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海榮
摘要: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的普及,高職院校的規模逐年擴大,在校生的數量也逐年增加。但限于財力等原因,各類現代化教學配套設施缺乏,英語師資力量嚴重不足。大班教學便成為解決這一矛盾的常見方法。但大班教學在實際教學工作中還存在著諸多弊端,高職英語教師應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剖析高職院校英語大班教學存在的問題,并在教學方法、教學實施、教學反饋等方面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大班教學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22—0198—02
所謂大班教學是指單個教學標準班擁有較多數量學生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大多數教育專家認為,班級學生數量超過50人,就可以視為大班。但隨著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推進,高職院校在校生數量逐年增多,而高職院校英語師資力量嚴重不足。為提高教學資源的利用率,節約成本,很多院校都采用英語大班教學模式。筆者所在學校也基于這樣的原因,采用標準班教學和大班教學相結合的模式。筆者所帶教學班人數都在一百人左右,可謂超大班。在一學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深刻體會到英語大班教學的種種弊端,并做了多種嘗試,力求在現有教學模式下找到改善高職院校英語大班教學的途徑和方法。
一、高職院校英語大班教學存在的問題
海斯(Hayes)曾經把英語大班教學的弊端歸為:①不適(discomfort);②失控(out of control);③評價困難(difficult evaluation);④忽視個體需求(less individual attention);⑤學習效果不明(vague learning effectiveness)。筆者實際體會如下:因學生多、教室大,為保證教學質量,提高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度,老師就必須提高音量上課,且需在上課的過程中不間斷地巡回走動,這勢必比小班或者標準班教學付出更多精力和體力,導致教師內心對大班課有畏懼感。同時,由于大班教學學生人數多,只能采用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方法以確保教學任務的及時完成;若采取“問題討論”等合作教學方法,便不能對教學過程進行有效控制。久而久之,便造成了教學方法的單調。學生的語言學習過程只有輸入,沒有輸出,就達不到教學目的。教師沒有多余時間和精力去了解每個學生的個體需求,不知道他們會什么,缺什么,要什么,也就很難作出正確的評估,甚至是考試這種用來評價學生學習能力和效果的常用手段,也因人數多而難以有效實施,從而導致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效果不清不楚。
二、高職院校英語大班教學問題的解決對策
雖然英語大班教學有種種顯而易見的弊端,但由于現實原因,高職院校英語大班教學仍普遍存在。我們只能根據高職學生的實際情況,摸索相對有效的解決策略來改善教學效果。
1.提高教師業務素質,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教師自身業務素質的高低與教學質量的優劣成正比。提高教學質量,首先要提高教師業務素質。目前,大規模派遣英語教師出國訪學進修是不現實的,但高職院校可以挖掘內部潛力,通過內部培訓、示范課、精品課程建設及各類教學競賽來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通過集體備課、學術探討來了解大班教學的特點;結合高職學生靈活好動的特性,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法。
教無定法,能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的教學方法就是好方法。雖然從客觀實際出發,講授法是目前高職院校英語大班教學的常用方法,但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可以針對不同專業學生作出不同調整。
首先,從學校整體層面來看,高職生英語水平差異度大,應采取分級分層教學模式。以學生英語能力水平為依據,劃分不同層次,進行有針對性、有差別的英語教學,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其次,在具體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采用交際教學和合作教學相結合的模式。這兩種教學法都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高職英語教育一向強調以實用為主,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交際能力為首要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們有必要先讓高職英語大班教學的過程交際化。這就要求全體學生全程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實現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雙向/多向交際。但在大班教學學生眾多的現實情況下,學生口語交際的時間和機會極為不均勻。此時,合作教學(cooperative learning)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小組合作學習倡導以學習者為中心,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將大班分成若干學習小組,課前引導學生明確各自小組的目標,課內監管小組活動的完成情況,保證各小組活動的有效性,課后及時對小組活動進行總結和反饋。交際教學和小組合作相結合能使學生有更多語言實踐操練的機會,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2.整合各類教學資源,開展多媒體教學
