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玥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機制的發展,高校的競爭已經轉化為人才的競爭,高層次人才的貢獻尤為重要,高層次人才的存在加快了專業建設,優化了師資團隊,提高了教學質量和學校的競爭力。由此可見各個高校對高層次人才的渴望,研究高校人才引進政策的產生、現狀、出現的問題以及相應的對策,可以提高高等院校引進人才的效率。
關鍵詞:高校人才 人才引進 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22—0172—02
一、高校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的作用
引進高層次人才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涉及多方利益,其中包括高校與政府頒布政策之間的博弈,還有高校與高層次人才的博弈,同時各大學、才之間同樣也存在競爭。[1]這種博弈帶來了積極的影響,比如督促相關部門完善高校人才引進的相關政策法律;高校也解決了一部分的畢業生就業問題,實現了高校與人才雙方受益;還實現了大學之間的良性競爭,進一步促進了我國高校的發展。這種多方博弈的現象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高校引進人才政策的發展與完善。
提升高校教研水平,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人才引進。高校辦學宗旨就是人才培養及科學研究。高校快速提高自身科研水平從而提升競爭力的方法,就是引進高層次人才。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不僅可以為現有的師資團隊注入新鮮血液,還可以為高校科研和教學提供新思路,增強教師隊伍的凝聚力,促使教師之間相互學習。與此同時,高校引進高層次人才為校內部人員帶來了競爭壓力,促進學校師資隊伍的良性競爭,進而提高整個學校的科研水平和教學水平,為學校的發展帶來活力。高校人才引進政策的關鍵就是促進學術上的發展,有效促進學科建設、增強高校的整體實力。很多高校都通過這種方法對學校原有的學科結構進行優化,促進優勢學科完整體系的建設,對弱勢學科體系進行補充優化。除此之外,引進高層次人才對學校來說利大于弊,它可以促進不同學科的平衡發展,促進優勢學科與弱勢學科的交融。人才的質量決定了高校后期的發展情況,對高層次人才的利用效率決定了高校的競爭力,因此,高校應該加快人才引進。
二、高校高層次人才引進現狀
目前,高校人才引進問題得到了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關注,各高校也對人才引進問題十分重視。在這股熱潮中,各高校相繼提出各自的發展戰略以迎合人才強國、人才強校的教育目標,積極制定關于高層次人才引進管理的相關政策,團結統一,相互學習,多個政策相互交融,效果顯著。[2]具體來說,大學引進高層次人才政策與國家提出的“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完全吻合,高校人才引進政策已經逐步成為為國家輸送可用人才的完善體系,受到國家和普通群眾的大力支持,各地方政府也給予了很大的幫助。各級地方政府為不同的高校制定了不同的人才引進計劃,一系列措施的制定為高校引進高端人才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除此之外,目前各高校之間還存在著激烈的競爭,導致人才引進政策數量增多,加速了高校教育體系的良性發展,[3]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人才引進之后需要進行后續的集中管理,各高校之間人才的流動有助于加強學校自身的建設能力,取長補短,增強良性競爭。二是我國目前高校引進人才的熱潮吸引了一大批海外歸國人才,高校完善了部門管理制度,使大學更加公平公正,人才引進渠道的通暢為其大量歸國服務奠定了基礎性條件。
三、高層次人才引進管理對策研究
1.制定合理的人才規劃
目前,高校人才引進最大的問題就是規劃體系不健全,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成了討論的重點。首先,高校引進人才時應該對自身的綜合實力以及學校的真實情況有一個深刻的了解,引進人才時不以量多為目的,應該選擇適合學校發展的人才,為此做好計劃。[4]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已經制定了具體的措施,制定了不同層次的引進標準,但是理論與實踐之間存在著差距,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各高校對自身實力預估并不準,導致很多大學都以綜合性辦學理念為指導方針,在同一類型人才緊缺的條件下,一部分高校人才引進過程中理論至上,缺乏針對性,使得引進人才魚龍混雜,造成人才市場的不良競爭。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第一,要制定有針對性的、適應高校未來發展的人才引進計劃,高校應該明確自己的實力,有短期計劃及長期發展目標,使引進的人才真正人盡其才,發揮最大的作用,切實提高人才引進的實際效力。第二,是人事方面的措施,應該建立一支對學校發展需求與高層次人才市場高度熟悉的專業化引援團隊。人才市場中,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就會導致雙方地位不對等,從而產生供不應求的情況。大學作為需求方,在面對這種情況時,如何用最低的成本招聘到最優秀、最符合高校發展的人才,是一個現實的問題。同時,面對同類型高校人才的競爭,高校應該組建專業的人才管理團隊,使學校能高效引進人才,同時也為人才市場的規范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除此之外,還應該完善人才引進后的人事管理,使引進的人才發揮其最大的作用。
2.構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對于引進人才后的高校來說,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營造寬松的科研氛圍至關重要。一方面結合高校的特殊工作性質,給予人才優厚的薪資、住房、醫療、綜合保障等待遇很重要。另一方面就是幫助人才實現個人理想,給他們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5]學校應該制定一些具體的實施措施。首先,引進人才政策要以學校為主體,考慮到學校自身的實際情況及學校長期的發展目標。具體來說,首先,高校在實際工作中應該量力而為,應該依照學校實際情況,先做好引進規劃,并且跟進后續的人才考評工作。其次,國家相關人才政策的落實,有助于高校構建良好的學術環境。高校人才引進政策應該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完善。依靠政府發動社會力量為高校人才引進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與幫助。最后,重視人才的自身發展。高端人才往往都很重視工作環境,要給他們營造一個相對寬松的科研環境。引進的人才來自于不同的成長環境,應盡力滿足其差異化的個體需求,以更好地發揮其科研潛能。此外,還要提高引進的人才在學校的參與度,建立完善的人事制度,保證員工升職制度,薪資水平公平透明。創造學校科研環境是一項大工程,不能操之過急,應該循序漸進。
參考文獻:
[1]袁智鳳.高等學校高層次人才引進與管理對策探析[J].長江叢刊,2017(11):211.
[2]王永春,接勵.普通高校引進高層次人才的發展現狀和問題分析——以天津為例[J].中國輕工教育,2017(2):27-31.
[3]劉莉.民辦高校高層次人才引進困境與對策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7(21):362-363.
責任編輯: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