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秀穎


摘 ? ?要: 研究生學習自我效能感對學生學業成就的提高有重要意義。本文從課程學習自我效能感、科學研究自我效能感、社會實踐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自我效能感四個方面對在校碩士研究生進行調查,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生學習自我效能感總體水平較高,但不同個人背景研究生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多種因素影響研究生的學習自我效能感,進一步增強研究生學習自我效能感必須設置合適的學習目標,幫助研究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個性心理,形成研究生與導師的良性互動,給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引導研究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關鍵詞: 研究生 ? ?學習自我效能感 ? ?影響因素
研究生學習自我效能感是指研究生對自己學習能力的信念,即對自己能否完成學習任務和進行具體學習活動能力的主觀評估,是激發學習活動向著一定的學習目標前進的心理動因和傾向。研究表明,研究生學習自我效能感與學業成就[1]、專業承諾[2]、健康狀況[3]、學習倦怠[4]和心理幸福感[5]顯著相關。因此,培養和增強研究生的學習自我效能感,不僅有利于研究生增強學習自信心,發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更好地運用學習策略自我調控,而且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提高學業成就。因此,我們有必要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探討如何培養研究生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問題。
本研究試圖通過實證研究探討兩方面的問題:1.研究生學習自我效能感基本情況如何;2.本研究選取的影響因素是否對研究生學習自我效能感產生顯著作用。
一、研究程序
(一)調查工具。
在參考和綜合國內外已有學習自我效能感問卷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文獻分析整理,座談調研、個別訪談,本研究自編了“研究生學習自我效能感基本狀況調查問卷”和“研究生學習自我效能感影響因素調查問卷”。問卷為自陳量表,采用李克特(Likert)五點計分方法,分別為“非常符合”“比較符合”“基本符合”“不太符合”“非常不符合”。其中5分代表“非常符合”,逐次遞減。
通過探索性因素分析,“研究生學習自我效能感基本狀況調查問卷”得出四個構成要素,分別為“課程學習”“科學研究”“社會實踐”和“自我管理”,Cronbachs ?α系數為0.908。“研究生學習自我效能感影響因素問卷”包括“同輩群體”“院系氛圍與管理”“專業情況”“與導師的互動”“個性心理”“身體健康和生活習慣”和“任務難易程度”7個維度,Cronbachs α系數為0.926。
(二)抽樣方法。
本研究選擇某教育部直屬985高校13個學院的碩士研究生作為調查的對象,隨機抽樣。共發放問卷1000份,實際回收922份,回收率92.2%;剔除其中存有多選或填寫不完整的問卷,有效問卷805份,有效率80.5%。
(三)數據處理。
數據主要運用統計分析軟件SPSS16.0進行分析。對所得數據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方差分析,檢驗個人背景因素對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影響。然后以幾個主要影響因素為預測變量、以研究生學習自我效能感為效標變量,進行回歸分析。
二、研究結果分析
(一)研究生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基本狀況。
研究生對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狀況是否有信心?他們怎樣評估自己的學習自我效能感?他們對自己學習過程的哪些方面比較滿意?表1列出了研究生在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四個維度上的得分,每個維度的得分由該維度包含的題目得分相加再除以該維度包含的題目數計算而得。
從表1可以看出,在研究生學習自我效能感問卷各個維度上,社會實踐得分最高,科學研究得分最低,總體自我效能感得分為3.4970,均沒有達到4,傾向于比較高、非常高之間。總體來說,研究生對自身學習自我效能感評價較高,但對科學研究自我效能感的評價相對較低。數據結果說明,在研究生心目中,科學研究是最難以應付的學習任務,而社會實踐相對來說比較容易獲得成功。
(二)研究生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影響因素分析。
1.相關分析
在“影響因素問卷中”,通過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同輩群體、院系氛圍與管理、專業情況、與導師的互動、個性心理、身體健康和生活習慣及任務難易程度七個因素,本研究使用Pearson相關分析計算七個因素與研究生學習自我效能感的相關系數(見表2),發現七個因素都與研究生學習自我效能感各維度有顯著關聯。
2.多元回歸分析
以研究生學習自我效能感為效標變量,以同輩群體、院系氛圍與管理、專業情況、與導師的互動、個性心理、身體健康和生活習慣及任務難易程度因素為預測變量進行多元回歸分析(見表3)。
在七個預測變量中,個性心理和任務難易程度兩個因素對研究生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四個維度均有顯著影響;而同輩群體因素對社會實踐和自我管理兩方面的自我效能感預測能力最強;專業情況對自我管理和科學研究兩方面的自我效能感有顯著影響;與導師的互動對課程學習和科學研究自我效能感有顯著影響;身體健康和生活習慣除對自我管理效能感有顯著作用外,對其他方面的自我效能感影響均不顯著;院系氛圍與管理對研究生學習自我效能感的所有維度影響均不顯著。因此,可以認為個性心理和任務難易程度是影響研究生學習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
