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瑪才讓
摘 要:畜牧業是我國青海地區的主要產業之一,同時也是當地牧民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然而就目前來看,牛羊寄生蟲病在當地畜牧業中的危害極大,嚴重威脅著草地牛羊的生命健康安全問題,給當地牧民的經濟效益帶來了重大影響。文章針對我國青海省高原牧區牛羊寄生蟲流行病學調查展開討論,分析并總結了若干關于牛羊寄生蟲病的防控策略,謹供廣大牧區牛羊養殖戶參考使用。
關鍵詞:高原牧區;寄生蟲病;防治
一、流行病學調查
據青海地區牛羊寄生蟲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當地畜牧業中發現的寄生蟲種類高達70余種,包括虱蚤、泰勒蟲、裸頭科絳蟲、螨蟲、肝片吸蟲、蛔蟲、牛皮蠅、消化道線蟲等,牛羊寄生蟲病的發病率約為59%。青海地區草場豐富,各種野生動物生存期間,可使寄生蟲生存的宿主極多,因此牛羊感染寄生蟲的幾率較大。作為該地區的主要產業之一,寄生蟲病的出現嚴重影響著高原牧區牛羊的健康成長,所以,高原牧區牛羊寄生蟲病的防控刻不容緩。
二、定期驅蟲
牛羊寄生蟲病的治療花費較大,且難以根治,有些類型的寄生蟲甚至至今仍未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要想將高原牧區牛羊寄生蟲病的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就必須依據科學的流行病學調查,找到當地寄生蟲病的流行規則,建立健全的寄生蟲病防控制度,在寄生蟲危害肆虐之前,合理為牛羊驅蟲。
1.預防體內寄生蟲病
首先,一定要堅持對高原牧區的牛羊進行每年兩次的驅蟲作業,首次以每年春天(3至4月)為宜,末次以每年初冬(10至11月)為宜,以此來為牛羊的安全順利過冬提供堅實的保障,促進牛羊來年的増膘復壯。其次,每年的6至7月之間,選取水草豐茂之前的適宜時期,為牛羊加強用藥一次,也可提升牛羊寄生蟲病的防控效果。
2.預防體外寄生蟲病
牛羊體外寄生蟲病種類繁多,其中危害較為明顯主要包括蜱蟲、虱蚤以及各類螨蟲等寄生蟲。相關人員應依據當地季節變化情況,在每年的夏末和初秋(8至10月份),采用藥浴的方式為牛羊驅除體外寄生蟲。同時,要找出體外寄生蟲病癥嚴重的牛羊進行單獨藥浴,藥液濃度要高于普通的全群藥浴濃度,以此來緩解病癥嚴重的牛羊寄生蟲病情,防止其進一步感染其他牛羊。
3.預防性驅蟲
預防性驅蟲主要針對牛羊的產前和產后、轉群之前、斷奶時以及配種之前。配種前進行驅蟲可有效減少母羊的流產現象,為牛羊的受孕奠定良好的健康基礎;分娩前的預防性驅蟲對藥量的要求較為嚴格,通常情況下以產前兩至三周之間和產后的三至四周之間分別驅蟲一次,用量以平時的66%為宜;斷奶時的驅蟲主要指牛羊斷奶前后的驅蟲,時間以斷奶前后的3周左右為宜;配種前的驅蟲以種公畜為主,要求在配種前每年的4、6、8、10月份,分別為種公畜進行一次驅蟲。
三、注意飲水衛生
水源污染是牛羊感染寄生蟲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為了提高高原牧區牛羊寄生蟲病的防控效果,養殖戶應當盡量選擇井水以及流動的河水喂養牛羊,避免牛羊引用流動性較差的不良水源,如坑、塘、水渠、沼澤等不流動的水源。
四、糞便的無害化處理
牛羊的糞便也是寄生蟲病傳播的主要途徑之一,這是由于患有寄生蟲病的牛羊體內的寄生蟲卵、幼蟲以及卵囊經常會隨糞便一起排出,如果相關人員對牛羊糞便的處理不合理,導致糞便污染了草料和引水,極易造成寄生蟲病在牛羊群之間的廣泛傳播。因此,要想提高高原牧區牛羊寄生蟲病的防控效果,就必須對牛羊糞便進行科學處理。相關人員應當對患病牛羊及其排泄物進行投藥作業,并建立專門的糞便堆積場所,將投藥后七天之內的牛羊糞便在指定堆積點進行集中發酵,通過發酵后所產生的生物熱,滅殺糞便中的寄生蟲卵、幼蟲以及卵囊。具體堆積發酵方式為:集中堆積牛羊糞便,并利用10cm厚的泥土封蓋,再覆蓋一層塑料薄膜,經過30天左右的發酵之后即可。
五、加強飼養管理
合理輪牧也是提升高原牧區牛羊寄生蟲病防控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放牧時間應視當地寄生蟲蟲卵發育到感染幼蟲時間以及感染幼蟲的存活時間來確定。首先,應為牛羊提供充足的日糧并保證日糧營養全面,提高牛羊個體的自身抗病能力;其次,提高牛羊圈舍的管理力度,加強對牛羊飼料的管控,避免外界的污染;再次,發現被污染的圈舍和用具應及時做好消毒處理,并確保新入圈的牛羊經過了嚴格的隔離觀察和驅蟲處理;此外,要保證牛羊的生存環境干燥、通風,且日照充足;最后,要合理控制牛羊的飼養密度,避免高密度飼養。
六、患病器官的處理
患病牛羊的器官等組織也存在大量的寄生蟲,因此相關部門應嚴格貫徹國家食品衛生法,提高對牧民的科普宣傳力度,指導相關養殖人員對患病牛羊的器官進行科學處理。首先,切勿亂丟、亂扔患病牛羊器官,更不能在河水中清洗患病牛羊器官,防治因人為因素導致的疫情擴散。其次,發現牛羊寄生蟲病癥嚴重時,應立即做銷毀處理,如深坑掩埋等,切勿貪圖利益,用患病牛羊喂食狗等動物。
七、治療
針對牛羊寄生蟲病的治療,首先要經過科學的流行病學調查以及尸體解剖化驗和診斷寄生蟲病的種類,如情況特殊可借助實驗室化驗牛羊糞便,直至最終確診。在治療過程中,醫護人員應仔細觀察牛羊的個體狀況,分析寄生蟲的生物學特征,有針對性的確立相應的驅蟲治療方案,選擇適宜的驅蟲藥物。此外,對于部分直接接觸感染類寄生蟲病的治療,相關醫護人員還要做到及時隔離、對癥下藥,防止疫病的惡性傳播。
八、結語
綜上所述,慢性、消耗性是牛羊寄生蟲病的主要特征,患有此病的牛羊早期并不會出現十分明顯的癥狀,因此極易被動物防疫人員忽視,以至于后期給當地牧民帶來了嚴重的經濟財產損失。所以,對于高原牧區牛羊寄生蟲病的防控工作,一定要采取全面綜合防控的防治策略,爭取最大限度的消滅或控制牛羊寄生蟲病,保障當地牧民的經濟利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