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潔 周明亞

摘要? ? 本文闡述了桐廬縣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現狀,并從嚴格履行地方政府屬地管理責任、農產品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責任落實到位、加強農業投入品監管力度、扎實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到位、全面實行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等方面介紹了桐廬縣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措施,以期為提高桐廬縣農產品安全生產水平提供參考。
關鍵詞? ? 農產品;質量安全;現狀;措施;浙江桐廬
中圖分類號? ? TS207.7?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22-0178-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近年來,桐廬縣為切實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始終把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民生工程放在突出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不斷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2016年桐廬縣成功創建了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放心縣,隨后又被農業部確定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試點之一,2018年底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通過農業農村部驗收。
1? ? 現狀
桐廬縣把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的關鍵環節,按照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的要求,緊抓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重點落實地方政府屬地管理責任,緊抓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基層監管能力的目標,構建了“政府負總責、縣鎮(鄉)有機構、監管到村社、經費有保障、檢測全覆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模式,全縣主要農產品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9%以上,主要農產品生產標準化率穩定在64%以上,實現了全程質量可控和品牌化銷售,在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上取得了明顯實效。
2? ? 具體措施
2.1? ? 嚴格履行地方政府屬地管理責任
成立由縣長任組長,農林、市場監管、財政等13個部門和14個鄉鎮(街道)“一把手”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納入14個鄉鎮、13個部門績效目標考核,且在縣級人民政府績效目標考核體系中所占權重>5%。
2.2? ? 農產品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責任落實到位
全縣規模以上畜禽屠宰企業、農產品生產銷售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收購儲運企業等生產經營主體完全被納入監管名錄并簽訂質量安全責任書。30余家有條件的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配備農產品農藥殘留快速檢測設備,開展上市前的農產品自檢工作,其余農產品生產主體則委托鄉(鎮)農產品檢測站對即將上市的農產品進行檢測。農產品收購儲運企業和批發市場全面落實各項制度,例如進貨查驗制度、抽查檢驗制度、質量追溯制度和召回制度等。屠宰企業落實產品進場查驗、肉品品質檢驗、“瘦肉精”檢測、產品流向登記制度。構建五方聯動的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長效運行機制,對縣域內的病害畜禽、病害畜禽產品實行無害化處理全覆蓋。
2.3? ? 加強農業投入品監管力度
建立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主體監管名錄,建立健全農業投入品經營管理制度,縣域內全面禁止、限制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大力推進放心農資連鎖經營和配送,建成以3家農資連鎖公司為龍頭,以166家農資經營主體為分支機構的農資流通網絡,推行進貨、配送、價格、標識和服務“五統一”經營管理模式,實現農資產品生產、經營流通等環節的全程監控;已完成85家農資經營主體監管與服務信息化建設,涵蓋全縣90%以上的農資生產經營單位和農資商品信息。
2.4? ? 扎實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
制定并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年度監測計劃,組織開展常態化監督抽查和日常巡查,扎實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縣級每年定性監測8 000個、定量監測600個,抽檢范圍覆蓋生產基地和主要農產品;鄉鎮每年監測4 800個,抽檢范圍覆蓋所有村。鼓勵農產品生產主體設立農產品檢測室,開展自律性檢測或委托相關檢測機構開展質量檢測。縣食品安全辦公室制定實施《桐廬縣食品質量安全定期通報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在桐廬縣公眾信息網上公開本地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等信息。
2.5? ? 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到位
2018年,開展農資整治、種子、種苗、水產、“瘦肉精”等專項檢查行動10余次,開展日常執法50余次,共出動執法人員900余人次,檢查監管對象300余家次,抽檢農業投入品11批次、各類農產品450余批次,有力保障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資、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質、假冒“三品一標”產品標志、收購銷售病死畜禽、私屠濫宰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強農業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有效銜接,依法嚴厲查處不合格產品及其生產經營單位,涉及犯罪的,堅決移送公安機關,及時曝光典型案件,營造打假維權的良好社會氛圍。
2.6? ? 全面實行農產品標準化生產
大力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技術,全縣共制定適應桐廬縣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的雪水云綠茶、桐江蜜梨、陽山畈蜜桃、窄溪河蟹、中門茭白等農產品生產標準化模式圖35張,全縣農業標準化生產程度達到64.94%。“肥藥雙控、統防統治,肥水同灌”技術正被大面積推廣應用。全縣水稻病蟲害統防統治面積4 266.7 hm2,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面積達到1 266.7 hm2,“稻田生態養鱉”“廢棄桑果枝條種植食用菌”等生態技術模式得到廣泛應用。全縣通過認定的無公害農產品基地178個,通過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 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分別為212、8、1個,認定省級名牌農產品5個,國家級地理標志農產品1個(雪水云綠茶),主要農產品中“三品一標”種植面積比重達到58.5%。
3? ? 展望
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今后桐廬縣將全面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深化誠信體系建設,創新監管機制,增強監管合力,著重建立責任明晰、監管有力、執法嚴格、運轉高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立覆蓋全過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制度,提升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4? ? 參考文獻
[1] 王杕.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應急管理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14.
[2] 陳松.中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13.
[3] 王為民.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13.
[4] 祁勝媚.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的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11.
[5] 葉云.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優化技術研究[D].廣州:華南農業大學,2016.
[6] 王杕.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應急管理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