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博藝
摘要:首先闡述了本科院校職業崗位導向與英語教學的關系,提出崗位能力導向的目標,論述了崗位任務引領的教學過程。然后分析了當前本科院校缺乏科學合理的英語課程體系,在英語課程的教學中存在教學理念落后、考核評價體系不完善、學生學習態度差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結合課堂實踐相關理論,提出了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完善考核評價體系等辦法,以實現英語課程教學與職業崗位能力培養的統一性。
關鍵詞:崗位導向 英語 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21—0186—02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國家地位顯著提升,國際間的交流合作越來越頻繁。這一系列變化使得我國企業對于人才的能力有了新的要求,除了要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能以外,英語能力也成為了職場中必不可少的技能。因此,基于崗位導向的本科院校英語課程的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基于崗位導向的本科英語課程的構建
1.職業崗位導向與英語教學的關系
基于崗位導向就是以職業崗位的用人標準為方向,將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作為開展教學活動的中心,以行業標準、規范作為課程的主要內容,它的培養目標就是使學生更好地完成角色的轉變,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與職業能力。因此,高校教師應平衡好兩者之間的關系,促進兩者的結合。
2.崗位能力導向的目標
當前階段,本科院校應加強英語課程的建設,將學生英語能力的提升作為英語教學活動開展的重心,以培養學生工作情境中運用英語的能力為目標?;趰徫粚虻谋究朴⒄Z教學主要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基礎英語教學,它以培養學生基本的交流能力和閱讀能力為主,為學生未來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第二部分是專業英語教學,為使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工作崗位,教師將專業英語課程加入教學內容中,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幫助學生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3.崗位任務引領的教學過程
在傳統的本科院校英語教學中,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教學方式多以機械的灌輸為主,忽視了學生接受能力的差異性,缺乏合理的反饋機制。隨著我國教育的發展,這種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校培養人才的需要,因此,高校必須根據實際情況作出改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以學生為中心,以崗位需求為導向,加強英語教學與專業的關聯性。
以旅游管理專業為例,本科院校英語的教學活動應嚴格按照職業崗位的標準和需求來展開,將真實的工作情境與工作內容融入教學過程。教師可以圍繞行程路線安排、景點介紹、飲食文化等話題,通過情境教學、課堂討論、師生互動的形式展開教學。除此之外,本科院校的考核方式也應與行業的規范、標準結合起來。
二、本科院校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理念落后
部分高校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獲取知識的形式多為教師的灌輸,學生處于一個比較被動的位置。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使得課堂氣氛沉悶,而且教學效果也不理想。除此之外,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的過程中,缺乏英語知識與職業崗位的結合,因為大多數的英語教師都是英語專業畢業,缺乏其他專業的知識背景,對于學生的專業知識不太了解。因此,英語教師無法根據學生的專業來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未將英語課程的實用性考慮進來。因此,本科院校一定要推動教學理念的更新,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使學生的職業崗位能力得到提升。
2.部分學生學習態度差
很多學生通過高中三年的努力學習,順利進入了大學。進入大學之后,由于遠離了父母老師的督促,一些學生在學習上有所松懈,喪失了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而且當前階段,功利主義盛行,部分學生認為只要學好專業課,基礎課程的學習并不重要,這種錯誤的觀念不僅無法提升學生的職業崗位能力,就連學生最基本的英語能力都難以得到提升。
3.考核評價體系不完善
當前階段部分本科院校過于重視學生語法知識的掌握,以考試成績論高低,忽視了過程性考核的作用,導致考核評價體系與素質教育的理念相違背。不完善的考核評價體系也對學生的學習態度產生了影響,很多學生認為,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考試,將英語學習的重點放在了理論知識的學習上,從而忽視了英語口語的學習。與此同時,不完善的考核評價體系容易使學生養成考前突擊的壞習慣,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提升。因此,本科院校需要對考核評價體系進行完善。
三、基于崗位導向的本科院校英語課程建設
1.更新教學理念,構建課程體系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職業崗位能力,本科院校應積極推動教學理念的更新,樹立職業崗位導向的教學理念,將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作為英語課程的培養目標。因此,教師應盡快轉變教學理念,以職業崗位需求為核心,在課程設計中突出職業崗位的特色,加強兩者之間的結合,幫助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完成英語理論知識的內化,增強學生的競爭力。除了教學理念的變化,本科院校教師還需要構建科學合理的職業化英語課程體系,針對學生的專業對英語課程進行優化,不斷更新教材內容,突破學科界限,使學生切實感受到英語課程與專業課程的聯系,真正意識到本科階段學習英語課程的重要性。
2.整合教學資源,創新教學模式
為了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本科院校的教師應整合教學資源,加強教學模式的創新。首先,教師們可以開展合作教學活動,將教師授課與小組合作學習結合起來。教師授課環節就是教師對語法、詞匯、行業背景知識等內容進行講解,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而小組合作學習環節就是通過職業情境模擬、組內討論、問答的形式來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合作能力,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職業崗位能力。其次,教師在英語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一定要充分結合專業的特點,使英語教學滿足職業崗位的規范和標準,多給學生布置一些開放性的課題,幫助學生走出書本,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除此之外,學校還應該加強與外企的合作,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實訓,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充分意識到職業崗位能力的重要性。
3.完善考核評價體系
當前階段,大多數本科院校的考核評價體系都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包括評價方式單一、評價指標匱乏等。不完善的考核評價體系阻礙了學生的發展。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本科院校的考核評價體系應該增加評價指標,將出勤、課堂表現、團隊合作、職業崗位能力等納入考核評價體系當中,提升過程性考核的比重。除此之外,完善考核評價體系還需要實現評價人員的多元化,學??梢詫嵱柶髽I加入評價隊伍,因為,實訓企業可以從專業的角度出發,給出一個最合理的評價,這樣可以使考核評價體系更加客觀,對學生的職業崗位能力有一個相對準確的評價。
四、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職業崗位能力,幫助學生完成身份的轉變,為學生未來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基于崗位導向的本科院校的英語課程建設刻不容緩。因此,本科院校一定要及時更新英語教學理念,充分整合教學資源,勇于創新,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提升本科院校英語課程的教學水平。與此同時,學校還需要構建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從根本上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實現理論知識向實踐能力的轉化,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朱秀文.以崗位能力為導向的商務英語專業特色課程群建設研究與實踐[J].科教導刊,2019(8).
[2]黃小妹.以崗位職業能力為導向的高職英語體驗式教學的實踐研究[D].廣東技術師范學院,2017.
[3]王瓊,蔡麗巍.基于職業崗位需求的酒店服務英語課程建設[J].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2).
責任編輯: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