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光明
摘 要:苗木培育質量關系林業生產的整體水平。隨著我國林業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各地區林業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決,但目前最突出的問題依舊是苗木質量問題。想要提高林業生產中苗木種植成熟率和后續苗木的正常發育,需要保障移植的苗木具有優良的質量,這是林業生產研究人員研究的重點。林業生產中的苗木質量問題需要采取相應的解決對策,從不同角度提高苗木質量水平。
關鍵詞:林業生產;苗木質量;問題;提高對策
隨著人們生態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林業的發展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不僅林業生產面積得到顯著擴大,而且先進的林業生產技術和苗木培育管理方法也不斷涌現,應積極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苗木培育管理技術,提高苗木質量,從而提升林業生產質量,為我國培育更廣闊的優質森林。
一、林業生產存在的問題
1.苗木良種化程度偏低。我國林業生產起步較晚,雖然近年來在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下,林業生產得到較快發展,但總體來說還處于起步階段,苗木質量參差不齊、總體偏低,限制了苗木生產取得的實際效果。與國際上發達國家苗木生產取得的成績相比,我國的苗木生產水平還有待提高。苗木良種化程度偏低是我國林業生產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嚴重影響整體苗木質量。苗木良種培育缺乏經驗、缺乏先進的培育技術;苗木市場缺乏規范化管理,缺乏對苗木質量的管控,優質苗木和劣質苗木混雜,還存在許多假冒名種苗木的現象。
2.苗木培育管理不標準。在規范化管理苗木生產時,不僅要從苗木樹種自身找原因,同時也要提高對苗木培育管理系統的重視程度,這些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對苗木生產規范化管理造成影響,也作為最關鍵的內容存在于苗木質量提升工作當中,缺乏苗木培育系統化管理以及生產技術不規范等問題,是現階段我國林業生產面對的主要問題。需要從上述幾個方面著手,實現對市場運營以及林業生產規范性的改善。科學培育技術是順利開展苗木生產工作的重要前提,還要建立規范科學的管理制度,從各個細節著手,針對苗木生長管理工作進行嚴格把控。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現,有相當多的因素制約林業生產苗木質量提升。不斷改善的林業生產苗木質量對生態環境的有效完善有積極作用,所以必須在綜合考慮各方面不利因素的同時,充分發揮苗木培育技術的價值與作用。制定有針對性的對策,改善生產苗木質量較低的問題。
二、提高林業生產中苗木質量的原則
1.注重內外結合的原則。(1)根據我的氣候土壤等條件,大力發展具有地方性特點的苗木新品種,積極改進并完善地方性的苗木栽培技術;(2)注重良木良種的引進工作,立足于社會經濟發展現狀,注重苗木品種的引進工作,確保外來苗木品種滿足我國的新時期的發展需要。同時,對于外來的苗木要進行必要的技術處理,這樣確保品種滿足我國的生長條件,從而推進我國的林業進一步的發展。
2.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苗木種植中要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根據我國的各地區的特點實施苗木培育工作,從而為苗木培育的質量提供重要保障,具體包括下面幾點內容:(1)落實苗木的調查研究工作,全面了解地方苗木培育工作的歷史與現狀,立足于各個地區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制定苗木培育計劃;(2)加快建立苗木交易中心與苗木培育基地,為苗木培育工作創造有利條件;(3)根據各個區域的發展特點,開展針對性的苗木培育工作,切實保障苗木培育的差異性、有效性以及安全性,從而貫徹落實苗木培育的因地制宜的原則。
3.實施技術創新的原則。現階段,我國的苗木培育工作的水平較低,各方面還有待于完善,為此,要高度重視技術的創新與發展:(1)地方林業部門要根據林業發展的需要加快苗木的研究;(2)要學習與借鑒優秀的苗木業的管理經驗,注重國外苗木培育方式與管理方式的引進,推進苗木的行業的發展,探索出適合我國林業生產的苗木培育技術標準;(3)要結合國外生態環境加快苗木技術的創新,在保障林業資源與生態安全的基礎上實施創新實驗,從而為苗木的可靠性提供重要保障。
三、提高苗木質量的有效對策
1.苗木品種的科學利用。提升苗木品種質量是提升苗木質量的根本,苗木培育技術的提高需要經過大量生產實踐的經驗積累以及許多苗木培養專家的不懈研究,在短時間內難以得到顯著提升,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提高苗木品種的質量就成為提升我國林業生產苗木質量的關鍵。
應根據各地的林業發展狀況制定合理的發展對策,重視對本地苗木資源的合理利用,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則,大力培養本地優秀樹種。因為本地的樹種是在自然條件下生長的樹種,特別適應于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土質條件,而且人們對本地樹種的培育經驗較為成熟,充分利用本地優秀樹種資源,可以有效提升苗木良種化程度。而且本地樹種資源豐富,移植成本低,為大規模培育提供了條件。
應積極引進更多優質品種,對本地優質樹種進行補充,提高林業生產苗木品種的豐富程度。在引進過程中,要對引進品種進行詳細了解,確保引進樹種能夠在本地成活,并保證較高的成活率。在正式引進前,還要進行試驗栽種。采取就近引進的原則,優先引進附近地區的優秀樹種。附近地區的氣候條件和土質條件與本地相差不大,可以有效確保樹種的成活率。一個地區的苗木品種是有限的,只有通過合理的引進策略,才能不斷豐富本地樹種,提高林業生產苗木品種的多樣性。
2.引進先進的培育技術。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先進的苗木培育技術不斷涌現,這些先進技術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需要現代化的先進培育設施提供支持。我國在引進先進苗木培育技術的同時,也要重視對苗木培育設施的建設,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提高林業生產的苗木質量。設施栽培不僅為苗木生長提供了更好的生長環境,還能對苗木生長進行全方位保護,從而提高苗木質量和苗木產量。設施栽培技術的引進還能夠消除氣候變化對苗木生長的限制,實現全年生產。引進設施栽培技術的意義不僅是能夠提高林業生產效率,還可以應用到蔬菜、水果的農業生產中,提供觀賞植物生產以及林木工廠的培育。隨著我國設施化農業的快速發展,現代化智能溫室培育已經成為種植設備的主要應用手段。
3.規范苗木市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林業也逐漸加入市場化經營,市場運營的規范性對林業生產苗木質量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因此,必須加強對林業市場的管理,引導林業苗木市場健康發展。應加強政府有關部門的管理力度,根據市場實際運營情況,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為改善苗木市場混亂的狀況,政府相關部門應對苗木交易進行定期檢查,著重檢查苗木品種和苗木質量。如果發現假冒名種、混雜劣質苗木的情況,要進行及時處理,依照管理規定對相關責任人做出嚴厲懲罰。另外還要根據市場變化制定林業生產的相關法規,保證苗木市場的嚴謹性與規范性,促進我國林業生產的更好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借助林業生產的方式實現對生態環境以及森林資源的進一步改善,苗木質量會直接決定林業生產的成效,所以我們必須給予林業生產苗木質量應有的重視程度。從各個細節著手,實現對林業生產苗木質量的進一步優化,尤其是要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客觀措施與解決對策。其中主要涉及到科學利用苗木品種、引進先進培育技術以及規范苗木市場等。
參考文獻:
[1]李玉欣.對林業生產中提高苗木質量的認識[J].農業與技術,2016(08):159.
[2]陳啟模,黃雁飛,劉劍江.對林業生產中提高苗木質量的研究[J].北京農業,2015(15):55.
[3]岑立基.林業生產中提高苗木質量的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4(02):92-93.
[4]孫鋒.林業生產中提高苗木質量的幾點思考[J].吉林農業,2012(08):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