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娟 付成龍 冉冶
摘要:以少數民族文化價值觀為切入點,以東北少數民族文化價值觀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分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東北少數民族文化價值觀的引領作用,探討目前東北少數民族文化價值觀的協同發展情況,并從內容、導向、協同機制等層面指出其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最終為如何正確引導、發展與建設東北少數民族文化價值觀、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有效對策。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東北 少數民族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22—0234—02
我們知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國家發展的方向。首先,文化價值觀經過長期發展,受到普遍認可和遵循,并使群體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另外,核心價值觀代表著一個國家,多個民族的價值取向,是文化價值觀發展的目標和方向。目前,東北少數民族文化價值觀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協同一致、共同發展是主流趨勢;但由于內外環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響,二者協同發展過程中也存在突出問題,而關鍵是引領和整合東北多民族、多地區大眾化和多樣化的文化思潮,使整個社會的文化價值觀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正向發展。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東北少數民族文化價值觀研究意義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代表了社會主義文化的先進經驗,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個自信的正確表達。因此,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是促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必要舉措,也是弘揚社會正能量的價值支撐,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創造中華民族文化新輝煌的重要手段,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一環。
各少數民族文化具有優秀的、積極的一面,同時還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包含著傳統的文化因素,這就必然會在兩種價值觀之間產生內在張力。這種張力會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中產生阻礙,妨礙各民族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覺認同,也使在文化認同基礎上形成的自覺信仰畫地為牢。因此,本文的研究意義就在于探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東北少數民族文化價值觀的貫通之處與內在張力,從而探索出能夠解決這一問題的路徑。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東北少數民族文化價值觀建設內涵界定
我們認為,在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的東北少數民族文化價值觀建設之前,應當從概念入手,厘清相關問題的本質,了解基本內容和內在價值,掌握東北地區少數民族價值觀特點和現狀,挖掘二者之間的內在邏輯,以便為后續研究提供支撐。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與內在價值
價值觀指的是人們所持有的辨別是非、善惡、美丑等的普遍觀念,可以為人們的行為提供充分的理由與指導;而核心價值體系與核心價值觀,是決定文化性質的最深層要素。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指出:“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次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概括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通過12個詞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美好社會的基本愿景以及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三方面入手,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價值觀“最大公約數”,使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團結奮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斗。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先是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決定了文化的性質及其在代際傳遞過程中的價值取向。其次,有利于促進民族文化認同,整合社會意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設可以使我國不同民族文化之間抽離出可以通約的構成部分,形成對國家和中華民族的積極認同方式。從社會學的符號互動論角度來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了圍繞其互動的符號,人們根據其所具有的意義而采取行動。由此,人們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作出符合該核心價值觀的行動,既有利于國家建設與個人發展,又能夠整合整個社會的行為意識,維護社會的穩定與秩序。
2.東北少數民族文化價值觀及其現狀
東北地區少數民族構成多樣,分布著滿族、朝鮮族、蒙古族、赫哲族以及鄂倫春族等多個少數民族,其中滿族、蒙古族與朝鮮族人口較多、特色較為明顯。分析一些學者概括的“實物、行為、觀念”的三元文化系統及作為少數民族文化價值觀的分析范式,可以發現,這些主要的少數民族均有自己的語言、服飾以及風俗習慣。以滿族為例,農耕和漁獵是其先人基本生存手段,火葬習俗、特色飲食服飾的制作等都是滿族特有的文化傳統。在歷史發展和進步的過程中,滿族群眾從長期積淀的文化傳統中,逐漸發展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文化價值觀。同時,長輩們在日常生活中通過習俗的展現以及綱常倫理觀的教導,幫助晚輩們按照自己民族的行為方式與觀念態度來生活,來處理生產生活中的人際關系,使自身民族的傳統文化價值觀得以延續和傳承。
文化的交流、交匯、交融與碰撞是一種必然的趨勢。東北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決定了東北文化發展必然要經歷一系列的激蕩與變遷。漢族人的涌入對東北少數民族文化造成了強大的沖擊,加之在民國時期俄羅斯、日本以及朝鮮的影響,不少民族的文化在漢化的同時也經歷了“外化”的洗禮。因此,新舊交替、復雜多元以及交錯變異,成了東北少數民族文化價值觀的總體特征。
3.少數民族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
一方面,少數民族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集中體現了各民族的精華所在,又使他們具有一定的融合性和共通性;另一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重塑少數民族文化價值觀的主導。我國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豐富多彩,體現了不同民族的社會風尚與精神風貌。例如,我國各少數民族在道德生活中雖各有歷史傳統、習俗規范等,但在理想追求、道德評判等方面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相似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我國人民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國家認同感,對各民族的社會價值認知和文化認同起到引領和促進作用,為社會提供了穩定、和諧的發展環境。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東北少數民族文化價值觀建設舉措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也曾多次對此作出重要論述、提出明確要求。中辦下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為全國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工作提供了有效指導和支撐。本文著力研究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下的東北少數民族文化價值觀建設。我們認為,應當深入挖掘東北少數民族文化價值觀中的積極因素,找到共鳴和交匯;同時,應當注重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社會治理和核心價值觀的融合;還應當積極搭建少數民族地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平臺,切實凝聚共識。
1.堅持尊重為本
挖掘東北少數民族文化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共鳴點、交匯處。我們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社會價值觀念的凝練和集合,盡管東北地區少數民族較多,又各具特色,但是其文化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一致性和契合點。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的東北少數民族文化價值觀建設中,應該積極關注東北地區少數民族個體文化價值觀中的利益訴求和價值愿望,區分各民族獨有文化體系,挖掘不同民族、不同人群的深層次特點,在引領過程中要尊重民族習慣、發展特點,做到貼近性、對象化,靠近文化的共鳴點、交匯處,著力開展引領工作。
2.堅持聯系實際
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東北少數民族經濟發展實踐和社會治理。目前,東北地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個別地區仍存在經濟發展落后、人民整體生活質量和水平不高的情況,借著“精準扶貧”政策的東風,東北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均逐步提升。在少數民族地區開展的價值觀培育和踐行,必須結合實際,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融入價值觀引領,確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落地。
3.堅持改進創新
搭建東北少數民族文化價值觀弘揚平臺,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目前,東北地區少數民族文化價值觀宣傳方式仍比較傳統,缺少創新點,結合少數民族特色的宣傳更為稀少。因此我們認為應當堅持改進創新,拓寬文化直觀弘揚平臺,除了常規的靜態、動態宣傳品之外,應當加強主流媒體、網絡平臺的搭建,積極開拓新的載體,從老百姓的生活中尋找可弘揚的平臺。同時,東北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引領需要利用更多的載體。我們在調研中發現,目前部分民族自我特色的文化載體較少,民族語言、民族習慣等逐漸漢化,應當結合民族歷史文化特點,建立有效的文化產業,讓少數民族文化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好的融合,真正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發展、凝聚地區和社會共識。
東北地區自古以來便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多民族共同發展的歷史為區域文化發展提供了基礎,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征,反映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角的東北少數民族文化價值觀建設研究是一個必然命題,值得我們繼續探討和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公丕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叢書[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5.
[3]關捷.東北少數民族歷史與文化研究[M].沈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7.
[4] [美]馬克·霍華德·羅斯.沖突的文化:比較視野下的解讀與利益[M]. 劉萃俠,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5] [美]塞繆爾·亨廷頓,勞倫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價值觀如何影響人類進步[M].北京:新華出版社,2013.
[6]王文,王帥.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引領作用[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51(4):118-123+143-144.
[7]張學森.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N].解放軍報,2018-12-07.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