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在課后作業設計方面實現多元化。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對課后作業的內容和形式進行改變,突出復合型、時代性和多元化的個性特點,通過課后作業鞏固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并通過作業延伸出新的知識點,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教學目的。本文對新課標下初中英語課后作業的多元化設計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議,希望能為初中英語教學提供借鑒。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英語課后作業;多元化設計研究
【作者簡介】王文見,江蘇省江陰市長壽中學。
在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中,課后作業形式老舊,僅側重于單詞、語法的重復練習,無法滿足學生對新知識的需求,在學習策略、文化意識、情感態度以及語言應用技能等方面缺乏相應的設計,難以達到新課標的要求。要想實現新課標對課后作業多元化和個性化的要求,初中英語教師需構建全新的作業體系,立足于英語交際文化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其在完成課后作業的過程中靈活應用英語知識,充分挖掘語言潛能和創造性,從而開闊眼界,提高英語素養。
一、初中英語課后作業的現狀和設計問題
英語學習是個長期過程,需要扎實的基礎,從目前初中英語教學來看,基礎較差的學生詞匯儲備量少,語法應用技巧不足,缺乏積極主動學習的意識和認真學習的態度,而英語成績好的學生則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技巧,在相對較少的時間內就可達到學習效果,在空閑的時間中他們更愿意以課外閱讀延伸課堂知識,開闊眼界。從英語課后作業的設計方面來看,主要存在如下問題:1.課后作業設計的目標定位不明確,教學理念之后,單純以提高學生的詞匯量和語法應用技巧為主,在作業形式上極為單一,缺乏層次化設計的融入。英語教學需要兼顧到聽說讀寫等多方面技能,以此培養學生英語綜合素養,但大部分教師在設計課后作業時往往難以做到形式和內容上的創新,無法準確把握基礎差和英語成績好的學生的實際需求,導致學生在完成課后作業時的興趣和積極性不足;2.過于強調作業量,忽視了作業質量。很多英語教師認為,要讓學生更為有效地掌握英語知識,必須要增大練習量,這樣不僅導致學生負擔過重,也無法從根本上提高教學質量;3.在作業評價上過于形式化。大多數英語課后作業在評價過程中教師僅僅采取簡單的對錯進行批改,忽視了學生對英語文化的體驗和應用過程,難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并會打擊基礎差的學生學習熱情。
二、新課標下初中英語課后作業多元化設計途徑
1.結合新課標要求,從整體上做好課后作業的類型定位。在布置課后作業的過程中,教師需明確教學目標,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和新課標要求從整體視角對作業類型進行準確定位,實現作業類型的多元化。例如針對基礎知識差的學生,或在學習新詞較多的單元時,教師可采取鞏固型課后作業的形式促進學生吸收知識,但不要僅僅局限于單詞和語法的應用,而是需考慮到學生的課余時間,在作業中融入聽對話、抄寫重點單詞、詞組和句型、模仿造句、模仿朗讀等內容;針對英語成績好的學生,可在此基礎上布置拓展型作業,結合課堂知識點設計多類型的習題,例如口語交際、應用文寫作等,提高學生活學活用的能力;此外,教師還可設計養成型作業,不限定作業完成時間,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逐漸具備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例如在蘇教版八年級《School Life》這一課程單元教學中,教師可在課后讓學生聽錄音,并對照課文模仿跟讀以練習口語,隨后要求學生理解并抄寫文中重點詞匯,在此基礎上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對話編寫訓練,并設計“How do students go to school around the world”為延伸拓展作業,讓學生在課后廣泛閱讀并搜集資料,實現對課堂知識的拓展。
2.減量增效,實現課后作業的多元化。
(1)提高課后作業的趣味性。興趣是學生學習英語的最大動力,只有學生懷著濃厚的興趣投入到作業中,才能更為高效出色地完成作業,教師借助課后作業達到教學目的初衷才能得以實現。例如在學習蘇教版九年級《Detective stories》時,大部分學生均對偵探小說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課后作業中教師可布置如下任務:1、Collect your favorite other detective fiction, movies, comics, and tell the authors reasoning style.(搜集你喜歡的其他偵探小說、電影、漫畫,并說出作者的推理風格)2、Japa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detective novels have any characteristics, please collect information for example.(日本、歐美的偵探小說各有什么特點,請搜集資料舉例說明。)有學生寫道:I like the Japanese detective novels, especially the “after school”, the plot delicate, fascinating.(我喜歡日本東野圭吾的偵探小說,尤其是《放課后》,情節細膩,引人入勝。)。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對教學主題的探究欲望,也實現了課后對新知識的探索。
(2)設計實踐作業。實踐型作業對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十分有利,通過親自參與實踐,學生既可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又能將英語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例如在蘇教版八年級《Wild animals》一課中,教師可在課后布置實踐作業,讓學生分組合作,實地調查本地野生動物的變化和發展,并可讓學生自由列舉出自己感興趣的動物變化內容,隨后投入到實踐調查中。學生可詢問當地的老人、專家,或從以往的雜志和書刊中了解到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對野生動物種群的影響,一一記錄并做成英文報告的形式。在此過程中學生需分工協作,例如有的學生負責搜索資料、有的學生負責實地調查,有的學生負責在旁記錄,有的學生則負責進行英文報告撰寫和闡述工作,作業完成后再在課堂上統一探討,通過這樣的實踐作業不僅能提高學生英語實用能力,又能夠激發學生的生態保護意識。
3.推陳出新,完善作業評價模式。建立多元化評價機制,兼顧到完成作業的過程和結構,定性與定量評價結合,并鼓勵學生參與到作業評價當中,通過教師評價、生生互評的方式從多維度對作業進行評價,在內容上,教師需積極應用激勵性語言,可作出“十分有趣”“邏輯縝密”“內容充實”等評價,對完成作業的學生先給予充分肯定,再提出仍需進步的地方,從而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和學以致用的學習態度。
三、結束語
綜上,在初中英語課后作業設計中,教師需立足于新課標理念,并結合課堂知識和生活實際,以“減量增效”為原則,從層次化、趣味性、實踐性、針對性等方面實現課后作業的多元化設計,并創新作業評價機制,保證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通過課后作業完成歸納性和鞏固性學習,從而逐步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
參考文獻:
[1]辛芬.淺談新課標下初中英語新型作業的設計及評價[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5(20):27-27.
[2]劉方明.新課改下如何設計多元化的初中英語作業[J].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16(4):46-46.
[3]孫文敏.淺談新課標理念下初中英語作業的個性化[J].校園英語旬刊,2016(23):174-174.
[4]齊立民.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多元化作業的設計[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6(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