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化銀
摘 要:隨著百姓經濟水平與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越來越重視自己的生活健康與幸福指數,尤其對于相關農產品的質量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除了在種類、味道、形象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外,還要能夠兼顧綠色環保、營養豐富的特征。因此就需要相關部門對于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有一套完善的檢測管理,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嚴格對市場上的農產品進行安全檢測與質量保證。本文就以我國農產品質量檢測的情況進行分析,通過對當前農產品檢測存在問題的分析。然后從管理制度、人員要求、檢測方式等方面提出針對性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問題;對策
目前,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在農產品供給這塊已經能夠充分滿足人們的需求。不管是在農產品種類口味還是營養形象上。都能夠為百姓隨時隨地的提供各種各樣的農產品。但與此同時一些生產人員為了追求更高的經濟效益,開始采用一些化學激素等不合理手段進行農產品生產,造成農產品質量下降與環境污染現象加重。而我國對于農產品的質量檢測還沒有影響想對完善的管理規范,而普通百姓也無法分辨出農產品質量,造成百姓的經濟浪費甚至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對于農產品的安全檢測是非常必要的內容,也是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
一、國內農產品質檢存在的問題
1.檢測部門不健全
近幾年隨著人們對于農產品安全的不斷重視,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要求所形成的農產品質檢框架已經能夠基本形成,但是由于農業產品生產、經營、銷售范圍的廣闊性,使得產品檢測與監管工作過于繁重,相關質量檢測部門很難在相關區域內進行集中化、統一化管理。尤其在一些鄉鎮、村等區域的檢測工作難以全面涉及。導致很多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得不到保證,雖然相關檢測要求與流程規范已經制定,但卻難以進行有效的管理實施極大的影響了我國農產品質量控制的效果
2.質檢設施老化
隨著種植技術與生產科技的不斷創新,越來越多的農產品類型開始進入到人們的食品生活中,使得農產品檢測對于質檢設備的要求不斷提升,很多新型的農產品與有害物質已經無法通過簡單檢測設備發展,但是從目前國內的農產品檢測來看,很多檢測設備并沒有得到及時的更新換代,一方面是由于人們對于農產品質量檢測的不夠重視,很多管理人員沒有認識到技術發展對于工作效率提升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我國對于農產品質檢機構的投資不足,很多高技術的化工檢測設備難以被應用到農產品質檢過流程。
3.質檢體制不完善
長期以來,我國的農產品質量檢測缺乏主動性。很多時候都是在發展安全問題后才開始進行質量安全檢測。導致很多人對于農產品的質量一直處于擔憂狀態,一方面是我國對于農產品質檢機構的權利規定有限,對于區域內的農產品質檢要求難以起到很強的約束性,另一方面對于農產品供應商的管理要求不完善,缺乏針對有害農產品供應商的懲罰約束,使得一些人不惜鋌而走險通過有害農產品來獲取經濟利益。
4.檢測者整體素質有待提高
農產品的安全檢測需要涉及到農產品種類特點、理化性質、有害物質的化學與物理性質,如果使用質檢設備還需要進行專業化的技術操作,因此對于相關質檢人員的專業能力與整理素質都有一定要求。但是我國在農產品質檢方面缺乏專業的技能教育,還有一些人員缺乏道德與法治約束。與農產品供應人員相互勾結嚴重影響到質量檢測的真實性。
二、提高農產品質檢的對策
1.建立質檢實驗室和加強管理
首先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的發展需要有一定的資金支持,確保目前所使用的產品檢測設備能夠滿足產品檢測的需求,尤其是針對一些化學有害物質的檢測很需要高精度的工藝設備,這樣才能夠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有一個全面、準確檢測數據作為支撐。其次要加強對于農產品檢測機構與相關人員的文化環境創建,領導人員可以定期開展一些農產品質檢專項整改活動,讓每個人都能認識到質檢工作的重要性。最后在部門內部積極宣傳農產品質量檢測的要求規范,要求每個人都能夠了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的流程、要求、目標。從檢測機構、工作內容再到人員自身對于質量檢測都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提升。
2.貫徹執行國家發布的質檢法律規定
我國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一直都是處于高度重視的狀態。包括《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安全法》以及與之相關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質量安全法》等,對于農產品的質量安全與處理措施都有了一個非常完善的要求。而對于當前農產品質檢來說最重要的是要將檢測工作進行開展。最好能夠對一些高風險農產品進行主動檢測,嚴禁一些質量不達標的食品留入市場危害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
3.確定與細分職責
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檢測開展要保證檢測人員能夠有一個完善的操作流程與制度要求,首先對于檢測人員的工作任務、職責要求進行明確規定,比如對每個人劃分相應的質量管理區域,保證檢測人員在工作中有一個明確管理方向,其次根據當地的檢測環境安排工作內容,比如根據農產品的來源定期安排質量檢測工作,防止出現以來來路不明的農產品未經許可進入市場內。最后加強對一些封閉區域內的農產品質量檢測,普通家庭對于農產品的食用都是經過一定篩選,而學校、飯店之類的農產品從采購在食用往往處于無人監管狀態,這就要求農產品質檢人員能夠不定期的深入檢測,但是后勤人員采購一些質量不達標的農產品,杜絕農產品的供給渠道提升防治效率。
4.培養優秀的質檢人才
隨著農產品檢測要求與質檢設備技術的不斷發展,對于相關檢測人員的專業能力也提出了很高要求。要求質檢人員能夠根據農產品特性快速進行一些基礎的質量安全分辨,并了解一些基礎的有害農產品的檢測措施。同時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操作技術,并根據檢測設備的更新不斷進行學習提升。另外作為一個質量檢測人員,一定要有全面的道德素養與行為約束面對有害農產品絕不姑息縱容,嚴格依照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讓自己成為人們健康生活的有力保障。
三、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上述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存在分析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國在農產品的檢測方面雖然有一定要求但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相關機構人員應該應對農產品檢測技術、人員能力進行不斷提升。有效帶動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與人民幸福指數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永琦.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的現狀與對策分析[J].南方農機,2019,50(6):60.
[2]姚翔宇,鐘超,汪德洪,等.關于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分析[J].農家參謀,2018(23):16.
[3]趙宏升,賀建業.淺談縣域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今日中國論壇,2013(17):368-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