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金燕
【摘要】小學生天性好奇、好動、好勝,注意力不能持久,意志較弱,很大程度上憑興趣支配學習。剛開英語課時,絕大部分的學生都很感興趣,這完全是好奇心的驅使,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教學內容的增多及難度的加深,有一部分學生的興趣逐步減弱,個別孩子甚至興趣全無。因此如何培養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便成了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生天性好奇、好動、好勝? 注意力不能持久? 意志較弱? 有趣的教學游戲活動
【中圖分類號】G623.3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50-0114-01
小學生天性好奇、好動、好勝,注意力不能持久,意志較弱,很大程度上憑興趣支配學習。新編小學英語教材中每課都編排有Lets play的內容,其目的就是以語言與游戲的有機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注重努力順應孩子的天性,采用各種生動有趣的游戲活動輔助教學,讓學生在心情舒暢、活潑歡樂的氣氛中學習。
游戲經常有如下幾種挑戰形式:比速度、比反應、比強記、比觀察、比想象、比思維;有聽、說、讀、寫各種形式,有分有合。要使學生積極參與和配合,游戲形式的多樣化就顯得非常重要。“把戲不可久玩”,再好玩的游戲,玩過幾次就不再有新鮮感。因此應不斷收集游戲、精心設計和翻新游戲。
猜謎語游戲是一種有趣的教學游戲活動,把猜謎語引入課堂,確實是一種很好的活動形式,學生對此很感興趣,它不僅能增長學生的英語知識,訓練他們的聽說能力,而且還可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其思維能力。
1.運用于詞組的發音練習——用“拍手”來表示
在學習新授詞組時,可以讓學生通過有節奏地發音和拍手來記住這些詞組。如“Tick,Tock!7 oclock”,讓學生邊說邊拍手打拍子:Tick,Tock,7 oclock.拍手的節奏是“噠,噠,噠噠”。這樣,學生就不用一下子去死記硬背整個詞組,而是通過有節奏地讀、拍,自然而然地把詞組記住了。同時,也為后面的句型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
2.運用于詞組、句子的理解記憶
把詞組和句子的含義用全身動作表演出來,以利于理解和模仿。如在教“Its Sunday! Its 1 oclock. Lets go out and swim”時,老師邊說邊做出相應的動作:教師打開門出去并做出游泳的動作,讓學生從動作上很快就能理解go out和swim的意思。在練習說這句話時,學生們也能做出同樣的動作來。這樣,抽象的語言和直觀的動作就直接聯系起來。依此類推Its Monday! Its 4 oclock. Lets go out and jump.…學生邊聽邊做,多種感官協同工作,不但能增強對新學內容的記憶,還能調節課堂氣氛,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
心理語言學所做的實驗證明,動因和興趣相一致時,記憶效果最佳,趣味性強的內容能使記憶力提高1.5倍。游戲則既有趣味性,又能保證動因和興趣相一致。教學游戲是師生、同學間的集體活動,對老師和學生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關系會產生重要影響。作為游戲本身來說,它要求參與教學活動的集體成員之間必須學會互相交際,必須學會互相尊重,必須學會互相協作。在游戲中,大家自覺不自覺地互相領會對方的交際意圖,又努力通過有聲語言和無聲語言,想方設法讓對方理解自己,一起完成老師教給的任務,這不論是對師生之間,還是對同學之間的良好關系的建立,都將起到重要作用。可以說,一個良好的班集體,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與恰當的游戲不可分割。教學游戲能改善師生及同學之間的關系,縮小師生同學之間的距離,使得參與教學活動的集體成員之間產生信任感、親近感。教師如果能以平易近人的組織者、參與者的身份出現在學生面前,全身心的引導游戲順利進行,將會潛移默化的感染和影響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氣氛中達到教學和教育目的。
學生是100%喜歡做游戲的,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適當地運用游戲,使學生認為英語不再是難學的學科,大大減輕他們學習的負擔,真正保護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他們枯燥的英語學習具有活潑性,生動性和主動性,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因此,我們不能忽視游戲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參考文獻:
[1]高曉霞.小學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研究[J].學周刊,2019(12):50.
[2]倪潭清.淺談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才智,2019(09):68-69.