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 要:趨向補語“出來”可以表示兩種語法意義:趨向義、結果義。結果義趨向補語是趨向義趨向補語進一步虛化的結果。我們從結果義趨向補語的意義、句法格式、謂詞的特點、賓語的情況、與動賓的位置方面等考察趨向補語“出來”歷時演變的句法、語義特征。
關鍵詞:“出來”;結果義趨向補語;句法;語義
一、結果義趨向補語“出來”的語義
結果義趨向補語的“出來”語義逐漸由作謂語謂詞的“出來”和趨勢義趨向補語的“出來”虛化而來。作謂語的“出來”有一個更真實的詞匯意義,即“人或物本身沿著說話人的方向或說話人心理設定的方向從內(nèi)到外移動”。它包含諸如 [+位移]、[+動作行為]、[+立足點] 、[+方向]等語義特征。然而,作為一種趨向補語,“出來”一詞在詞匯意義上已被弱化??梢园ɑ蚺懦齕+位移]、[+方向]等語義特征。由于表示動作的謂詞的存在,“出來”的位移意義略有減弱。因此,結果意義的補語在趨向義補語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弱化,不能再表示具體的位移或者位移方向,而表示“由于動作行為而使事物或狀態(tài)從無到有、由隱蔽而顯現(xiàn)”的含義。
二、結果義趨向補語“出來”進入的句法格式及頻率
(一)結果義趨向補語“出來”進入的句法格式
結果義趨向補語“出來”的用例和趨向義趨向補語“出來”的用例在我們檢索到的語料庫中無法區(qū)分出現(xiàn)的先后,我們都是在《敦煌變文集》中較早看到它們的用例。這可能是由于兩個詞同時出現(xiàn),因為當“出來”作趨向補語時,單音節(jié)趨向補語的三種形式(趨向意義、結果意義和狀態(tài)意義)都已成熟,“出來”可能套用了現(xiàn)成的句法格式。也可能是由于我們調(diào)查的語料庫的局限性,而使得我們無法確定它們的出現(xiàn)順序。然而,結果意義的“出來”不會先于趨向意義的“出來”,這是符合趨向補語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的。
唐五代時期,我們在《敦煌變文集》中只檢得1例:
1. V+出來
(4)不是鳥身受業(yè)報,并是彌陀化出來。(《敦煌變文集》)
宋代,結果義趨向補語“出來”的格式、動詞搭配類型等都有了比較大的發(fā)展,除了沿用“V+出來”式外,主要還有以下幾種格式:
2. V+將+出來
(5)你是個阿公,便叫將出來,說他幾句,怕甚么。(《話本》)
3. V+O+出來
(6)欲於冬時要尋討個春出來,不知如何尋。(《朱子語類》)
4. V+將+O+出來
(7)他生將物出來,便見得是能。(《朱子語類》)
5. V+了+出來
(8)只為不公,所以蔽塞了不出來。(《朱子語類》)
6. V+出來+O
(9)點檢出來多少露栓索。(《古尊語錄》)
7. V1+出來+V2+O
(10)當時事急,且要速得一好人出來救之。(《朱子語類》)
8. 把字句:將/把+O+V+出來
(11)云:“把這般文字將出來做甚么!”(《朱子語類》)
9. 被字句:被+N+V+出來
(12)知縣對直生道:“多被下官問將出來了……”(《朱子語類》)
10.可能式
a. V+得/不+出來
(13)金聲一時說不出來,想了一回,只得扭捏道是某年某月某日。(《朱子語類》)
b. V+得/不+O+出來
(14)如老蘇輩,只讀孟韓二子,便翻繹得許多文章出來。(《朱子語類》)
c. V+O+不+出來
(15)無忠,做恕不出來。(《朱子語類》)
元明清時期,基本沿用了宋代的格式,“V+了+出來”用例更多,可能式基本只保留了“V+得/不+出來(+O)”例如:
(17)用了許多欺心,卻被賺了出來。《二刻拍案驚奇》)
(18)只為受刑不過,一時間說了出來,你不可怪我!(《醒世恒言》)
(19)難道這點銀子兒也騰挪不出來?(《醒世姻緣傳》)
(20)外省的地平又多是用木板鋪的,上面嚴絲合縫蓋上,輕易看不 [出來] 。(《兒女英雄傳》)