目前,高職院?;灸鼙WC提供多媒體教室來作為實施大班教學的場所。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一現代教學設備,整合各類教學資源,開展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相比具有明顯優勢:一是多媒體教學通過文字、圖像、聲音、視頻等各種資料的融合,把原本枯燥乏味的語言學習轉化為情景交融、生動直觀的現實交際場景,降低了語言學習的難度,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多媒體教學課件包含的信息量遠超傳統教學模式,節約出更多實踐操練時間。學生為了跟上教學進度必須集中注意力,在有限時間內完成相對較多的“信息輸入”。如此,便相應提高了“教”與“學”雙方的效率。當然,開展多媒體教學要注意“度”的把握,不能一味求“量”,把多媒體教學演變成另一種形式的“滿堂灌”。
3.樹立創新觀念,改變教學反饋模式
教學信息的傳遞往往可以通過多種教學活動進行,而教學信息的反饋只能借助作業和最終測試。英語大班教學能否真正有效進行,教學反饋模式的創新已勢在必行。
首先,要改變作業“布置—批改—講解”的傳統模式。在大班教學過程中,學生人數眾多,教師的作業批改量大大超過標準班,加之教師教學任務繁重,精力和時間都有限,因此學生的作業得不到及時批改,問題不能及時反饋和解答,教師更是無法及時從作業中發現學生的學習問題,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也就無法對自身教學作出準確評價和相應調整?;谏鲜鰡栴},教師有必要改變作業布置模式,多開展以訓練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為目的的聽說活動,這些活動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在網絡上完成。以筆者教學的營銷班每周在“云班課APP”上完成口語作業為例:學生自行完成某一主題下的口語匯報式訓練,上傳至“云班課APP”,組內成員在線互評。這種作業模式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更加明晰自身的優勢和不足。
其次,要改變學生學業測試的傳統模式。采用過程性評價(40%)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60%)的方式,對某些專業(如國際貿易)的過程性評價比例還可上調。過程性評價是對學生學習的全程評價和綜合考量,有利于促進學生全程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注重自身交際能力的培養,從而在根本上轉變“平時散漫、期末突擊”的學習狀況。過程性評價的實施,需要依托合作學習法中的小組活動。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對各學習小組學習情況及時總結、評估和反饋,形成有效評價機制。通過考核制度的轉變,促進學生配合教師進行有效的教學活動,完成小組學習任務,提高“教”與“學”質量。
三、結語
高職院校英語大班教學是與語言教學規律相違背的教學模式,存在種種問題和弊端,但限于客觀原因,大班教學又是現實存在、緩解師資不足的無奈之舉,相關教師只能在現有條件下因勢利導,通過提升自身業務水平、綜合多種教學方法、整合各類教學資源、改進教學反饋模式、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等方法,盡可能地提高大班英語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張艷榮.高職公共英語大班教學的現狀及策略[J].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4):110-111.
[2]周華,成城.大班英語教學的問題與解決[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1(5):80-82.
[3]蔣士會.淺論高校大班課堂教學的優化[J].大學教育科學,2004(1):27-30.
[4]楊素娟.如何解決大班英語中存在的問題[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2005(6):69-70.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譚海玲.論高職院校公共英語大班教學的現狀與對策[J].遼寧師專學報,2011(6):97-98.
[7]張家民.英語大班教學狀況的調查與分析[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02(11):92-94.
[8]趙媚.高職院校英語大班教學策略新探[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4):53-56.
[9]潘婓.高職英語大班化課堂教學的淺議[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6):16-18.
[10]李莉,張瓊.高職院校英語大班教學策略初探[ 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4):86-87.
[11]朱衛芳,王策.高職英語大班教學和交際教學法研究[ J].邯鄲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6):94-96.
責任編輯:張正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