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娟
(銀川能源學院學生處,寧夏銀川 750105)
在全國高校推進大學生誠信檔案建設的大環境下,銀川能源學院大學生誠信檔案建設正在積極推進中。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制度作為誠信教育效果的約束措施,主要目的是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從樹立誠信意識方面由自律得到他律的控制,實現對大學生行為進行規范、引導、監督、約束的目的,該文以銀川能源學院為例,研究大學生誠信檔案在該校的實施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的措施,旨在拋磚引玉,希望對其他高校的大學生誠信檔案建設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2014年6月,學院以《中共教育部黨組 共青團中央關于在各級各類學校推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長效機制建設的意見》為背景,開始探索開展學生誠信檔案的建設工作。2016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工委、教育廳下發《關于在全區高校開展大學生誠信檔案網絡體系建設工作的通知》和《關于進一步加強推進大學生誠信檔案建設工作的通知》,根據文件精神,學院從2016年12月下發《銀川能源學院關于進一步推進大學生誠信檔案建設工作的通知》由學校機關相關部門和各二級學院單位共同組織實施,成立學校大學生誠信檔案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黨委副書記擔任組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學生處副處長兼任。該文件中對各職能處室有詳細的任務分工。
做好誠信檔案建設,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推手。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對學生有什么作用?一是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可以完整保存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成績,任職記錄,勤工儉學等記錄,并形成電子化動態管理,方便維護,查詢,管理和調用;二是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申請誠信檔案公共平臺,權威信用信息認證,保持良好的信用記錄,有利于獲得用人單位的信賴,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三是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學生以誠信檔案為依托,在線制作下載,打印投遞信用簡歷、家教簡歷等信用產品,為學生求職就業資格審定、考公務員、做家教等,提供方便和信用保證;四是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有助于學生在進行綜合測評、獎學金評定、助學貸款申請、入黨申請等相關學生管理服務工作時提供參考。
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對學校有什么作用? 一是推進大學生誠信檔案的建立使用與推廣,能夠有效地協助學校建立相對完善的學生信用管理體系,幫助學校提升學生的管理水平與管理力度,促進學生自律,誠信就業和校園誠信文化建設,也是打造學校誠信教育品牌的重要舉措; 二是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觀測和記錄大學生在校期間的信用行為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與信用管理,從而達成預防、減少、制止與懲戒學生的失信行為;三是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方便學校對學生進行綜合測評、獎學金評定、入黨申請人考察、就業推薦等相關學生管理服務工作的時候提供參考。