2.結果義趨向補語“出來”進入的句法格式的頻率
從結果義趨向補語“出來”出現(xiàn)的頻率看,它在《朱子語類》時期得到極大的發(fā)展,早期的《敦煌變文集》只有3.33%、《景德傳燈錄》為5%,《朱子語類》達到了64.16&?!段饔斡洝贰ⅰ都t樓夢》的頻率之所以要低于《西游記》,主要是由于前面二者的趨向義補語的比例分別達到了54.40%和34.85%,而《朱子語類》中只有12.99%。如果將二者相加,“出來”作趨向補語的比例在宋以后的比例基本相近,都達到了60%以上。
三、與結果義趨向補語“出來”共現(xiàn)的謂詞類型
在與結果義趨向補語“出來”同時出現(xiàn)的謂詞的早期階段,主要是非位移動詞。事實上,正是因為與“出來”搭配的謂詞已經(jīng)從位移動詞擴展到非位移動詞,“出來”的位移含義才進一步弱化,最后是導致了結果趨向補語的“從無到有、從隱蔽到顯現(xiàn)”用法產(chǎn)生。同時,與結果補語“出來”搭配的謂詞的數(shù)量和類型,在唐五代以前,都相對較少。但是,在《朱子語類》及以后,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從及物性的角度來看,以及物動詞占優(yōu)勢,在《紅樓夢》時代,還出現(xiàn)了形容詞作謂語。一方面,謂詞的使用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展,另一方面,“出來”的含義更加虛化。
四、與結果義趨向補語“出來”共現(xiàn)的賓語的類型
1.名詞
(21)然而必得放個實缺出來,方滿我的心愿。(《官場現(xiàn)形記》)
單獨名詞作“出來”的賓語的并不多,絕大多數(shù)賓語是由名詞性短語充當?shù)摹?/p>
2. 名詞性短語
既有具體的名詞性短語,又有抽象的名詞性短語。例如:
(22)提起筆來,把自己的名字三個字端端整整寫了出來。(《官場現(xiàn)形記》)
(23)他一頭走,一頭想,心上就生一計出來。(《兒女英雄傳》)
從語義角度看,賓語大多數(shù)是受事賓語,有少量的施事賓語,但是不能出現(xiàn)處所賓語。
五、結果義趨向補語“出來”與動語、賓語的位置
“出來”(C)與述語(V)和賓語(O)的位置主要有三種:“VOC”、 “VCO”、 “把OVC”。
“VOC”式是較早的一種格式,《敦煌變文集》、《祖堂集》中的這種格式還是趨向連動式,《朱子語類》中有的已經(jīng)演變成動趨式了。“VOC”式有的是趨向義動趨式,有的是結果義動趨式,動趨式的類型,主要決定于V的類型。當V是位移動詞時,“VOC”是趨向義動趨式,當V是非位移動詞時,“VOC”是結果義趨向動詞。
“VCO”式在《朱子語類》中有個別用例,《紅樓夢》中有少量的用例。
(24)在它人看見是沒緊要言語,它做出來多少大一件事?。ā吨熳诱Z類》)
(25)咱們二爺那脾氣,油鍋里的還要撈出來花呢,知道奶奶有了體己,他還不大著膽子花么?(《紅樓夢》)
“把OVC”式在《朱子語類》中較早見到,明清時期用例較多。
(26)把這般文字將出來做甚么?。ā吨熳诱Z類》)
(27)好猴王,把他那幌金繩搜出來,籠在袖里。(《西游記》)
(28)還是把這半部印出來,雖不能引之為善,卻可以戒其為非。(《官場現(xiàn)形記》)
參考文獻
[1] 劉月華.趨向補語通釋[M].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8.
[2] 梁銀峰.漢語動補結構的產(chǎn)生與演變[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6.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廳科研,資助項目:11C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