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皓明
【摘要】體育教學對增強學生體質,是不言而喻的。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如何更好地實施國家新課程標準,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和習慣,是現階段廣大體育教師亟待面臨的問題,所以體育教學研究如何激發每個學生的體育興趣 ,促進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鍛煉,提升其自身鍛煉的能力尤為重要,也符合學生學習成長訴求,值得我們進行深入探究。
【關鍵詞】學生? 運動興趣? 體育鍛煉意識和習慣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8-0228-01
一、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和習慣符合《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有效的體育活動在人們的成長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能夠有效的改善人們處于亞健康或比較虛弱的身體素質。在現代學校體育教學中,學生處于一種正在走向社會的準備時期,在這個階段,學生開始自己對人生進行思考,這個時期的體育鍛煉能為學生們留下比較深刻的身體記憶和意識影響,就像很多的備考學生在每天早上6點起來看書,晚上9點以后睡覺一樣,雖然考試已經過去,但是身體和精神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物鐘,所以會在每天的同一個時間起床,晚上又會在同一個時間接受到身體想要睡覺的信號。對于體育鍛煉,也是這樣,身體的生物種會要求你每天都要起來進行鍛煉。在我國《新課程標準》中進一步加強了對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要求學校和教師結合教學實際來引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充分感受體育運動的樂趣,提升學生的體質和健康水平,因此,可以說在現代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鍛煉意識和習慣也是《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基本理念之一。
二、利用各種途徑培養學生體育鍛煉意識和習慣
(一)提升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知,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
通過有關的資料顯示,學生尤其是中學生處在心理和生理發育的關鍵(特殊)時期,自尊心非常的強,所以不愿意在同學面前出丑,由于一些體育的鍛煉方式需要更多的技巧,所以學生們對這樣的初中體育教育存在著一定的消極情緒。有些學生也因為多種多樣的原因不愿意進行體育學習,這樣的情況在很多初中都是普遍存在的。所以,一定要讓學生認識到科學體育活動的重要性,才能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另外,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重視興趣教學的作用。只有學生對體育鍛煉產生了興趣,他們才會主動的、積極的、自主的進行體育運動,并形成長期進行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例如:原先我們學校的學生大多喜歡踢足球,可能是因為我們學校是足球傳統學校或有一塊很好的足球場的緣故吧,可課間打籃球的學生并不多,后來我在體育課上盡量多的安排籃球方面的教學內容,刻意培養學生籃球方面的運動興趣和習慣,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嘗試,我發現課間打籃球的同學明顯多了,還有同學約老師周末去打球呢。
(二)體育老師要提高職業素養及增強人格魅力,從而更好的引導學生
體育學科的教育對于廣大體育老師來說是一種考驗,因為體育課堂不同于理論課的教學,如果體育老師的技能和體育知識水平不高,學生在體育課的學習過程中會產生一種排斥心理。學生要求老師必須具有一定水平和技能來對他們進行體育教學指導,如果作為一個體育老師自己都沒有良好的終身體育意識,那又如何要求學生進行體育活動,如何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呢。試想,一個性格開朗大方的體育老師和一個性格孤僻狹隘的體育老師的體育課堂氛圍會一樣嗎?結果是顯而易見的,性格開朗大方的體育老師課堂氛圍會比較活躍和積極的,而另外一個老師只能制造緊張和沉悶的體育教學氛圍。可以想象,如果體育教學這樣一門活躍的課程是由一個沉悶的老師來教學,如何能夠促進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呢。所以,教學的本質要求老師一定要具備豐富的體育知識和出色的人格魅力,能夠有效引導學生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
(三)改變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
在體育課堂的教學中,由于“師道尊嚴”傳統思想的影響,老師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雖然會自身做示范對學生進行教學指導,大部分學生存在被動接受的情況,從而導致體育課堂學習的興趣和熱情降低,這造成了學生就像學習理論知識一樣,對體育知識也是被動的接受,因為體育不在學校的重點考試科目上,所以學生們對體育的學習態度就是學過就行了,不會進行深入的學習或者每天通過鍛煉對體育知識進行一下溫習。所以,老師一定要改變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熱情,把課堂教給學生,讓其多練習,多嘗試。這樣才能為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做出貢獻。
(四)培養學生自我鍛煉能力
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我鍛煉能力非常關鍵。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使學生充分認識到體育鍛煉的目的以及重要性:(1)體育同經濟、政治、軍事、科技一樣,是體現一個國家、民族和地區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興則體育興,體育強則國家強。(2)體育課對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意志力和勇敢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個學生要成為祖國的有用之才,沒有健康的體魄和身心是不可能的。
(五)家長和社會要鼓勵孩子進行體育,有利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養成
受到當前社會教育的影響,許多學生家長對孩子進行體育鍛煉都不進行積極的鼓勵。當前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學生家長和社會更關注學生的成績,除了一些家長因為學生以后會報考體育類學校大力的支持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很多的家長都是“學習體育多浪費時間,有時間就應該好好的寫幾張試卷”這樣的想法。須知,這樣的想法是不正確的。家長要主動的支持孩子們上體育課,要告訴孩子身體健康對其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家長也應配合學校引導學生在初中體育學習中積極參與,并積極的與老師進行體育學習方面的互動。其實,家長的意見對學生的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意見,如果家長能夠有效的引導并鼓勵學生進行體育知識學習,能夠充分的提高孩子的體育熱情,對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有很好的推進作用。
(六)國家層面要提升對學生們身體素質的關注
一方面從中央、省市級層面認真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養成“終身體育”的良好習慣,積極響應“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陽光體育運動。但另一方面近些年來,出現了很多高等院校大學生體育測試過程中的猝死案例,讓人們深思。綜上所述,在培養孩子終身體育意識方面,初中體育教學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通過對我國目前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進行了有效的分析,并一一論證進行解決。通過各方面的配合以及有效的方法促進孩子們有效進行體育運動,培養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提高體育教學的綜合水平,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養成。
三、結論
培養和發展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是讓學生能夠有“一技之長”,在增強鍛煉意識的同時逐漸養成自覺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讓學生認識到體育的鍛煉價值,并感受體育給他們帶來無窮的樂趣。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應該采用合適的方法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和習慣,幫助他們養成健康體質。
參考文獻:
[1]廖德勝.論高中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我鍛煉的能力[J].當代體育科技,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