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一 馮桂蘭 王 爍
摘要? ? 產業扶貧利益聯結機制對產業扶貧帶動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介紹了六枝特區產業扶貧利益聯結機制的現狀,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下一步建立產業扶貧利益聯結機制的思路和建議,以期為帶動貧困群眾實現增收脫貧提供參考。
關鍵詞? ? 產業扶貧;利益聯結機制;現狀;問題;對策;貴州六枝
中圖分類號? ? F321.42?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22-0208-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六枝特區位于貴州西部,是“中國涼都”六盤水市的東大門,境內山川秀美、氣候宜人、資源豐富、民族風情濃郁,是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和滇桂黔石漠化連片特困地區片區縣。現對六枝特區產業扶貧利益聯結機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對策。
1? ? 產業扶貧利益聯結機制現狀
為提高財政扶貧資金使用效益、助推脫貧攻堅工作,六枝特區按照扶貧資金分配“六個必須”和使用公平合理、突出重點、提高效益、合力攻堅的原則,瞄準建檔立卡貧困戶,結合產業扶貧布局和脫貧需求,突出解決產業扶貧規模小、標準化程度低、利益聯結不精準、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等問題,通過發展蔬菜、精品水果、畜禽等長短結合的產業扶貧項目,采取產業扶持到戶、入股分紅、異地置業等方式,建立起緊密、穩定的產業扶貧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貧困群眾實現增收脫貧。
1.1? ? 產業扶持
實施養蜂、養雞、養豬、蔬菜、養牛等到村、到戶產業扶貧項目,確保有發展能力、有經營意愿的貧困戶能夠選擇適合的增收產業,激發貧困戶脫貧增收的內生動力,帶動和扶持貧困戶穩定增收。
1.2? ? 入股分紅
投入扶貧資金入股合作社、平臺公司、企業、能人大戶等經營主體,實施養蜂、養雞、養豬、蔬菜、養牛、精品水果、水產養殖等產業項目,明確入股分紅比例,將貧困戶與經營主體結成聯股、聯利的共同體,實現股份到戶、利益到戶。
1.3? ? 異地置業
積極推廣“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項目經營模式,通過“異地置業”將扶貧資金投入國有平臺公司,發展精品水果、養殖、食用菌等產業,建立了“借助公司實力、資金異地投入、產業異地發展、群眾異地增收”的產業化扶貧模式,解決了貧困地區產業發展難、群眾增收難問題。
2? ? 存在的問題
2.1? ? 產業扶貧項目總體謀劃不足
在產業項目謀劃時,市場導向、資金保障和經營主體實力等綜合考慮不周,產業定位不準,低端化、同質化問題突出,加上產業配套扶持政策不到位,導致產業抵御風險能力低、盈利帶動能力不強。
2.2? ? 經營主體合同執行能力較弱
現有經營主體大多都處于起步發展階段,底子薄,市場和資金、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與發展不匹配,對財政投入過度依賴,加上合同簽訂不規范,產業效益、貧困群眾收益和企業誠信等將面臨挑戰[1]。
3? ? 對策
3.1? ? 抓機制完善
一是對已享受產業扶貧政策的新型經營主體,對照利益聯結合同,進行摸底排查,查看機制是否建立、是否緊密、是否長效、是否實現,對不完善的要按照因地制宜、互利共贏原則抓緊完善,探索建立多種形式的利益聯結機制;二是對有產品銷售意愿的貧困戶,鼓勵與經營主體發展訂單生產;三是對有生產經營服務需求的貧困戶,鼓勵經營主體提供農資供應、農機作業、市場信息、生產技術、產品營銷等服務;四是對有打工需求的貧困勞動力,鼓勵經營主體用工時優先安排;五是對有產業但缺勞力、缺資金的貧困戶,鼓勵經營主體對其進行托管經營等。
3.2? ? 抓合同履約
引導經營主體和貧困戶不斷增強法律意識和契約意識,通過法律手段維護利益機制。一是完善合同協議,對已經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的,要積極推動經營主體與貧困戶簽訂合同,明確帶動方式、帶動期限、帶動目標等[2]。同時,要制定和推行經營主體幫扶相關合同示范文本,規范合同的格式、內容和簽訂程序。二是推進履約、履責,組織督促經營主體按照合同約定,及時向貧困戶兌現土地流轉金、產業托管收益、參股分紅、打工收入等收益。三是加強風險防范,找好“合伙人”和“經理人”,從源頭控制風險,選擇內部管理規范、經營狀況良好、經濟實力較強的經營主體等作為資產收益扶貧的實施主體;鼓勵用于資產收益扶貧的財政資金優先用于固定資產投資、購買生產資料等,形成可核查的物化資產;利用財政扶貧資金開展貼息、擔保、風險補償等,“放大”后再用于資產收益扶貧,要審慎研究可能帶來的風險,制定風險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強化風險意識,加強風控措施,鼓勵實施主體購買商業保險,分散和降低經營風險,增強履約償付能力。
3.3? ? 抓項目庫建設
一是按照“村申報、鄉審核、部門論證、縣審定、省市備案入庫”工作流程,以產業扶貧為重點,抓好項目庫建設,年?度項目實施計劃要與年度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和年度資金計劃相匹配,產業資金安排必須從項目庫中擇優選擇,同時根據年度資金計劃,編制年度項目計劃,做到產業項目超前謀劃、提前實施、早日見效。二是把精準帶動貧困戶脫貧作為產業扶貧申報、資金扶持、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前置條件,要結合項目規模、資金額度等核算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的數量,確定帶動方式,對缺乏誠信的經營主體暫緩實施產業扶貧項目[3]。
3.4? ? 抓扶持政策
一是用于資產收益扶貧的財政扶貧資金投入所形成的資產,收益權要優先分配給貧困村和貧困戶,同時鼓勵向喪失勞動力或勞動力弱的貧困戶傾斜[4-5]。二是要求項目實施主體擔負資產的保值增值責任,積極推廣“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模式,項目取得的可分配收益優先兌付貧困村和貧困戶;除不可抗力因素外,若項目面臨較大的經營困難或出現持續虧損,難以保障貧困戶收益時,實施主體應利用自有資金購買貧困戶、農戶和村集體的收益權或股份。三是項目實施主體解散或破產清算時,在按照有關法律規定清償債務后,應優先保障貧困村和貧困群眾的權益。
4? ? 參考文獻
[1] 黃承偉,覃志敏.貧困地區統籌城鄉發展與產業化扶貧機制創新:基于重慶市農民創業園產業化扶貧案例的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13(5):51-55.
[2] 陳娟.利益聯結機制的實踐與思考:以湖北南漳縣為例[J].中國農民合作社.2015(2):39-40.
[3] 趙丹丹,丁建成.金融精準扶貧障礙、經驗與政策建議[J].黑龍江金融,2017(4):58-59.
[4] 童永勝.資產收益扶貧新模式助力脫貧攻堅戰[J].農經,2018(7):94-96.
[5] 財政部,農業部,國務院扶貧辦.關于做好財政支農資金支持資產收益扶貧工作的通知:財農〔2017〕52號[A/OL].(2017-07-10)[2018-09-23].http://www.cpad.gov.cn/art/2017/7/7/art_46_65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