學校開展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工作,使用的是網絡信息服務支持平臺,是由廣東上下五千年資信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大學生誠信檔案建設”運營模塊,大學生誠信檔案涵蓋大學生在校期間德智體美勞等方面教育教學的信息,但是在實際操作上的流程沒有具體的制度可依。誠信檔案平臺發布后,會給每個高校若干權限,具體實施情況都是根據各高校自行安排,并沒有統一的要求,這就造成了各高校在錄入學生誠信檔案信息時間不統一,標準不統一,重視程度不統一,而平臺缺乏統一的后臺監管體系和評價體系。誠信檔案管理模式落后,沒有建立覆蓋全面的大學生誠信體系。由于大學生誠信檔缺乏“標準”。各高校對于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的目的及內容、評價標準都參差不齊,導致誠信檔案的公平性和可信度就無從談起。
學生誠信檔案一般由學生處負責,在每年的10月份都會通知各二級學院輔導員安排學生填寫誠信檔案。因為誠信檔案并沒有具體的規章制度,使得大學生誠信檔案只是在接到通知后完成的一項工作,并沒有得到重視。
高校誠信檔案還在發展階段,還并沒有和社會誠信體系對接,現在用人單位招聘時不會查閱學生的個人誠信檔案。也沒有提及大學生誠信檔案,所以在輔導員和學生的心目中,誠信檔案的作用不是很大,導致大學生的誠信檔案存儲不統一,提交不及時,征集不合理,出現院系不統一、處室不協調的現象。
由于輔導員流動性較大,每年都會有輔導員轉崗、離職等情況出現,大學生誠信檔案每個輔導員是有權限的,由于輔導員的離職或調崗,導致了在工作交接的時候容易疏漏大學生誠信檔案方面的內容,造成了存儲不統一,提交不及時的現象。很多時候大學生誠信檔案被當成一項工作在完成,并沒有發揮其作用,每年到時間已完成,中間所有學生發生的獎懲或者學業其他情況都沒有隨時的變更,再加上大學生誠信檔案建立缺乏信用體系的社會大環境,有些內容該不該填寫到大學生誠信檔案上還有待商榷。
由于誠信檔案的推廣存在種種問題,因此影響了高校對此工作的重視程度,輔導員對學生在校期間的學業獎懲情況填寫信息不全面,在招聘過程中,縱然企業對員工的誠信問題比較看重,但是大多數企業不會僅憑一紙證書來決定高校畢業生的誠信問題,又加上部分高校為了提高就業率,虛假制作“誠信檔案”,導致誠信檔案缺乏公平性,已建立的高校誠信檔案并未實現完全聯網,這種分散式的信用檔案管理模式產生的結果是學生誠信檔案的作用并沒起到當初組織者界定的作用。
大學生誠信檔案的建立是一項耗時、耗人、耗材的工程,要想將高校的誠信檔案工作做好必須要以一定的經濟、技術條件作為物質基礎,各高校并沒有配備專門的人來管理,導致此項工作的質量和標準大打折扣。首先此項工作的最終落實者是輔導員,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政教育、日常管理以及就業指導等方面的教師,輔導員工作雜而瑣碎,日常工作都疲于應付,而大學生誠信檔案的工作較為復雜,加之對此項工作的認可度和重視度不高,又沒有額外報酬,導致大學生誠信檔案的工作也是浮于表面。
其次,要想將大學生誠信檔案建設工作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并能夠引起同學們的重視,高校對此項工作需加大宣傳,無論通過報刊、廣播電視、校園網、手機短信、微博、微信、QQ 群、制作展板等各種方式進行宣傳都需要一定的經費支持,而上到教育廳,下到高校,均無專項經費,導致高校宣傳工作并未起到很大作用。
制度是規范行為的保障,只有規章制度的完善和誠信檔案落實標準的明確,大學生誠信檔案的建立與管理才能做到有章可循,建議國家及省、市、校自上而下完善大學生誠信檔案建設,制定相應的制度,讓大學生誠信檔案工作有良好的運營環境,發揮應有的作用,還應該配備專職人員專門監管此項工作。
主管部門應制定相應的工作方案和相對統一的標準體系,結合學校的特點不斷拓展誠信檔案在教書育人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學校黨政領導要充分認識建立誠信檔案的重要性,做好思想教育和誠信檔案的組織協調工作;工作人員要明確責任,統籌規劃,協調配合,有條不紊地抓好落實。同時,注重學校誠信檔案工作人員的技能培訓工作,建立培訓機制,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從而使得高校誠信檔案管理工作向著現代化、信息化和標準化方向發展。
為了大學生誠信檔案工作的有效落實,建議成立專項基金來保證大學生誠信檔案的推進和宣傳,特別是高校學生處負責此項工作的人員和輔導員要保證一定的經費津貼。高校還需保證一定的宣傳資金,廣泛宣傳誠信檔案建設工作,解答建檔過程中學生遇到的常見問題,讓學生及時了解誠信檔案建設的目的意義,自覺參與誠信檔案建設工作。
從2017年7月立項至今,學校各二級學院輔導員也在不斷地利用誠信檔案平臺從學生的養成教育、學習成績、獎助評先考試等,來管理和約束學生,也取得了相應的成果; 但是在推進過程中也存在的大學生誠信檔案平臺缺乏監管和評價體系、 輔導員學生重視程度不高、缺乏專項經費支持等各種各樣的問題,要想充分發揮大學生誠信檔案的作用,除了誠信平臺不斷的開發和完善外,各高校還需加強宣傳,盡職盡責,讓大學生誠信檔案真正成為高校誠信教育的約束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