三、增強研究生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對策建議
基于上述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增強研究生學習自我效能感的相關建議:
(一)設置合適的學習目標,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成功機會。
研究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的進步和成功有助于增強其學習自我效能感,但如果面對的任務難以完成,或者失敗次數過多,就會對研究生建立較強的學習自我效能感產生阻礙。因此,為研究生創造更多的成功機會是培養較強的學習自我效能感的主要途徑。
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無論是制訂培養計劃、設置課程還是布置科研任務、安排社會實踐活動,都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實際能力,科研題目的選擇和確定應更多考慮學生的意愿和興趣,結合研究生的意愿和本專業的實際情況,適當開展相應的實習、實驗和社會實踐活動。總之,關注任務難易程度,并不是降低對研究生的學術要求,而是盡可能調動研究生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困難的任務顯得不那么困難。
(二)幫助研究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個性心理。
部分研究生學習自我效能感比較低,自信心不足,尤其在科研方面有時感覺力不從心,甚至對自身是否有能力在學業上取得成績產生懷疑、迷茫和焦慮。心理上的緊張、焦慮易不利于人們對自己效能感的判斷,而面對問題時的平靜、鎮定、自信則有利于提高對成功的自信和期待。這就需要采取相應措施,幫助研究生形成積極的自我暗示。因此,要加強對研究生的學業指導和心理疏導工作。
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交流學習心得,分享學習經驗,組成科研團隊,多與師兄師姐探討科研進展,利用朋輩群體的互相幫助和示范力量,使研究生樂于學習,并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產生強大的自信心。
(三)實現研究生與導師的良性互動。
首先,研究生導師要善于采用鼓勵贊賞方法,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進取精神。這是導師對研究生的情感和心理支持,有利于研究生學習自我效能感增強。其次,加強導師和研究生之間的交流,為研究生的專業發展提供直接幫助。尤其是在如何撰寫科研論文方面,研究生希望導師在其剛剛起步階段給予思路、技巧方面的詳細指導。再次,導師要成為研究生的行為榜樣。Chickering強調師生關系在促進學生智力能力、自律、目標和誠實方面的重要性,認為師生關系在促進學生發展方面的特點是“易接近,真實,知識淵博,一種能與學生交流的能力”[6],這樣的導師容易帶領學生走向成功。
(四)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環境。
首先,經費上的支持。學校應當為研究生提供足夠的生活補助和良好的生活環境,同時,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改善科研硬件條件,為研究生開展學術活動提供必要的實驗室、儀器設備支持。其次,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多開展一些學術沙龍交流活動,邀請校內外知名專家舉辦高水平、高層次的學術報告會,定期組織學術年會、學術論壇等活動,資助研究生出國學術交流[7[1]]。再次,增強研究生對所學專業的信心。各院系應該結合本專業的優勢,準確進行專業定位,課程設置突出專業特點。多開展學科前沿講座,增強學生對專業前景的信心。加強社會宣傳,擴大專業社會影響力。
(五)引導研究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許多研究表明,學習成績和學習自我效能感有顯著的正向關系,學習成績越好,學習自我效能感越高,本研究證實了這一點。提高學習成績的關鍵是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控制自己的學習過程,對自己的學業有良好的規劃,這樣就會形成一種良性循環。適當地參與課外活動有助于學習,一方面能夠緩解平時學習和科研任務帶來的壓力,另一方面能夠使學生保持與社會的接觸,使其不至于與社會發展脫節。
參考文獻:
[1]胡桂英.初中生學習歸因、學習自我效能感、學習策略和學業成就關系的研究[J].心理科學,2002(6):757-758.
[2]許華.科研院所碩士研究生自我效能感、專業承諾與學習倦怠的關系[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1.
[3]李亞娟.碩士研究生學習自我效能感和一般自我效能感與健康狀況的關系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8.
[4]朱曉斌,李靜麗.中學生學習自我效能感、學習壓力和學習倦怠關系的結構模型[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9(5):626-628.
[5]于福洋.研究生自我效能感、社會支持與心理幸福感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1):21-23.
[6]郭明凈,張宗榜.美國導師指導與大學生學業成功研究述評[J].集美大學學報,2014(3):40-44.
[7]劉文博.研究生濃郁學術氛圍的形成機制及對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1):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